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都不能脱离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法则,即不能离开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途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获取感性认识,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形成物理学理论。下面从认识论的角度,用框图展现物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宋振英 《成才之路》2011,(19):25-25
物理教学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方法让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再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最后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形成物理学的理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只有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思维,形成物理概念和掌握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还要注意通过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增强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物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但不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必须对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即经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达到认识的理性阶段。这种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统称为科学思维。一、抽象和概括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粒子,都是物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它们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对于特定的研究对象来说,…  相似文献   

4.
在辩证思维诸方法中,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可以说是其核心,这主要是因为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概括了人类思维活动的全过程。人的认识活动始于对客观世界的外在特征的反映,即借助感官获得对象的整体表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脑的分析加工,进行思维抽象,然后再运用综合等手段,上升到思维的具体,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中导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一下子完成的,它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①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既要对客体的自然属性及其规律进行认识,又要对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认识。前者称为认知过程,后者称为评论过程。认知和评价都是人类认识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传统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不能包括评价。因为认识要掌握的是评价的客观内容,越是远离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反映的内容才越真…  相似文献   

6.
一、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是物理思维的重要特点物理学是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理论所构成的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物理概念是物理学体系的基本要素。物理概念在形式上是抽象的、主观的,但在内容上则是具体的、客观的。物理概念的客观性和具体性决定了物理概念本身隐含着形象性。如物理学中的流线、电力线、磁力线、电路、光路、磁路……等等各种物理模型、各种物理图象都具有明显的形象性。人们在认识物理世界的过程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总是交叉、互补进行的。据说,  相似文献   

7.
人的思维活动遵循认识活动的基本模式和框架,而且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来讨论思维的基本问题。认识的基本工具是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形象符号和抽象符号。全部人类认识是符号标记式的,是语言符号、抽象符号与形象符号及客观世界的形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思维活动是对上述全部要素进行整合的活动。所以,对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是思维科学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中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辨证统一的,二的统一是物理研究的重要特点,二的相互渗透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特征,二的相互结合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要使学生学好物理知识,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掌握其规律必须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辩证思维的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理性思维过程中,由抽象上升到具体,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逻辑方法,是一切科学最普遍的方法。本文仅就辩证思维中的分析综合方法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家根据思维抽象程度的不同,把思维分为三类;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人们认识事物先从感知操作具体的实物进行思维,到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思维,最后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所以,思维的发展是一个有序的过程。我们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看,小学生思维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其抽象逻辑思维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往往也不能离开具体形象思维的支持。教师必须根据小学生认识的规律,从“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一过程来组织教学。过去我们只认识学生认识规律是从“具体——抽象”,在教学中往往采用‘直观操作—抽象概念”的模式进行。所以,这几年人们对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谈得多些,这是必要的。而对具体形象思维的培养,在实践中没有能够引起重视,这是不足之处。所谓形象思维是一种借助直观的形象和表象而进行的思维。它是对客观世界直观感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一个必要的中间环节。忽视了这一中间环节,就会产生传统的重结论教学所反映的阻碍学生思维发展的种种弊端。例如,教师讲完长方  相似文献   

11.
形象思维有别于抽象思维,作为一种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高级思维形式,对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从物理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形象思维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结合形象思维的特征和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探讨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数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其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所采用的方法是分析到综合、归纳到演绎的一整套逻辑方法。因此,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是物质世界的对象和现实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是一个复杂而又高级的心理过程。人的思维方式分为感知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抽象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它用抽象的方式进行概括,并用抽象材料进行思维,具  相似文献   

13.
“思维”通俗地说,就是想一想。外界信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进入大脑这个加工厂,进行加工制作,形成人对客观世界一定的认识。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衡量学生智能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儿童思维是沿着从具体到抽象,从形象到概念,从低级到高级的途径发展的。由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感知水平不高,限于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有些教材内容很难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4.
思维方式是我们在头脑中把来自客观世界的信息内容组合起来的方式、方法、程序、规则。它是主观和客观相联系的中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工具。一般说来,思维方式表现为稳定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在一定的思维方式支配下,人的认识活动犹如受到一股无形力量的制约,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特定的思维轨道。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能否正确地反映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迁,关系到历史主体的能动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到社会历史的进程。本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  相似文献   

15.
探讨物理思想与教学改革张吉尚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物理学研究的方法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普遍法则,学习物理的过程不仅是扩大知识面,增长科学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很好的科学方法论的学习过程。物理学的思想方法,对人们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相似文献   

16.
杨正斌 《中国教师》2009,(Z1):415-416
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各类化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由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所组成的体系严谨 ,精密定量的科学 .物理学与人类社会关系极为密切 .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人们对物理问题总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等 ,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抽象 ,从现象深入到本质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最后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形成物理学理论 .初中阶段 ,学生由于数学工具和思维方法的欠缺 ,不可能过多运用严密的数学推导和逻辑思维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胜过责任感 .”兴趣是人…  相似文献   

18.
1 教学过程的组成具有明显的系统工程特征  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认识、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及自然科学规律的过程。它是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认识过程 ,因而它应该遵循认识过程的规律 ,即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认识过程 ;同时 ,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 ,必须调动学生在这一认识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所以 ,“教”与“学”是整个过程中最主要、最活跃、联系最紧密地两个因素。其主要特点在于 :(1 )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学习人类长期积累…  相似文献   

19.
<正> 对教学规律的探索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特点——阶级性和实践性,不能丢。但也不能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满脸都是阶级斗争”。大千世界。本来是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自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科学抽象,不是干干巴巴的教条。它的形成,是从具体到抽象。因此,在教学和辅导时,就不能从抽象到  相似文献   

20.
从19世纪到整个20世纪,世界性的社会革命实践和自然科学中的现代科学革命,特别是物理学的革命,导致了剧烈的社会变革和人们思维方式的变革,为人们从宏观到微观领域深入地认识和探索客观世界的奥秘,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从而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巨大转型,指导着新时代的各种实践活动.现代思维方式是一种扎根于现代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