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对排球运动能量的供应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排球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以及对机体机能产生的影响,并对评定提出了建议,以期对科学安排训练负荷,预防过度训练和促进疲劳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对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定义和表现、产生的机制、疲劳的诊断以及疲劳消除等做了较全面的阐述,旨在为科学训练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便运动员更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
排球运动是一项使运动员能产生深刻情绪体验的运动项目.比赛能否取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品质.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包括团队精神和集体合作的社会心理品质;自觉主动果断自制的意志心理品质;自信沉着竞争较量的情感心理品质.排球运动员运动竞赛中面对不同类型竞赛对手、处理4种不同的比赛局面和对待2种不同的比赛结局都需要相应的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排球运动员的供能特点及营养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排球运动员的供能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的,科学的营养物质补充方法。为排球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及疲劳恢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排球运动是深受我国广大人民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一种运动要想持续发展,基层培养是很重要的。而排球运动员的培养是各市级体校的重点任务之一,只有重视对市级体校排球项目的发展,我国排球运动才可以永葆青春,因而市体校排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与发展分析的研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生物科学、医学、等学科归纳了疲劳产生的原因,主要总结了3种学说详细论述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阐述了运动员疲劳的恢复手段,介绍了多种消除疲劳促进恢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又是一种保护性机制。但是,如果人经常处于疲劳状态,前一次运动产生的疲劳还没有来得及消除,而新的疲劳有产生了,疲劳就可能积累,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如果运动后采取一些措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很快得到恢复,消耗的能量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甚至达到超量恢复,就有助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多巴胺(DA)与中枢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生理学领域一项重要研究课题。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发展,运动性中枢(CNS)疲劳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对多巴胺与中枢疲劳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长时间运动后中抠多巴胺水平的明显升高可延缓疲劳的发生,并就中枢多巴胺水平的变化与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内在机制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和Springer数据库,对5-HT(5-羟色胺)与中枢运动疲劳的相关研究与研究新进展进行综合性分析。资料表明:5-HT是中枢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不同运动时间与急性耐力运动后5-HT在神经系统部分区域的表达增多;5-HT受体在中枢疲劳中具有重要作用;补充葡萄糖、氨基酸能减少5-HT的分泌,延缓中枢疲劳发生,为今后人们对运动性中枢疲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排球作为世界三大球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在我国,老女排的五连冠和雅典奥运会中国新女排的得冠,都时刻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但是,排球作为一项技术性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它对运动员的身体条件要求也很高。因为排球运动员起跳次数多,动作幅度大,反复地起跳落地,频繁的倒地救球,使膝关节承受巨大的负荷。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缺乏必要的肌肉力量以及疲劳后不能及时恢复,就很难避免膝关节损伤,从而影响排球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  相似文献   

11.
排球运动战术训练包括进攻和防守两种战术。它的直接目的在于改变和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现实水平向特定目标的转移,同时也是促进排球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排球运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实际水平向更高层次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李俊 《教师》2009,(12)
在帆船运动训练中有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疲劳形式,人们往往对运动员的生理疲劳比较关注,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各种各样的预防手段,但是对其心理疲劳产生原因重视不够,也缺少预防的方法和恢复的手段,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产生的心理疲劳不能及时地得到预防和有效的控制.因此,本文从帆船运动员产生心理疲劳的生成因素入手,阐述了帆船训练、竞赛中,心理疲劳对帆船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帆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排球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出发,探索排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及原因,并结合项目特点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预防排球运动损伤、延长排球运动员运动寿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排球运动发展到今天,总的趋势就是体现在“更快、更高、更强”之中,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全面的技战术,还要有较强的球场意识。 球场意识是排球技术中的一项软技术,是排球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它是运动员对比赛场上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大脑思维活动与客观现实的产物;它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由第二号信号系统所产生的。排球运动中的思维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思维,它具有行动性,在比赛中较好的球场意识能使运动员充分地发挥技战术,能超水平地发挥和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所有排球运动员来说,具备良好的弹跳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运动条件。因此,为了让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能取得良好的运动效果,相关专业的指导教师应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升运动员的弹跳力。与此同时,在提升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使运动员掌握正确的弹跳技巧,规范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姿势,这样才能避免运动员在弹跳时肌肉拉伤。  相似文献   

16.
沙滩排球是从室内排球分离出来的一项运动,它们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目前我国沙滩排球运动员主要来源于室内排球,这必然会对沙滩排球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利弊影响,本文了分析这一现象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更合理的沙滩排球运动员后备人才来源体系。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综述法,探讨心理素质和心理训练的特点,根据现代排球运动特点和排球运动员的专项心理特点,并结合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提出对高校排球运动队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案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的训练中,必然会存在一个疲劳的过程。疲劳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与水平发挥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恢复疲劳是运动员训练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在进行运动员的训练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本文对运动疲劳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进而对运动疲劳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恢复疲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宝全 《成才之路》2012,(19):57-57
正篮球运动属于技能类同场竞技运动项目,有很强的集体性,战术的运用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技术动作有对抗性和连续作战性。大学生篮球运动目前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而运动疲劳是篮球运动员在每次训练或比赛过后的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它影响着篮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战术水平的发挥、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运动寿命的延长。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产生运动疲劳的原因进行探讨,希望能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和教练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基层体育教师,亲自参与高水平的排球运动竞技已是不再可能,但担任教练员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运动员或转行做一名排球裁判还可以享受排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