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文献法,目的在于研究后现代心理学人性观视域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作用。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涉及社会职业认可、教师个体专业素养提升的问题,也涉及复杂的人性问题。后现代心理学的人性观认为,人是多元化与去中心化的,是具有主体性与差异性、独特性与创造性的。后现代心理学人性观可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定启示。这种启示表现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使教师能以更开放的态度来面对自我与学生,建立起去中心化的教师;要能够适应不同角色的集合形成多元化的教师;要能够打破个体创造性的局限建立群体反思具有创造性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主体性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因此基于教师主体性的视角探讨推进教师专业化过程的策略非常必要。教师专业化应以认识教师主体价值为前提,以教学实践为依托,以群体的影响力和合理的评价体系为促进,使教师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实现自身的专业化过程。教师主体性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师主体性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的主体性观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人”的因素,其主体性问题已经凸现。建构教师的主体性,解决学校教育中“人”的因素的问题,将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及特征何谓主体性?其实质就是在主客体关系中如何看待人的地位、人的作用、人的特征、人的发展。主体性教育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而主体性德育则随着主体性教育讨论不断深入而展开,它代表着一种与传统德育截然不同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指的是学校创设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联合社会各因素,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评价、体验、发展的系列德育课程、活动和环境。它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在个体发展内、外因双向互动中,进行理性思维判断而完成人格的内化升华,最后实现个体品格的完善,凝聚为思…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人"的因素,其主体性问题已经凸现.建构教师的主体性,解决学校教育中"人"的因素的问题,将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的主体性与教育目标的建构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弘扬人的主体性,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仅要考虑到素质的类别之分,更要把握住素质的层次性,教育目标的建构与实现就是要探索人的主体性的合理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关注主体性的提升,并最终达到人性的自由,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还应超坡对人性自由的无止境追求,在境界上求得自我满足,据此,提出了教育目标建构和实现的六个参照方面。  相似文献   

7.
人性假设视野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人性假设会使学校管理者采取不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而影响到教师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教师的整个专业化发展进程.因此,对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性假设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将有助于学校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方法、策略.同时,对人性假设进行深入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为教师专业化的人性论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新世纪的典型特征。主体性德育成为发展人的主体性的主旋律,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发展人性的本质要求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迎接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9.
闵宪鲁 《山东教育》2002,(30):14-15
人类已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世纪、新时代,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已被大家认为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其中,“主体性”品质更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从小就培养幼儿成为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的个体,是幼儿园教育的一大目标,更是时代的要求。而要真正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主导者,其主体性的发挥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对幼儿园教师实行主体性管理。作为管理者,要做好人的管理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的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必然是社会文化意识渗透的产物,是个体在不断地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要使得个体的主体性成为一种真实的品质生长并表现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之中,必然要通过个体亲历的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教育的过程乃是一个不断培植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可以说,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同时,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实践的品质,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谈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候,往往会忽略对如下问题的追问:教师作为活生生的个体,其生存境遇如何?作为社会场域的一分子,教师的生活现状该如何估价?教师的人生又该赋予怎样的意义?其实,对绝大多数献身教育的人而言,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方式;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才是一种专业,这个时候才可能谈及献身教育的问题。因此,关爱教师不是空话,教师是可爱的可敬的可塑的,但教师的需求、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地位需要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这是其作为“社会人”最基本的价值归属。如果这些基本问题都未解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可能只是空谈。  相似文献   

12.
人性假设不同,学校管理者应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会不同,教师的行为与思维方式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并且还可能导致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受到影响。所以,深层次地研究人性假设问题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对于学校管理机构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人性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化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主体性的觉醒是其内在因素。本文提出主体性的觉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并进而提出教师主体性觉醒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有关教师主体性的研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在主体性教育问题中,有关学者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教师的主体性问题,并且一直在讨论着它。2.教师的主体性包括教师个体的主体性与教师群体的主体性。3.要发挥、发展教师的主体性,必须培养教师的质疑精神与批判思维。4.要探讨影响教师的主体性发挥、发展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杨玲  黄坤  黄技 《高教论坛》2004,(6):126-130
本文对参加教师资格培训的教师进行了调研,认为教师教育,应通过“专业支持”来推动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职业资格认定,更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个体成长充满了浓厚的个性色彩;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职业任职条件,更是一个观念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过程,“主体性参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原动力;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职业要求,更是教师生存的一种生活状态,强烈的人文关怀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6.
顾英 《现代教学》2007,(12):44-45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深入推进,教师专业化作为教育改革价值趋向的观念得到进一步认同。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以下是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以及个人成长的体验,对初中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提高个体专业水平的途径所作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从群体专业化到个体专业化,从个体被动专业化到个体主动专业化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化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承诺、特定的知识结构和自主发展等心理基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心理机制的实质在于教学反思,教师职业的有效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是衡量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标准,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着主体性缺失的问题,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创造超越性和独特性四方面。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表现为以专家型、专业化作为自我主体性发展的目标和核心,自觉反思是教师主体性成长发展的主要途径,自我的终生教育是教师主体成长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服从和服务社会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人的可塑性和主体性是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人性基础,表现为:人的可塑性是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客观基础;人的主体性是思想形成发展规律的前提条件。人的社会性和工具性是服从和服务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性基础,表现在:人的社会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服从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性前提;人的工具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世界范围内对教师专业化的讨论引起了我国对教师职业地位的关注。教师专业化是一种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地位的成功策略,但在以往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关注带有技术主义倾向的教师群体专业化。本试图以价值与事实作为讨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两翼,把宏观群体教师专业化问题和作为教师成长的个体专业发展结合起来,肯定了教师个体专业动态成长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着重探讨了以反思性实践为主的自我更新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