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于教学 ,在于教会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数事实证明 ,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 ,授人以“渔”却管用一辈子。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抓好学生的预习指导。预习是学习的首要环节 ,它对培养学生的自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会独立学习的有效手段。数学预习:一方面,让学生以有准备的状态参与学习,进而实施高起点的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预习为落实“教为了不教”的理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考试重压下,为追求所谓的“有效”,常出现以“教”代“学”的情况。结果老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也失去了思考探索的乐趣。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学生一个有效的、充满思考探索的数学课堂?笔者主张将预习引进数学课堂,找准起点,由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思,并产生新问题延伸,期许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展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别样风景。  相似文献   

4.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又常常会听到另外的一种声音——“不提倡学生的预习”,甚至坚决反对学生预习.因为在许多教师看来,由于学生的预习,课堂教学中就会有一些所谓“不和谐”的音符.究竟如何认识学生预习的价值?如何理解学生预习对教学的双重效果?看来,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兰赠连 《贵州教育》2011,(17):35-37
在数学学习中该不该提倡预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赞成小学数学学习提倡预习,且主张让小学数学预习“好吃”又有“营养”——如果把数学课堂教学比喻成“正餐”,那么课前的预习无疑就是“正餐”前的“点心”。对于数学教学,不管是“正餐”还是“点心”,都要讲究“色”、“味”、“效”、“香”;且比起“正餐”,预习这道“点心”更要胜...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既然预习如此重要,那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呢?常有老师感叹课前预习多在课外,很难调控。其实只要我们老师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切实落实指导规范,定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是建瓯市2010年在中小学全面推行的一项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其基本点就是学生通过预习获取新知,并在预习中发现问题,进而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断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标。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推行“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这一教学模式,我特别重视学生“预习”这一环节,坚持做到不预习不上新课。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一、摆正主体的位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使其学会自觉的方法,也就是教师“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让学生事先预习、自学,把自学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上,采用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对共同的疑难问题,教师重点讲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三年级数学教学中,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1教学主张1.1个人的教学主张(理念或特色)笔者作为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2010年起),在导师的指导下,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的教学特色是什么?或我的教学思想是什么?对于数学教育教学,笔者认为“教要熏、听、扶(熏陶、倾听、帮扶),学要做、说、用”.教学中教师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文化、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等来影响、熏陶、感染学生,不要或不能总是把教变成“煎炒烹炸”.要倾听学生哪些需要老师讲,哪些不需要.要多问问“为什么?”“是怎么想到的?”多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有困难时你再去启发,他跌倒了你再扶他.要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0.
提高课堂效率,探寻秘妙之门,是每个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如果掌握“先学后教,预习有效;先教后学,课堂高效;不教而教,练习增效。”这几把钥匙,一定会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但很多学生不愿发现问题、懒于发问,教师只能“孤独地教”.本文将以数学中的《函数奇偶性》为例,围绕“问题”展开研究.一、质疑:预习工作的核心要想能够发现疑问,并且能够做到提出疑问,学生就必须做好预习的工作.如果是教师设计好相关的提纲及其思考题,学生带着这些既定的提纲与问题去预习,还是属于被动式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时至今日.数学教学改革的应试倾向依然明显.以“教”代“学”、以“练”代“学”的教学现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没有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改变这种状况.笔者探寻将预习方案引进数学课堂,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探索为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3.
陆根华 《现代教学》2009,(11):53-53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初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强。不少学生根本没有预习课本及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习惯,这导致了他们在数学问题的表述上不确切、不简练,理解上不全面、不透彻。因此,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从实践中,我认识到养成学生良好的课前先预习和课后复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提倡“两先两后”的学习习惯,即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做作业。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学会课前预习,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刘权 《考试周刊》2013,(80):32-3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耕地要“备耕”,工人生产要“备料”.战士打仗要“备战”,这都是“预”。正如教师讲课要备课一样,学生在上课之前要提前了解学习内容,这就是预习。教育家叶圣陶告诉我们“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教给学生高效的预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前预习.提高初中语文预习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学然后知不足。预习生成问题,带问题去听课,课后再巩固,然后总结复习,学习之道也。我国大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主张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做知识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结合“教与学对应.教与数学对应”原理.说明预习不适合数学学科.编者以为,预习实际上就是课前自学.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数学自学”对多数学生可能不行,因为这样的自学,对这些学生来说,可能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只见皮毛,不识就里.但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又会怎样?卢仲衡教授的“数学自学辅导”至少在学优班里成绩是卓著的.本按执笔者在没有真正的学优生的班级(三流班级)进行“异步教学”实验,开始集中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和训练;接着用书面提纲提出“问题,,引领学生自学(多数章节课内进行,少数章节课前预习);最后才是学生真正的自学(教师巡回个别指导.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从结果、获取过程、思想方法诸方面进行总结),似乎也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数学思维能力、自学能力逐步提高的同时,学生成绩也有较快的提高.50余人参加高考,数学得分率为75%,2人满分.据了解,有不少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预习、自学并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养成“会学”的习惯,我在政治课教学中采取先学后教、不学不教的做法,即每上新课之前必令学生预习,先教学生自学。学生预习和自学对于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教师应该注意把握好这一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细化指导.落实各项需要做到的内容.课堂上要有检查反馈环节。如此常抓不懈,学生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自能读书的起点。最终.学生将学会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9.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要义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指把学生的预备性学习活动置于教师的教学活动之前,主张教师要改变传统的面面俱到式的授课方法,在正确诊断学生的预习情况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合理用力,实施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针对性教学:教师要腾出时问和精力来,在指导学法、提升学力上下功夫,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但凡学过数学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慨:“几何、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究竟好不好教、难不难学,下面就我初中数学教学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