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时常有出版印刷界的同仁问及:“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证据充足,早成定论,如今又冒出个‘韩国起源说’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印刷术的发明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物质、技术基础,大量文献、文物为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提供了充足而又无可争议的证据,韩国部分学者仅以唐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以下简称《无垢经》)在韩国出土这一孤证就大肆宣传《无垢经》是世界最早的印刷品,是在韩国印刷的,大有志在必得之势,这到底是为了什么?”有的甚至带有埋怨的口气说:“韩国部分学者争我印刷…  相似文献   

2.
正戴文葆写给我的信,需要办理的,当时就转给有关部门处理了,如1995年5月,他在韩国参加国际印刷出版文化学术会议时得知,韩国学者利用在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发现了唐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实为中国流传物),鼓吹韩国是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国家,回国后专就此事写信给我,我很重视,当即批送有关单位认真研究,写出有理有据、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章,予以澄清;并嘱有关单位注意事态发展,在相关外事活动中进行有理有节的  相似文献   

3.
雕版印刷的渊源及发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鹏生先生经过多年艰苦细致的考证 ,首次依据隋代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的《木刻加彩佛像》和翔实的史料推断出我国雕版印刷术始于隋代 ,比韩国发现的唐代《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约公元704~751年)还早100多年。有关论证已收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木版水印概况》一书。  相似文献   

4.
印刷术的发明时间问题,历来是学术界争论不一的课题,说法始终不尽一致。归纳起来,无外乎如下诸种:东汉说,东晋说,北齐说,隋代说,唐代说。主张印刷术唐代发明的人颇多。原因在于,许多唐代及后世(主要是宋代)的文献材料,对此多有记载,而且出土了许多属于唐代的非常精美的现存印刷实物。如:敦煌出土的唐咸通九年(868年)王玠雕印普施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简称《金刚经》),唐乾符四年(877年)和中和二年(882年)历书,以  相似文献   

5.
对于韩国庆州佛国寺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阳罗尼经》刻本,中国学者潘吉星、李致忠等先生已著文论证”,它是中国武则天时代于东都(当时称作“神都”)洛阳刻印的经卷。他们都指出,这部经译于公元7O0~701年,译出不久即刊行于世。潘文强调,这部经不是中国最早的印刷品;李文则从“削罪延寿”之功能出发,论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合为则天皇帝“祛病延年”而译刻。潘、李二文资料赅备,兹不赘述。今就两先生所未论及者略补一二,以求正于海内外专家。一、证以经文内容和辽朝章圣皇太后故事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刻本…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1980,(1)
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馆长(E·B·C·eabel)在英国图书馆界一次会议上说:“迄今为止,人们还有一个普通的错误概念,那就是,认为戈登堡版经(戈登堡是十五世纪的德国人,西方活版印刷的发明者)是世界上第一部印刷出版的图书,印刷术是十五世纪从西方创始的。这件事已被误解了七百多年。其实,中国在宋朝以后就发明了印刷术,是从书版印刷开始的,然后很快传播到  相似文献   

7.
一、谷登堡的神话谷登堡,享有盛名的印刷术的发明者。他的名声如此之大,以致于我们今天对人类出版史会有一个错误的印象。首先,我们作了一个错误的糊涂假设,即在西方,出版业是由谷登堡的印刷术的发明引起的。其次,我们错误地认为世界上的出版业都是在谷登堡以后才开始兴旺起来的。第一种误解来自于对社会发展和技术彼此间关系的一无所知。在西方,不是因为谷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激活了出版业,而是由于西方国家日益增长的对出版的需要促使谷登堡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图书出版印刷文化的总体思考(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共分三部分,本期刊发第一部分,其余两部分将在下期发表。中国是世界上图书出版印刷事业最先发达的国家。要写一部《世界出版印刷史》,第一卷就应该是中国卷。因为中国的图书印刷化在世界印刷化史上占着举足轻重、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分量。无论是最早的雕版印刷,还是西方人津津乐道的活字印刷以及套版印刷,都是首先在中国发明的,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美国学钱存训博士所说:“在世界明史中,中国字记录的多产、连续和普遍性最为突出。中国典籍数量的庞大、时间的久远、传播的广泛和记录的详细,在15世纪结束以前,都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化中的作用》,载《献》1991第2期)特别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使知识信息的传播在质和量上都产生巨大的飞跃,从而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宗教繁荣、科学普及、技术进步、化交流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发明时间和发明地点,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活字印刷的技术原理与古代玺印完全相同,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被发现并被应用了,《秦陶量》《秦公簋》《能原镈》《攻敔王夫差剑》和《簋》等均系用活字在泥范上钤印然后翻铸而成。采用活字印刷术批量复制文献在北宋毕昇之前已得到应用,时间可以追溯至后晋天福年间。毕昇的贡献在于用胶泥制作活字,改进了排印工艺。木活字也不是元代中期王祯发明的,王祯的贡献也在于对木活字进行改进与完善。活字印刷术的特点是快速排印,快速换印他书,节约成本,适合一次性大批量印刷;但是书版随印随拆,不如雕版印刷适合长线书籍的出版,技术更为复杂,对工匠的要求比雕版印刷高得多。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活字印刷术发展较为缓慢,没有成为中国古代文献复制方式的主流,这与它的特点以及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相关。参考文献26。  相似文献   

10.
姚雪 《出版科学》2003,(1):56-59
印刷术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北宋时期,平民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改进,并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我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这一事实,不仅长期让国人引以为豪,也得到了世界的承认。然而尽管如此,印刷术的起源之争,仍未停止过。以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例,近年来,韩国就一直在这方面有不同观点,近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姚雪采访了一直密切关注此事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东发先生,并将访谈作了详细记录。本刊现将记录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1.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当时的印刷术以整块书板雕印为主。活字摆版印刷图书,则是我国印刷术中的一大发明,也是对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化传播的伟大贡献。史载宋代毕昇(?——约1051),是我国活字印书的第一个发明者,这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其方法是在长方体的胶泥上刻字,然后烧制成一枚枚活字,排印前,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质栏框,于板上敷一层拌和纸灰的松脂蜡,然后将活字依次排在上  相似文献   

12.
肖东发的新著《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 ,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中国图书印刷文化做了系统概括和总结 ,理清了中国印刷术发明的脉络 ,进一步论证了是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该书反映了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研究的最新成就  相似文献   

13.
1966年10月13日,在韩国东南庆尚北道境内新罗朝(668~935年)古都庆州佛国寺释迦塔修复过程中,在塔身第二层舍利洞内发现金铜舍利盒(17cm×17cm×18cm),内有舍利瓶、银铜盒、铜镜、玉器、铜钗、玛瑙等和用丝绢包着的一卷印本佛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总共28件文物[详见李弘植: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发现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汉城:《白山学报》,1968,(4):174~175]。  相似文献   

14.
《无垢经》全名为《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Aryarasmi-vimalvi suddha-prabhā nāma-dhārani sūtra),是佛教密宗(yuhya-yāna or Esoteric Buddhism)典籍之一,共一卷,5336字,译自中国唐初女皇武则天(624~705)在位的武周时期(690-704)。  相似文献   

15.
印刷术始于我国,无论是雕板印刷,还是活字印刷,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这一点,早已为世界所公认。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因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早已有定论。唯雕板印刷术,究竟始于何时,古今中外,学者钜子,异论纷纭。历来有汉代说、隋代说、唐代说、五代说等等之异,治斯学者,能不辨乎。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作于夔州刺史任上的《竹枝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这一问题上,历史文献和今人却有一些错误或是模糊的结论。本文意在澄清新旧《唐书》和《乐府诗集》等文献,记叙刘禹锡作《竹枝词》在时间和地点上的不实之词。  相似文献   

17.
雕版印刷术的问世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我们沿着时间的足迹追溯到它的历史源头时,就会惊奇地发现:雕版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印刷术过去开拓新境地的每一步都有佛教的扩张作为动机。从印刷术的萌芽、发展到成熟的悠久历史中,其最初的步骤几乎无不和佛教有关。佛教传播的确对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印刷术起源于中国是举世公认的,但究竟发明于何时至今仍众说纷云,尚未形成一个十分令人信服的结论。概括起来有七种不同的说法,其中持“唐代发明说”  相似文献   

18.
日本右翼人士松村俊夫在其所著《南京大屠杀大疑问》一书中,声称拉贝、马吉等欧美侨民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证言带有“偏见”.本文对此观点依据史料从多方面加以分析,指出欧美侨民对日军暴行并未夸大其辞,对中国军民并未偏听偏信,而松村俊夫其论点论述错误,不符合历史事实,其学术研究态度不严肃,不尊重历史.松村俊夫否定欧美侨民证言,是为了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然而他否定欧美侨民证言之观点荒谬,正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他否定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之观点荒谬.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印刷图书文化的源与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术的发明有很深的渊源,并且有一个不断积累的由量变到质变逐渐完善的长期过程,其间很难划分出鲜明的分界时限。根据古代文献,结合近年来的考古实物发现综合考证,可以得出雕版印刷术产生于隋至初唐之际的结论。公元7世纪前期的佛像雕印是雕版印刷术的最初形式;8世纪大量出现的经咒印本标志着雕版技术已有长足的进步;9世纪图文并茂的整部佛经《金刚经》印本说明雕版印刷术已臻成熟。  相似文献   

20.
“出版”考     
一、出版与印刷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发明印刷术起源于何时,从汉到北宋有七种不同的说法,经张秀民考证:“中国雕版印刷术大概起源于7世纪初年左右,8世纪市场上出现了印纸,9世纪不但文献记载更多,敦煌发现的实物也不少,成都并已成为全国刻书业的中心了”(《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2月版)。这里所说的出版,指雕板印刷的印本书,而不是手工抄写在纸上的钞本书。现存世界最古的中国印本书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王玠印造的《金刚经》和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剑南成都府樊堂家刻”印本历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