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违纪学生的数量在各个高校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加,违纪种类也逐渐增多,因高校对违纪学生惩罚处分引起的法律诉讼、社会争议以及对违纪学生个人造成心理伤害等问题也愈演愈烈。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心理和认知问题是学生违纪的根本原因,因此高校班主任对违纪学生的违纪行为和心理起因应给予认真分析,不能盲目、一味地拿起条例处分的棍棒。实践证明,对违纪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并受到当下社会环境的影响,违纪学生数量和违纪种类也逐渐增多。其实,造成学生违纪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心理和认知问题,只有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违纪现象。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最为亲近的教育管理者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要正确对待,积极创造机会,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加强心理方面的疏导,把爱无私奉献给每一名学生,让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违纪行为逐年增多趋势,不佳的心理素质是学生违纪事件的重要诱因之一,本文通过对学生违纪行为心理特征和心理分类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生违纪现象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新昌城关中学是一所以德育传统而称的学校。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德育工作处于较为混乱和低效的状态,花时不少,费力甚多,而收效甚微。学生违纪严重,教学质量很差,社会声誉低迷。我们在剖析学生违纪的心理动因时发现,有些学生之所以“恶习’’难改,并不是他不想学好,而在于他的荣辱观、  相似文献   

5.
马宁  海秋丹 《辽宁高职学报》2013,(6):103-104,107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生源质量下降、高职学生违纪现象日益严重,从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关注违纪大学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了解违纪学生的心理特点、违纪原因及心理干预措施,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防止大学生违纪现象的滋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违纪的心理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高校学生违纪行为呈上升趋势.不良的心理素质是诱发学生违纪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学生违纪心理的产生,是受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客观因素和学生主观因素影响的结果.对高校学生违纪心理的教育对策,一是加强对高校学生违纪行为的心理预防工作;二是做好高校学生违纪后的心理疏导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中专学生违纪心理因素主要是:自傲心理,攀比炫耀心理,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教育疏导方法:鼓励学生善于自控;学会合作,共同进步,超越自卑心理;避免逆反心理,克服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8.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最为严重也最让教师尴尬的就是学生课堂违纪。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笔者对学生课堂违纪的表现和危害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学生课堂违纪心理,并提出对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转变,冲击着城乡的每个家庭,尤其是城郊结合部,许多家庭离婚率不断上升,这给他们的子女带来极大的痛苦,给学校教育教学也带来更大的挑战,我们学校在2001年9月份开始成立了特殊家庭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广大学生和特定范围内的离异家庭子女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个别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逐渐地发现了离异家庭学生所存在的性格、心理上的共性,并尝试进行心理辅导,促使他们自尊、自立、自助,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集体心理? 集体心理是指大家心目中的共有的评价、选择、情感倾向、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也是每个个体的最优水平的集合。  相似文献   

11.
陈梅香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4):120-121,124
学生的道德心理是道德主体性的内在依据,既是道德教育内化的基础,也是德育的目标。针对违纪学生的道德心理状况,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口,加强高校违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违纪学生的德育实效,探索对违纪学生的长效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周茜 《现代教育》2014,(5):93-93
自我管理是指个体自觉地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或约束。学生自我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个体对自身思想、心理、行为的动态管理;二是学生个体对集体社会行为的管理,以及集体作用于学生个体的交互式管理。  相似文献   

13.
所谓后进生,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不好,且行为规范、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的学生。他们往往对教师的话置若罔闻,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尽管反复教育,可是收效甚微。究其原因,除社会、家庭、学生自身的不利因素外,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后进生心理不了解、不研究,没有对症下药,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初中学生违纪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自制力弱、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不适中、表现欲畸形、心理障碍、厌学等。要解决学生的违纪行为,就要创设情景、优化学生心理环境、凝聚学生注意力,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引导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根本上扭转中学生的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15.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道德水平有直接的联系。当学生心理的各方面都正常时,其行为也是正常的;反之。学生心理失常,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可能发生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被持续失常的心理所强化,就容易演变成严重的品德问题。不少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平时不大关心性格内向、情绪失调的学生,往往把有些学生的孤独感和好静说成是脱离集体,把性格内向说成是不暴露思想,把焦虑情绪说成是患得患失,把由心理障碍引起的不稳定情绪看成是故意破坏课堂纪律等。这种把学生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的做法,很可能进一步激化学生原已失衡的心理矛盾,把学生推下品德不良的深渊。因此,德育中教师要有心理教育的思想,正确区分学生反社会行为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被国家定位为专科院校,由于其与正常本科院校的区别,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会产生不如本科生、或者否定自己的心理,这种心理是造成高职院校中大学生违纪的重要原因。本文就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现状的分析,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来探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改善大学生的违纪状况。  相似文献   

17.
高职学生违纪现象比较突出,而且其间伴随着各种心理问题,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通过实证性研究,分析学生违纪现状、特点及违纪学生个体心理特点,提出了心理干预策略,包括制定心理干预的目标和原则;健全干预机构、完善心理障碍干预机制;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类;培训心理干预人员;安排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改革教学工作;提高学校后勤服务水平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崭新的世纪,学生的集体心理与过去相比有了一定的变化,笔者通过对当前学生集体心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总结出六点学生集体心理特征及趋向.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新时期如何加强班集体建设工作的六点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心理状态包括环境因素、对学习内容定位不准确。解决高职学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对策是正确地认识高职,准确地为自己定位,打造良好的高职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强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高校扩招出现了系列问题,考试场地设施不够、学生数量增加、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为考试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助长了部分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据调查,历年来大学生考试违纪现象呈上升趋势,它不仅败坏了学风、考风,而且对学生思想品德有极大的腐蚀作用,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