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知识时接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至关重要的步骤.本文明确了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内涵、目标与功能,构建知识对接的传导模式、对流模式和辐射模式,并从技术标准融合、知识资源整合和信息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知识对接的实施路径.这为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全面实施提供了奠基石,对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知识的转移、转化,知识对接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动因为切入点,对不同转化方式下知识对接的特征进行比较,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机理模型,揭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内在规律性.这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的转移、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鉴于当前我国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模式难以适应国防工业全球化竞争的形式,分析国防工业科技成果特化的实质是知识流的运动过程,提出建立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管理组织的必要性,并分析了知识管理组织建立的原则.借鉴人工智能领域中的Agent概念及虚拟组织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基于Multi-Agent的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虚拟组织模式,并阐述了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知识共享是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核心知识开发的助推器,也是军民知识资源优化配置的引擎.从军民系统、参与组织、转化团队以及员工个体的视角,提出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的多层模式,这为促进知识共事在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乃至整个国防工业系统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5.
分析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原则,提出实施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和组织体系,进而分析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战略重点与战略举措,对于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知识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的运行及其绩效孕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对于提升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运行的"知识海洋"模型,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运行过程划分为知识对接、知识学习、知识共享、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等五个逻辑阶段,进而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运行绩效形成的孕育模型,分析孕育的理论基础、机制和过程,最后总结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绩效,即表现为五种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将成熟度的概念引入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评价中,界定基于知识管理的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成熟度内涵,指出组织成熟度包括结构成熟度、过程成熟度和功能成熟度3个层面。从成熟度等级、过程域、过程域目标和最佳实践4个方面构建组织成熟度模型,提出组织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特征分析选择模糊积分评价方法,对我国船舶工业5家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为提升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组织的知识管理绩效,完善组织体系建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视角的国防工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建设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途径,而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又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和基础。综合考虑国防工业科技成果的特殊性和转化模式等因素,运用基于格栅获取的模糊Borda数方法,构建基于多视角的国防工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科技服务是加速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重要实现者。在服务主导逻辑下,剖析科技服务对科技成果转化异质主体实现合作行为的作用过程,通过知识、关系两方面的交互对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方法建立科技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知识-关系"交互模型,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服务能够通过与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在知识与关系两方面的交互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与对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并以此为强化科技服务能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服务是加速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质量的重要实现者。在服务主导逻辑下,剖析科技服务对科技成果转化异质主体实现合作行为的作用过程,通过知识、关系两方面的交互对科技成果转化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运用系统动力学的建模与分析方法,建立了科技服务与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知识-关系交互模型,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服务能够通过与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在知识与关系两方面的交互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与对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质量,并以此为强化科技服务能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上海物联网产业进行了科学的SWOT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上海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发展障碍,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了发展战略研究,以期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军民融合视角下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军民融合视角下的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平台,根据军民技术兼容程度的不同,分析了该平台下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结机制,据此提炼出不同的自主创新路径。分析了这三种形式路径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这些创新路径得以实施的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3.
The country's first full map of the Moon has recently been released by theState Administr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for National Defense. The image, which was produced on the basis of data obtained by the Chang'e-1, China's first lunar probe, over the past one year or so, was presented to the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on 12 November, 2008, in Beijing.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图书馆和学术机构中,隐性知识交流一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但是目前的隐性知识交流中存在着一些障碍和不足。文章通过分析隐性知识交流的研究现状,指出这些障碍和不足,并提出社会化推荐服务能够有效促进组织和个人间的隐性知识交流,解决隐性知识交流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鸯 《科教文汇》2014,(10):152-153
以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的武术课程组织模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武术课程的内容设置、课程的组织形式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提出了调整和丰富武术课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水平及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等改革举措,转变教学观念,针对学生兴趣爱好和学习动机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组织教法安排,在武术课的教学中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6.
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的主要内涵;较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相互之间、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之间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方式和障碍因素;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模型;结合我国企业实际状况,较详细地探讨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关系角度研究知识转移的障碍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文章从此角度出发总结出社会知识转移的四大障碍,分别为社会心理障碍、组织结构障碍、社会环境障碍与深层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本质是异质性组织间合作,异质组织间的"弱连接"带来知识互补的合作优势,组织间知识的差异又必须通过组织间"强连接"合作网络才能弥补知识的鸿沟,产学研合作具备组织间"强连接"和"弱连接"二元网络特征。基于组织间二元网络的理论基础,运用理论模型、图论和案例方法分析产学研合作中二元网络结合和演变特征,分析不同阶段与之相适宜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