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ello"的由来     
在英语中,"hello"可能比其他任何一个单词都用得多.美国人个个都爱说"Hello",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能听到这个词. 当人们拿起话筒时,传入耳中的第一个词就是"hello".当然,如果打电话的是英国人,他们也可能说:"Are you there?"那么,"Hello"是怎样来的呢?  相似文献   

2.
史春花 《现代语文》2006,(5):110-110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这样说:"出去买点东西""这个东西挺好看的"等等,几乎每天都会用到或听到"东西"这个词,这里所说的"东西"不是指方向,而是泛指"物",那么为何称"物"为"东西"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物"为"东西"的呢?  相似文献   

3.
"神六"回家     
10月17日早上,我还在梦乡的时候,听到爸爸在喊:"天天,快看电视,神舟六号回来了."我一骨碌坐起来,打开电视.  相似文献   

4.
说"面子"     
"面子",是我们在谈话里常常听到的,因为好像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很多。但近来从外国人的嘴里,有时也听到这两个音,他们似乎在研究。他们以为这一件事情,很不容易懂,然而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只要抓住这个,就像二十四年前的拔住了辫子一样,全身都跟着走动了。相传前清时候,洋  相似文献   

5.
近段时间以来,我常常听说有的学生一进学校和课堂就出现头晕、呕吐、心慌、焦虑甚至昏倒的现象,这可急坏了家长们。昨天在心理诊所的时候,我就听到一个男生在讲诉自己的"恐惧"--  相似文献   

6.
初听到"抬头率"这个名词,是到一所名校参观。一进那 所学校的教室,确实震撼了一下:学生们都在埋头学习,我们 一下子进去好几个人,居然没有一个学生抬头。后来了解到, 这是他们一直都在抓"抬头率"的结果,我们所进入的教室就 是"抬头率"为零。 据说,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时入神。 人在入神地学习的时候,有时候确实能把整个世界抛到一 边,这种体验恐怕很多人都有过,笔者就曾一边看书一边做饭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出自一些老师这样的抱怨:某某同学真笨,真是朽木不可雕呀!在一般人心中"后进生"似乎什么都差,果真是朽木不可雕吗?  相似文献   

8.
很多时候,一个人选择了行走,不是因为欲望,而是听到了心的声音,跟着心走. --题记 我的建"博"缘于学校的一项师资培训--"名优教师后备团队".学校要求每位成员在网上建一个教学博客.于是,在一个燥热的暑假,我开始了写"博"的日子.原本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建博客的,没想到它却为我的专业成长打开了一方更为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9.
家教"趣事"     
我是一名师范院校的大学生,在长期的当家教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孩子们的"趣闻",也从中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深感孩子们在学习任务的重压下,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假期已经变味了.  相似文献   

10.
声音不但会"爬行",而且还会"跳跃". 如图是1921年5月9日,苏联的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时,声音传播的路线示意图.据调查,在半径70 km范围内,人们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但是在半径70 km到160 km的范围内,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奇怪的是,从半径160 km以外一直到300 km的远方,人们又听到了爆炸的轰鸣声.  相似文献   

11.
一次闲聊中,听到高三的一名学生说:"我一上午没时间上厕所."另一个说:"我妈妈让我多喝水,可我在学校根本没时间喝水,老师不能按时下课,刚下课,下一节课的老师又进来了."听到这样的话,我先是震惊,再一想,"拖堂"致使学生不能休息足10分钟,在校园里,尤其是在毕业班中是司空见惯的.然而"拖堂"真的能提高成绩吗?"拖堂"真的是无足挂齿的小事吗?我以为,能否按时下课,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的体现,也不仅仅是能否遵守学校制度或纪律的事情,而是一个关系到教育观念、教学效率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是时候"组合在元代出现,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存在多种形式,与动词性成分组合时,现代汉语中主要运用"VP是时候了"的形式,但近年来"是时候VP"开始出现,并明显占据优势,除了英语的影响之外,句子传递信息的原则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声乐演唱的学习过程中,每位学习者必经的、也是躲不过的一道坎就是"声情并茂"的歌唱,这个每节课、每首歌都能听到的词,就像是老生常谈一般,但即便是这样,每个声乐学习者也都明白"声情并茂"的演唱是歌唱的最理想状态。本文通过"声"与"情"的关系来讨论声乐演唱中"声情并茂"的正确把握,以此为声乐学习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丁烨 《现代语文》2007,(4):117-117
"为虎作伥"和"为非作歹"这两个成语,乍看会让人觉得它们都是并列结构,它们中的"为"读音相同,都读阳平wéi.所以在影视作品中听到主人公说"为(wéi)虎作伥"也就不足为奇了(出自金庸小说改编的台湾版电视剧《倚天屠龙记》灭绝师太之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家总是能听到关于我国高端芯片被外国"为难"的消息.我国为什么会在这场"芯"战中处于被动地位?芯片领域究竟是做什么,今后发展趋势如何,对于有意进入芯片相关领域的学生来说,又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相似文献   

16.
课余闲谈时,常常听到老师们埋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老师苦口婆心说的一大堆道理总是听不进去,明知故犯。"究其原因,其实是老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犯了个大错,那就是光顾"言传",却忽视了"身教"。常言道:教书育人,要言传身教。言传,即通过语言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白事理;身教,即以行为举止来影响学  相似文献   

17.
花落的声音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  相似文献   

18.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坚持"从真爱每一个孩子做起",用自己的"真爱付出"换取孩子们的"真心对待",真心对待老师、同学,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乐意"为老师"读书,真心对待数学学习. 一、表扬是最直白的爱 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大多数爱表现、有个性,更喜欢听到他人的夸奖.  相似文献   

19.
许多教师都反映,在上心理活动课的时候,经常听到学生说出的想法不符合道德规范,很明显是不对的,但是,鉴于是上心理课,学生说出了心里话,又不好批评,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20.
如今,在广播电视媒体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听到"下载"一词,其意思是:从互联网或其他计算机上获取信息并装入某台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装置上(跟"上传"相对)。但几乎所有人都把它读成"下zǎi"而不被质疑。果真该这样读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