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2011,(1):50-51
本刊编辑部:什么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韦钰院士:从1994年开始,中国科学家就参与了ICSU(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tific Union)组织的有关儿童科学教育改革的探索。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和推劝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它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的探充式科学教育,在5-12岁儿童中实施(以下简称“做中学”项目。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2011,(Z1):48-51
成果名称:"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申报单位:东南大学团队成员:韦钰、叶兆宁、牛灵江、黎小抗、尹后庆、徐燕为了迎接21世纪知识社会的挑战,建设创新性国家,中国教育界和科技界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共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道路。2001年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了"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简称"做中学"项目)。这是一项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探索如何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的教育界、科技界正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勇于开拓、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之路。由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倡导、发起和推动的“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科学教育改革实验是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计划;是国家“十五”规划的重大课题之一。由于“做中学”项目在我国起步不久,许多教师和家长对该项目了解不多,这里我们专门从“做中学”项目网站———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http:/www.handsbrain.com)上…  相似文献   

4.
从目前“做中学”科学实验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大致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发起的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改革项目,借鉴和吸收了美国的“动手做”和法国的“动手和面团吧”经验,努力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制定出“做中学内容标准”,具有了课程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由韦钰院士积极倡导、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于2001年5月共同发起的一项幼儿科学教育改革计划。这项改革计划已经实施了5个年头,成为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发起和推动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是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一项重大教育改  相似文献   

7.
曹坚红 《现代教学》2004,(10):50-52
2001年5月,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倡导,在幼儿园和小学推行一项名为“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该项目借鉴了美国“HAND ON(动手做)”和法国“LMLAP(动手和面团吧)”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采用中法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做中学”项目首先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汕头的部分幼儿园、小学开始试点实施。2001年9月,静安区5所幼儿园、8所小学正式投入试点。  相似文献   

8.
2001年5月,在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的共同倡导和组织下,“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率先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汕头正式启动,通过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的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学习和教育(Hands 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提高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水平,培育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促进我国幼儿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做中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一种方式。"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的广泛开展为小学科学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是研究问题的发现者,有结构材料的提供者,问题解决的鼓励者,验证猜想的支持者,操作记录的指导者,交流讨论的欣赏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由法国引进,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倡导和推动,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旨在让所有学前和小学阶段的儿童以亲自动手操作和实验的方式学习、探究和亲历科学。该项目自2001年在我国北京、上海、南京、汕头等地正式启动,2003年又新增12个实验区,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随着实验的进一步实施,我们发现,广大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实验的深入推进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本文结合笔者对部分实验区的调查、与实验教师的交流以及对实验现场的课堂观察,剖析制约我国“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进一步深入推进的主要因素,以期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并积极探寻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一、对福建省教育改革项目"一标多本"的内涵和实施意义按照《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的要求,我校被列为"一标多本"改革项目的试点单位,"一标多本"是指除开设当前中学课程改革实验实行统一《课程标准》,还开发采用多种版本教材并行的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我校开展"一标多本"改革项目的意义在于改变过去教材统一、  相似文献   

12.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是一项旨在促进我国幼儿园和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探索如何有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教育改革项目。笔者曾经观摩了“北京市骨干教师研修——‘电和磁’系列研究活动”的研讨课。本文就是在观摩了此次精彩的有关“磁”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从教学的角度,对“做中学”教学中“做”和“学”的关系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使更多的小学科学骨干教师能够参与和促进“做中学”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产业发展对创新工程人才的需求,"做中学"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战略之一,"任务驱动"和"项目驱动"都是"做中学"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本文试图打破以往单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或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将二者相结合构建课内课外双渠道,将大学生课外渠道的科技实践活动也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培养大批具有实践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如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初中学生探究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经纶 《考试周刊》2011,(56):181-182
新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文作者通过平时的实践探索,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做中学"的核心就是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学中做"的核心就是让孩子们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将科学素养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由国家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推动的“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实验,就是以实现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计划,它吸引了许多致力于教育研究与改革的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实践者的关注和参与,我同于2003年3月正式启动这一工程。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对“做中学”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0月,全球儿童科学启蒙国际奖颁给了中国科协副主席韦钰院士,韦钰院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儿童科学求知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发展,为倡导和实施“做中学”探究式学习和科学教育实践而奔忙。“做中学”(LearningbyDoing)意即在中国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学习和科学教育。因为对孩子的热爱,韦钰为这一项目的开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把“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定位为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实验田。在她眼里,小学科学课应该作为核心课程开设。这可是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之举,“科技创新需要人才,有赖于全民的科学素…  相似文献   

17.
“做中学”、“从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与杜威的“从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虽有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内涵、背景、目标和出发点、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都有差异,其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做中学”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而且会有助于全社会科学文化建设和民族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8.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是基于"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倡导"提出问题—猜想假设—操作探究—交流展示—拓展延伸"的课堂结构,拓展延伸是提升"做中学"品质的重要环节。文章从教学内容、学以致用、探究操作、主题活动、科技专题和学科整合的视角对拓展延伸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由中国教育部和科学技术协会于2001年5月共同倡导发起,在部分幼儿园和小学进行的科学教育改革项目。它借鉴了美国“HANDS ON(动手做)”和法国“LMLAP(动手和面团吧)”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采用中法合作研究的形式,旨在倡导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探索一条实现素质敦育的具体途径。该项目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汕头的部分幼儿园、小学进行试点。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做中学"学习模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我国的"做中学"国家科学教育项目自2001年5月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起后,至今已走过十六载。"做中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育方法,同时也是一个教育过程。它的目标是:让所有学生有机会亲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使他们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和交流等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