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题依据: 生理负担量是人体对运动负荷所引起的生理机能反应。一般生理负担量可以与运动负荷相题并论。运动负荷是指人的有机体在训练中所承受的生理负荷。也就是练习者在训练课中做练习的“量”和“强度”。因为练习的量和练习强度直接影响训练课运动负荷的大小。过去在乒乓球训练课中对练习强度和生理负担量的评定缺乏定量的数据和资料,只凭观察和经验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科学依据不足,为了加强乒乓球训练课的科学性,本文对其常用基本技术的练习强度和生理负担量提出了客观评定指标。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宁夏大“一”男生中长跑运动负荷量的研究,探讨了高校中长跑教学中运动负荷的控制方法。力求较科学地阐明如何安排大“一”学生中长跑课的运动量及学生相应的生理、生化等机体反应。把经过学生学习实践和效果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初步提出了大“一”男生中长跑课合理运动负荷的阀值。  相似文献   

3.
1、正确认识体育课合理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过程中,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简单说,即机体的用力程度和紧张程度,机体越用力,越紧张,负荷也就越大。衡量负荷的大小一般用两种数据:一种为物理数据,例如运动时具体负荷重量、速度和距离等;一种为生理数据,例如运动时的心率、心血输出量、肺活量、肺通气量、最大耗氧量和血乳酸含量等。  相似文献   

4.
1、运动负荷与负荷量的因素构成 基于对运动负荷和负荷量的新认识,其构成因素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运动负荷”是运动应激的强度,是功率。那么,它的构成因素应是训练理论中“负荷强度”的构成因素:负荷量是机体对外输出功,其构成应表现机体克服外界阻力和内部阻力做的功。其大小由运动负荷和负荷时间决定。通常,可用总重量、总距离、总次数、总时间来表示(见附图)。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做各种练习时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运动负荷安排得是否适当,对完成课的任务、增强学生体质等有着重要意义.如何检查和评定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一件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一般是用观察法、询问法和生理测量法等进行.  相似文献   

6.
运动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负荷量作用后的机体靶细胞GR的变化特征,本实验复制两种不同运动负荷量的动物运动模型,分别比较:(1)不同强度运动训练后大鼠心、肾胞液GR的变化;(2)7周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后大鼠肝胞液GR结合量的变化。采用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检测血浆皮质酮浓度;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测定靶细胞胞液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量。结果发现,运动后GR减少呈运动负荷量依赖性。对这种变化的可能机制和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训练中运动负荷的定性及度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负荷是竞技运动过程中通过各种身体训练和比赛对运动员有机体所施加的刺激。严格地说,运动负荷应该包括生理与心理负荷两个方面。由于评定心理负荷的可靠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研究生理负荷。  相似文献   

8.
<正> 针对中小学生的运动训练活动,都必须通过加之于中小学生的机体一定运动负荷的刺激,才能产生训练效应,使他们的机体在生理状况、生物化学状况和心理状况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实现训练的目标。运动负荷从外部看,是由训练的量和强度这样两个既相互促进和依存,又相互制约和影响的,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要素构成的。训练的量反应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数量特征,其大小通常用练习的时间、距离、总重量、次数等来衡量。训练的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做练习时所承担的生理负荷,它所反映的是身体在练习过程中的生理机能变化。课中合理的运动负荷不仅包括量和强度两方面因素,而且还包括运动负荷高峰期出现的次数及时间。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则被人们所重视,而运动负荷高峰期出现的次数及时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这里简单地谈一下运动负荷高峰期出现的适宜时间,因为它在课中和运动负荷的量、强度和次数一样重要,运动负荷高峰期出现的时间合理,它将有利于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10.
<正> 运动负荷是指人的有机体在训练中所承受的生理负荷(也有称运动刺激、训练负荷)。此词是我国在五十年代初期从苏联训练理论中引进的。过去由于翻译中的出入曾译为‘运动量’。至今有的资料中仍如此称呼。把运动负荷称为‘运动量’在理论上、实践中均是不妥当的。运动负荷包括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两个方面。衡量运动负荷的指标可用两类指标。一类指  相似文献   

11.
血睾酮/皮质醇比值与运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何斌  程钧  邱蕾  徐月 《体育科研》2001,22(1):33-35
关于运动对人体血液循环中睾酮、皮质醇的影响和生理机制的研究,一直处于探讨之中.自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就运动对血睾酮、皮质醇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运动负荷量,血睾酮、皮质醇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因而反向的利用血睾酮、皮质醇变化可以了解运动负荷量情况.近年来有人提出,生理条件下机体内血睾酮/皮质醇比值的变化可作为判断运动员过度训练的一个较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全能运动是田径运动中技术复杂、运动强度较大的综合性项目。现代全能运动训练、运动负荷不断增大 ,运动员有机体的疲劳也在不断加深 ,所以研究出现疲劳的生理因素 ,进而采取各种有效的恢复手段和措施 ,加快运动员有机体的恢复过程 ,是广大全能运动教练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田径运动是技术复杂,运动强度较大的综合性运动项目。现代田径运动训练、运动负荷不断增大,运动员的有机体的疲劳也在不断加深,所以研究出现疲劳的生理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恢复手段和措施,加快运动员有机体的恢复过程,是广大田径教练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运动负荷,目前人们为这一概念所下的定义并不一致,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从运动训练学的研究角度看,运动负荷是指运动员有机体在训练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负荷,有的也称之为运动刺激。但是由于目前对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负荷的研究还不深入,特别是缺乏测定和监督心理负荷的有效方法和手段,难以做出定量的分析。要做到科学安排运动负荷,不同训练时期,不同训练阶段,训练过程中只有不断增加运动负荷,才能打破机体内环境原有的相对平衡,运动负,荷不增加到最大限度,也就是对人体不施加极限负荷也是不可能提高机体的机能水平,创造高水平运动成绩的。所以在训练实践中确定极限负荷要因人而异,这就要依靠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在训练中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运动员承担最大限度负荷能力的界限,做出恰当的安排。  相似文献   

15.
运动负荷及其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什么是运动负荷?构成运动负荷的因素有哪些? 运动负荷是指由于训练因素的刺激使运动员机体所承受的生理、心理的负担。 这里所讲训练因素即通常所讲的运动量,亦称外部负荷。 构成外部负荷的因素有负荷数量、负荷强度、负荷时间和负荷密度(见左图)。 何谓负荷强度?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系统及时的生理生化监测是教练员把握运动员有机体恢复程度的刻度尺,而运动后次日晨脉是实践中监测有机体内环境恢复状况简便有力的动态指标,晨脉监测运动负荷的实质及如何正确使用科学系统的监测方法,是笔者要与广大同行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要全面、科学地理解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从近十多年来有关人体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所取得的成果来看,现行体育理论教材对体育课有关运动负荷合理安排的阐述是相当不完善的。合理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前提,是对运动负荷全面、科学的理解。体育课运动负荷如仅仅从量和强度这两个值去考虑,只是反映了运动负荷的“定量”部分。然而,任何“定量”的值都必须建立在“定性”的基础上才具有科学性。我认为,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涵义应包括下图所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举重运动训练中,如何合理地安排好女运动负荷是训练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女运动员在来月经时,激素分泌的周期变化会使机体其它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运动能力。本文根据女子月经周期(28天为一月经周期)生理变化的特点对女运动员在周与周之间的运动负荷节奏进行如  相似文献   

19.
一所谓想象心理训练是人自我锻炼并达到自我完善的一种方法,它是指在内部言语活动的指导下而激起表象活动,对人的身心施加有益影响的过程。想象心理训练离不开内部的言语活动,它既可以向大脑提供适宜的刺激,同时又可以激活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贮备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新的表象画面。后者的活动则导致有机体内部生理活动变化并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而生理效应反转来影响着心理活动的变化,两者相互引起,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想象心理训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应用,如道家中的“修身养性”、佛教中的“打坐”,印度瑜珈术中的“冥想练习法”,我国气功学中的“入静”、“三调”(即调身,调息或称调气,调心或称调意),国外保健医疗中的“松弛疗法”,心理调节法  相似文献   

20.
间歇训练法广泛地运用于周期性项目和球类项目中,主要是用来提高有机体的机能。本文从生理生化角度对间歇训练法中的休息间歇进行分析,揭示运动负荷与休息间歇的内在联系。旨在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