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化中国体育软实力可选方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问题提出:中国在世界体坛缺乏文化影响力和应有的话语权 北京奥运会闭幕前一天,中国代表团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中国还不是体育强国.此语引来颇多不解:中国在本届奥运会金牌榜上已是遥不可及的第一名,中国不是体育强国,谁是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2.
伊人 《新体育》2008,(9):38-39
在中国,只要稍稍关注体育的人都知道,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有个幸运的射击选手贾占波,凭借对手最后一环脱靶,“捡”得一枚至为宝贵的金牌。谁能想得到,四年前的那个倒霉蛋马休·埃蒙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几乎又重演了雅典那离奇一幕——  相似文献   

3.
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针对我国奥运军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对我国是否已成为体育强围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在对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体育强国"与"竞技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是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一,但目前还称不上是名副其实的"体育强国"和"大众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4.
"后奥运"亦是"前奥运"近日,安踏完成和中国奥委会的第二个四年合约,再次将包括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和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在内的十项国际大赛中国代表团合作伙伴的身份揽入囊中,我们从这个"后奥运"的时代听到了"前奥运"时代的来临的脚步声。其实,看似渐行渐远的奥运竞技并没有随着半年前伦敦奥运会的结束进入冬歇期;相反新的四年周期伊始,围绕优质体育代表团资源的赞助"竞技"已热闹开场。动作难度最高的是谁能将中国、美国、俄罗斯奥委会合作伙伴揽入囊中。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调查统计法,分析了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世界体育强国在奥运会“金牌大户”——田径、游泳、水上项目中的薄弱环节,提示中国今后针对世界体育强国的“弱项”如何寻求突破点。  相似文献   

6.
体育强国应强在学校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北京奥运会上光彩夺目的51枚金牌,使中国当之无愧地成为竞技体育强国。在世界最高水准的竞技赛场上,中国代表团已成为左右格局的关键力量之一。胜利带来欢呼,胜利也使人们能够以更宽、更广的视角审视中国体育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得田径者,得天下。这已成为全 球体育界的共识。凡称得上世界体育强国的,都是田径强国。2000年奥运会中国的奖牌总数虽居世界第3,但仍憾之为世界体育强国,原因是田径仅获一枚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的机  相似文献   

8.
我和我的央视伙伴们正在策划一个大型节目——《对手》。我们的一位美国朋友为她起了一个非常好的英文名"Who's who in Beijing2008"。我们一致觉得:英文名比中文名更好,但是很难翻译——直译的话是"北京奥运会上谁是谁?",这话的中文显然有点儿不通;意译的话,其一是"谁谁在北  相似文献   

9.
"冬"夏"倾斜的天平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四年,夏季奥运会金榜上第一次出现了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选手的姓氏.15枚金光灿灿的金牌,奏响了新中国体育史上最华美的乐章.于是乎,二○○○年中国的竞技体育要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的美好愿望变得并不遥远.但是人们不应忽略,冬季奥运会项目从理论上亦属于"竞技体育"的范畴.那么,在今后短短的13年中,中国的冰雪运动能赶上苏联、美国等体育强国吗?能与这些"冬"夏"并进的强国为伍吗?十分遗憾,就在中国人夺得15枚金牌的那一年的早些时候,在萨拉热窝举行的第14届冬季奥  相似文献   

10.
从刘长春的首次参加奥运会到刘翔的雅典夺冠,中国人实现了从病夫弱国到体育大国的转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51枚金牌和100枚奖牌的骄人战绩,使世人不再怀疑中国是否是体育大国。然而,体育大国并不是中国人体育梦的终点,体育强国才是我们在伦敦奥运会及以后各届奥运会上的奋斗目标。对体育强国,世界的共识是:一个国家不仅能在奥运会上获得  相似文献   

11.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提出的由来与涵义的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比较研究方法,对"体育大国"体育强国"提出的由来与涵义的演进,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结果认为:"体育强国"与"体育大国"这两个词汇,严格来说都是外来语,而且两者的涵义是动态的;体育大国的涵义最初与体育强国相似,后来主要是指奥运会上或其他国际大赛中的金牌数量;"体育强国"涵义的演进经历了"奥运会上名列前茅"、"奥运会上名列前茅为主"、"奥运会上名列前茅、基础性大项的水平与其他世界大赛的成绩"、"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群众体育发展水平为主"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法,对"体育强国""体育大国"的由来与涵义进行考证与释义,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认为:"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这两个词汇最初是出现在外文的翻译中;"体育大国"的涵义最初与"体育强国"相似;"体育强国"涵义的演进经历了"奥运会上名列前茅"、"奥运会上名列前茅为主"、"竞技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世界体育     
G811.21 20034663对世界体育强国在奥运会“金牌大户”项目中“弱项”的调查与分析=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weakevents of world sports powerful countries in thoseOlympic events called“gold medals largefamily”[刊,中,A]/孙雷鸣,邓成虎(武汉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2).-1-6表6参6(SJ)奥运会//金牌//调研//世界采用文献资料法与调查统计法,分析了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法国等世界体育强国在奥运会“金牌大户”-田径、游泳、水上项目中的薄弱环节,提示中国今后针对世界体育强国的“弱项”如何寻求突破点。  相似文献   

14.
智慧学与中国体育行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茅鹏 《体育与科学》2000,21(6):7-16
在27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成绩辉煌。然而,中国居金牌和奖牌数第三,犹未能取得世界体坛一流强国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的问题,在于中国体育行政在训练思路上坚持50年代苏联训练理论的基本点,阻塞进化道路,尤其是冷落、拒绝、打击训练思路中关键性的、重大的革新和创新,以致自断智慧资源,丧失优势,使僵化的训练理论笼罩住中国的体育系统。当前,必须把智慧学纳入视野,纳入主要业务,在训练思路问题上采取坚决措施,积极展开百家争鸣。正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之际,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和迫切了。  相似文献   

15.
不管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还是我国体育健儿在世界各种大型赛事赛场上的突出表现,都表明了崛起中的中国已经在世界体坛拥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正在进行着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华丽转身。在向体育强国的迈进过程中,体育法治是我国实现体育强国转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体育曾经步履蹒跚,中国体育曾被世界遗忘;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赶超美国、俄罗斯2个超级体育强国,登上金牌榜(获51枚金牌)首席,演绎了一届"真正  相似文献   

17.
2000年把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工作既定的目标。在“四化”建设进程中,体育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建成“体育强国”尤为重要。二十四届奥运会加强了我们对建成“体育强国”的紧迫感和艰巨性的认识。现今世界体坛,出现了差别日趋扩大的两类体育“国家”——“体育强国”与非“体育强国”。美国、苏联、东德等属于体育强国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属“非体育强国”。对于体育强国国家来说已是现实的“体育强国”,而对于“非体育强国”国家来说仍足一种理想和追求的目标。在世界体育趋于一体化,一些国家已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居然有60%是新人,他们不但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也给中国体育的未来带来了希望。举重小天王龙清泉,蹦床美少女何雯娜,水上精灵刘子歌,这些90后新人在北京奥运会上的表现让世界为之震惊,他们代表着中国新新人类开始代表中国走上世界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汉城奥运会是自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后12年来东、西方国家的首次的、全面的同场竞技,因此,它也是衡量我国在世界体育之林所处位置的最佳参照系。面对在这个世界大参照系中的中国、面对汉城奥运会大溃败人们思绪万千。摆在面前的事实是痛苦的,然而却又是真实的。人们在震惊和迷惘之后,开始认真地思索:实现体育强国应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的奥运会战略应该怎样调整布局呢?本文旨在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2000年开始,中国体育似乎吉星高照:悉尼奥运会历史性的好成绩、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男子足球进军世界杯等等。但是今年以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利好消息却不多,在笔者看来:釜山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前景并不乐观,可以概括为四个“危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