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深深地忏悔     
总也难忘那个小女孩儿,那个被我伤害过的极可爱的小女孩儿。那还是20年前,我在一所中学教语文。一次上作文课,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一个奇妙的设想》。在收上来的作文中,我发现了不少想象力极丰富的文章。但也有一篇让我看了极为恼火,这就是那个小女孩儿写的,她开宗明义的第一  相似文献   

2.
深深地忏悔     
总也难忘那个小女孩儿,那个被我伤害过的极可爱的小女孩儿。那还是20年前,我在一所中学教语文。一次上作文课,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一个奇妙的设想》。在收上来的作文中,我发现了不少想像力极丰富的文章。但也有一篇让我看了极为恼火,这就是那个小女孩儿写的,她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居然是:“我有一个美丽的设想,我要让苍蝇变得像蜜蜂一样可爱。”怪了。苍蝇明明是人人讨厌的玩艺儿,她却想入非非地要把它们变成蜜蜂。这还得了?荒唐。荒唐透顶。于是,气恼的我甚至没有细细地看完全文,就恶煞煞地批道:荒唐。不成立。请考虑重写。…  相似文献   

3.
阅读《深深的忏悔》,回答1-4题。总也难忘那个小女孩,那个被我伤害过的极可爱的小女孩儿。那还是20年前,我在一所中学教语文。一次上作文课,我布置了一道作文题:《一个奇妙的设想》。在收上来的作文中,我发现了不少想像力极丰富的文章。但也有一篇让我看了极为恼火,这就是那个小女孩写的。她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居然是:“我有一个美丽的设想,我要让苍蝇变得像蜜蜂一样可爱!”怪了!苍蝇明明是人人讨厌的玩艺儿,她却想入非非地要把它们变成蜜峰。这还得了?荒唐!荒唐透顶!于是,气恼的我甚至没有细细地看完全文,就恶煞煞地批道:荒唐!不成立!请考虑…  相似文献   

4.
呵护纯真     
这篇作品很美,像童话。作者说,那雨是天外的雨,那财富是天外财富。我以为,那小孩儿也像天外的小孩儿——一个可爱的小天使。那个小女孩儿,“让世界显出一层晶晶的光亮”。  相似文献   

5.
苍蝇变蜜蜂     
那还是5年前,我在一所小学教语文。一次作文课,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题目:《一个奇妙的设想》,让学生们去写一篇想象力丰富的作文。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了不少好的作文,但有一篇让我看了极为恼火,是一个名叫青青的小女孩写的,她开篇的第一句就是:我有一个美丽的设想,我要让苍蝇变得和蜜蜂一样可爱,无论任何人都爱它。当时正是夏季,有几只苍蝇不时撞在教室的透明玻璃上,嗡嗡作响,讨厌极了,女孩要让如此讨厌的苍蝇变得可爱,这怎么可能?我气恼地挥笔在作文的末尾写了四个字:荒唐,重写!到了教室,我当着同学们的面狠狠地批评了那个叫青青的女孩,她…  相似文献   

6.
夏传寿 《班主任》2008,(4):34-34
一位小学生在一篇题为《一个奇妙的设想》的作文中写道:“我有一个美丽的设想,我要让苍蝇变得像蜜蜂一样可爱!”家长和教师看了,认为她想入非非,胡说八道。  相似文献   

7.
麦考尔小姐     
也许是走火入魔了吧,高三的我迷上了高二(2)班的一个女孩儿,一个长发披肩的林妹妹式的女孩儿。我就托李晶晶打听打听那位“林妹妹”的电话号码。李晶晶特聪明,被我们男孩子们称为“麦考尔小姐”(外国电视剧中的一个女侦探),见我求她,就反问了我一句:“要不要本小姐为你保密?”我笑笑:“当然。”她果然神出鬼没,第二天下午就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还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这女孩儿挺厉害,你可别轻举妄动。”我点了点头。三天后,我小心翼翼地拨通了那个电话。对方挺大方,声音挺明亮:“谢谢你的电话。让我猜猜你,  相似文献   

8.
记得去年有位老师在我县“语文主题学习”交流群里与我探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方法,那时的我很是惭愧.因为平时教学只用到了“一篇课文带一篇丛书文章”“一篇课文带两篇丛书文章”的方法,偶尔会提几个导学问题,让孩子们拿着丛书在课堂上自由阅读,从未认认真真地研究过丛书群文怎样阅读.这次县里“语文主题学习”选拔赛给了我一个思考的契机,在完成比赛课例——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民风民俗》后,我选择了“大话节日”这个话题来参加学校的研讨交流活动,并将自己的这堂课定位为“主题学习群文阅读汇报交流课”.在教学设计及授课的过程中,我对“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9.
夏日傍晚,小区的一处“小型公园”成了居民们纳凉休闲的好地方。一个小女孩儿和一只小狗的嘻戏引起了我的注意。漂亮的小女孩儿离开妈妈来到一只乖巧的小狗跟前,起初小狗摇着小尾巴抬头望着小女孩儿,小女孩儿蹲下身亲昵地抚摸着小狗身上的毛。突然小狗“汪汪”叫了两声,小孩儿受到了惊吓“,哇”的一声哭了,出于本能的“自卫”,她用手“使劲儿”拍了小狗几下。显然小狗也受到惊吓,一边向后退一边朝小女孩儿狂叫。小女孩儿猛地跑开,小狗追了几小步也回头委屈地奔向自己的主人。紧接着发生的一幕却让人若有所思。小女孩儿泪如泉涌扑入妈妈的怀…  相似文献   

10.
那个周末,我去学校接女儿,正巧遇到了女儿的语文老师。老师很严肃地对我说:“你要注意一下孩子的心理,前些天她写了一篇作文,说自己像一个海盗,一直很孤独。”老师的话让我吃惊。我的女儿,那个大大咧咧、说起班里的趣事滔滔不绝、笑起来阳光灿烂的孩子,竟然也有了孤独的感觉?而且,“像海盗”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1.
有个善良的小女孩,总觉得自己长得挺丑,总是含羞草似的低着头,就连圣诞节也不例外。于是,就在圣诞节这天,因为低着头走路而撞倒了一个老人,一个白发苍苍的盲人。小女孩儿吓了一跳,赶紧说了声“对不起”,她的声音挺小,一听就充满了深深的自责。于是,盲人说了一句:“没关系。”女孩儿挺感动,赶紧一把扶起老人:“老爷爷,是我把您碰倒的,我……我搀着您,送您回家,好吗?”女孩儿的声音挺甜,细细的,像一阵柔柔的风。但盲人却摇了摇头:“不,孩子。听声音你就特别善良。你一定长得挺美……”那个“美”字说得挺响亮,使女孩听…  相似文献   

12.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和舞台. 记得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他们突然发现远处房顶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起初,我们都不知道那是什么,连一心想当老师,“知识渊博”的我都没有见过.其他小伙伴们不管三七二十一,让我把那个东西摘下来.我犹豫万分,有些恐惧.“怎么,不敢?”伙伴中胆子最小的女孩儿说.连她都怀疑甚至小看我了,我顿感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寒流,我要证明我行的.  相似文献   

13.
记得我女儿在上二年级的时候写过一篇小作文,是写她心爱的蚕宝宝的。这篇短小、朴素却又生动可爱的作文让我吃惊不浅,其中有一句描写:“蚕宝宝像一列白色的小火车,爬呀爬呀……”更让我爱不释手。当然我的喜悦也许夹杂着感情的因素,所以额外补充一点:女儿的语文老师也对这篇小作文表示了激赏,在所有可爱的文字下画满了红圈圈,可见我不是王婆卖瓜。但我要说的是“白色小火车”渐渐从女儿的作文中开走了,而且难觅踪影,后来“拜读”她的文章,总是失望多于喜悦。发生了什么事吗?其实什么也没发生,是孩子懂得了作文的要求,懂得了作文的体例,懂得…  相似文献   

14.
舞衣     
开始的一段路还算好走,坐在跑长途的中巴车的后排座上也还舒服。车上的那个矮个子中年汉子用手指着窗外说,其实,从这儿开始,就算是长白山的微脉了。说罢,瞟了我身旁的那个女孩儿一眼。我坐在那里想,这家伙所说的“微脉”,大约就是余脉的意思罢。遂扭头向车窗外看去,果然有浓浓淡淡的山影在远处飘动着。坐在我旁边的那个女孩儿很秀气,单眼皮,像个朝鲜族女孩儿。在中巴轻微颠簸时,从她身上荡出一股淡淡的香味儿。在集安乘船游鸭绿江的时候,我就见过这个女孩儿。那是一只专供观光客乘坐的游览船。她一个人坐在船舷边,紧紧抱着一个深蓝色的旅行…  相似文献   

15.
麻花辫     
有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孩儿。有一个英俊潇洒的老师。一个青春的故事揭开序幕。女孩儿很喜欢听老师的课,久而久之,她的日子中多了份期待,也多了份朦胧的情怀。有一天上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你在编织着麻花辫,你在编织着诺言,你说长大的那一天,让我解开那麻花辫。”老师轻轻唱了这几句,然后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女孩儿牢牢记住了那几句话,开始蓄发,想等待自己所倾慕的年轻老师去解开她的麻花辫。她痴痴地等着,等老师矫健的身影走进教室,等老师的每一个潇洒的动作,等老师的每一个会心的微笑,等他的那个“诺言”……然而,有一…  相似文献   

16.
家有二宝     
田紫嫣 《初中生》2017,(27):44-45
我10岁的时候,妈妈生了二宝. 人的天性,大概都是善妒的吧?当那个皱巴巴的像只老鼠的小婴儿被抱出产房时,我一点儿也没有喜悦,只是看着妈妈憔悴苍白的脸,为她的身体感到担心——毕竟,妈妈已算是一个高龄产妇了. 我问护士阿姨,那个小婴儿是男的还是女的.护士阿姨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是个可爱的小女孩.但这让我更不开心了.是个女孩儿,这就意味着,她更能夺走爸妈的关注——以前爸妈对我的宠爱,都会被她一撒娇一“卖萌”给夺走.而且,相比妹妹,我还是更喜欢弟弟.本身性格就不大度,还有点小任性的我,想让我容忍妹妹,以后给妹妹做的事“背黑锅”,怎么可能?  相似文献   

17.
儿子上初三那年,个头已快一米七了,穿上件合体的衣服,小样儿倒也挺“酷”的。一天中午,儿子放学回来对我说:“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评了两篇作文,一篇是我的。”我随口问儿子:“另一篇作文也写得不错?”儿子眉飞色舞地说:“那个同学会写诗,我看过好几首。”我也来了兴趣,问儿子那个同学是男孩还是女孩。儿子吞吞吐吐地说是女孩,然后悄悄说:“江红想让你给看看诗。”晚上,儿子果  相似文献   

18.
家有小女     
1992年末,《东方少年》杂志说他们要出一期“男孩子专号”,让我写篇散文。从来都是向我要童话,突然有家刊物来约散文,我很高兴,就答应下来。那就是后来发表的《三代男子汉》。那篇东西该算是我的第一篇散文。要是碰巧那一期是“女孩子专号”呢?我大概就会写我家小倩了。妻子怀孕的时候问我说:“你想要个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女孩儿!”这话传出去了,谁都不信。还有人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为什么想要女孩儿就是“胡说八道”呢?我总觉得,家里有个女孩儿,会增添几分温馨,多出一层诗意。假如闯来个小子,怕只能搞出…  相似文献   

19.
老妪     
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噪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篇小小说。不管是“小”小说,还是“大”小说,小说都是讲故事。这篇小小说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因为一本稍有损坏的语书,发生“我”(也就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和“我”的学生之间的小小故事。让我们觉得很妙的是.这故事讲得很实在.很真切.也很有波澜。比如同学们七嘴八舌为谁该拿那本书给“我”出主意想办法的场面,就很真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