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教育信息化》2005,(5):24-25
教学评价对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及高校的未来发展。能否建立一套良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已成为衡量高校综合竞争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国家重点综合性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人才的培养质量一直是哈工大首抓的工作重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哈工大现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雷锋精神”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者要理解和运用“雷锋精神”所蕴含的优良精神品质,将其融入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来.同时,运用高校“青马工程”运行机制,更好地学习、践履“雷锋精神”,培养出一批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新要求,对培养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将“三个务必”融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有利于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牢记初心使命、锤炼优秀品质和发扬斗争精神。深刻领悟“三个务必”的精神要义,应该以高校思政课为主阵地,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落实好“大思政课”理念,从而提升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引入“信息素养能力”有概念,阐述了“信息素养能力”的核心内容及“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对高校实施“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祁团结 《天中学刊》2006,21(2):135-136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不断深入人心,高校体育将朝着适应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的健美类、娱乐类、保健类体育并举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并与学生的终身体育接轨,与全民健身计划相适应.在这种大趋势下,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作为主导思想,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终身的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体育教师也要向复合型人才转变.  相似文献   

6.
认为中国入世后 ,高等教育既有机遇 ,也面临着挑战。高校要站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的高度 ,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以系统扎实的工作 ,将高校建设成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相似文献   

7.
徐星 《上海教育》2010,(23):5-5
本刊讯 11月25日,同济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已与北京理工、大连理工、东南大学、哈工大、华南理工、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7所工科类高校合作,在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中实行联考。当天,还有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正式“结盟”,进行五校联考。  相似文献   

8.
探索高校师范教育模式与中小学研学活动的衔接策略,有助于改进目前高校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查研学旅行活动现状,结合师范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高校师范教育模式与中小学研学活动的关系,将中小学研学活动的需求引入高校师范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拓宽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范畴。将师范高校作为研学人才的培养基地,探索在“游”中“学”的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师范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增设关于研学方面的课程、建设研学基地和加强校企合作,构建高校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具有研学知识的新型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宣传工作在高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新闻平台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哈工大网络新闻认识度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运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高校网络新闻平台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并提出高校网络新闻平台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如何将“学科发展的需求”和“服务区域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是地方性高校发展面临的治理困境.宁波大学“学科大类”培养模式是结合这两类需求的改革尝试.用政策网络的“网络特征”“行动者特征”“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征”三类指标的12个网络参数定性分析“学科大类”培养模式在政策网络中的治理困境和出路;有效运转的政策网络是实现地方性高校治理的载体;政策网络的开放性和成员的多样化有助于实现地方性高校的治理;政策网络管理者应是网络运转的观察者、引导者、纠偏者和防范者;政策网络管理者应从网络参数入手细化政策目标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高校“青马工程”应在传承使命担当、树立系统思维和彰显高远意蕴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当前高校“青马工程”在培养方式、培养内容、培养机制、培养考核和培养对象等方面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应树立新发展理念,从培养方式的理论灌输与内化自觉、培养机制的多方整合与共同参与、培养过程的有的放矢和全程关注、培养内容的系统谋划与知行合一、培养对象的重点突出与全员覆盖等多个维度推进高校“青马工程”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人力及智力资源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意义,分析了地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指出地方高校在引进、使用、培养、发展人才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平衡、多重兼职、培养规范与内容、保障和激励教师自由发展、抑制浮躁的环境等多方面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就地方高校如何将学校组织的“培养”目的,同教师个人的“发展”要求有机结合,如何增加培养的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提出了五条具体操作层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关系“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正因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作为汇聚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园地理应不忘初心和使命,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作为党办大学的办学定位,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环节,将发挥好“大思政课”作用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切实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南方学子的心目中,哈工大的吸引力并不大,也许是国防院校的头衔让它显得更加神秘,也许是水变油的神话让人们在惊诧之余对它感到更加陌生,哈工大仿佛远离了关内的人们,在遥远的东北黑土安静地行走。而在今天这样一个由众高校频频曝料而引发公众与媒体关注的资讯年代,哈工大却显得似乎平淡无事,缺乏了许多学府所具有的“躁动”。其实,哈工大还是很有些资本值得炫耀的。从50年代至今,受过所有国家重点建设和投资的高等学府只有五所,而哈工大就是其中之一。20世纪50年代,得益于同苏联接壤的地缘,哈工大被国家重点建设,办成学习苏联办学模…  相似文献   

15.
《湘南学院学报》2022,(1):112-115
卓越教师培养是地方高校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职责。地方高校要放弃传统的“高校主导型”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充分利用中小学教师资源,构建地方高校和中小学联合培养卓越教师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目前,地方高校“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实施存在着“双导师”职责界定不具体、遴选标准僵化、责任感降低、合作机制欠缺、激励与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需采取有效对策解决上述问题,确保“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高质量实施。  相似文献   

16.
赵黎君 《文教资料》2010,(22):209-210
高校“两课”的开设旨在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教育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高校“两课”教育,要与时俱进,改变不足。  相似文献   

17.
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应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该是而且能够是符合“三个代表”思想的人才。高校在培养目标上应克服与“三个代表”思想不相符合的错误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高校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注入了新的内涵,从一个新的角度把高校人才培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极大地丰富了人才培养的内容。把“以学生为本”确定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理念,将学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主体、权利主体和发展主体,体现了科学性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高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必须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放在重要位置,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新高校德育。在新的形势下,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继承与发展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支撑点;实现内容、途径和方法上的创新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是新世纪音乐教育发展的一门新的课程。“人文精神”的内核就是“以人为本”,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是高校音乐人才的新目标,而“人文精神”在高校声乐教育中起到极为突出的作用。本文立足当前高校声乐教育现状,对音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音乐优秀人才的塑造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探索,并对具体的培养的方法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