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在应用题教学中,有一个大弊病,就是教师因题设例,学生以例套题,讲什么类型,练什么类型,很少变化,以致养成了学生不仔细审题,不动脑筋的坏习惯。我采用“一题多变”教法,促使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分辨,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和习惯。一题多变,可以使学生获得巩固的知识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要突破这个难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审题就是市清题意,其一是弄清题目内容的事理,其二是理解题目涉及的数量关系。学生在解应用题时,审题往往是“走过场”,没有做到“认真”和“审”的要求。所以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较差,甚至看见稍复杂的应用题就不知所措,无从着手。对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认真读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依据,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我对学生审题的要求是:读题时做到不添字、不漏字,把题目读通顺;先看有无不认识的字,有无不理解的词,有无…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习题解答能力是物理教学整体的组成部分。我认为学生在解答习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审题不清,忽略了题目限制的物理过程。②思路打不开.不能将所学过的物理知识与具体情景联系在一起。③概念理解不透彻。④考虑不周,使用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4.
一年级新生的读题、审题习惯没有培养出来,由于识字量少,做作业和考试时,都是由教师或家长读题讲解。到了二年级,放手由学生自己读题时,学生的读题、审题能力差距很明显。有的学生读题磕磕巴巴,一道题里有好几个不认识的字,根本连题目都读不通顺,何谈理解题意?有的学生求成心切,读题速度很快,常常一目十行地将题目要求扫视一遍,怎能不出错误?有的学生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做题,根本不看题目要求,岂不知此一题非彼一题,岂能这样迁移?审题是解题的基础,从低年级就培养学生好的审题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小,解答数学题或考试时大多由教师读题目要求和题目内容,学生边听边解答。有经验的教师读题时会有意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习惯。如果忽视了低年级审题习惯的培养,就会使部分学生形成依赖性,养成不良的审题习惯,甚至导致他们不会审题。我把不良审题习惯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教过低年级数学的教师,可能会有这样的感慨: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有时题目看了很多遍还是不明白意思,学生没办法独立完成;更有的学生拿到题目就做,根本不看题目的要求……这些可以说明学生的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解题能力的高低.这要求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发现造成学生审题不清除了学习态度方面的原因外,还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有关.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从"指导朗读;引导观察;实践操作;思辨说题"这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一、审题时的思维定势审题是写命题或半命题(材料题)作文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审题能力是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的综合反映。审题时,学生的抽象思维十分活跃。能看清题目对作文提出的限制范围,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审题的过程,是抽象思维形成定势的过程。一般学生审题往往顾此失彼,没有把题目看懂看透,就忙于下笔,这其实是思维没有形成定势的表现。很多学生没有对文章题目作语  相似文献   

8.
一、分析课文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对题目理解得透彻,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章的内容,又可以帮助我们写作时恰当选材、组材。为什么学生作文时,总有脱离题目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审题能力不高。为此,我在讲读每篇课文时,都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审题,来弄清作者的选材范围、重点及所要说明的主题。如我在教学《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弄清它是以什么命题的;分析这个题目的意义,然后为学生留下思考题:这篇课文为什么用它来做题目呢?在分析讲读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题目的作用,学生就会感到这个题目能突出反映人物的高尚品质。最后在出示几个文题:《老班长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老班长用鱼钩挽救三个病号》、《老班长不喝鱼汤》等让学生对比,这样学生就不难发现《金色的鱼钩》这一个文题最能突出课文的中心思想,了解了文题要为中心服务的道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物理习题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题——“理论联系实际”题.由于此类型题源范围广,选材灵活,立意新颖,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解答此类题目感到比较困难,形成了教学上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本文结合实例对这种类型题的解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尚处在培养初期的二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认真读题特别重要。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地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建议审题时做到以下几点:一、认真读题,看清题意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  相似文献   

11.
如何通过例题教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解题思路的指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化学教学的一个课题,我就“摩尔”第一节为例从教法上谈一点认识。我在讲清摩尔概念之后,对本节的三个例题的教法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的做法,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审题、析题、解题、质疑、编题。使例题更好的发挥示范作用。我首先引导学生自学,即先由学生默读题目(不看解法),在自己的草稿本上演算。要求在运算过程中都要写明单位,每一题都要作“答”。这时我注意收集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作文,从理论上来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老师命题作文,一类是学生自由命题作文。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作文题目,都有如何“吃准”题目的意思和要求的问题,也就是审题问题。题目审准了,写的文章便切题;题目审错了,写的文章就离题。审题,是写作文的第一步,只有先审清题目,然后才能根据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去写。所谓审题能力,说得简单一点,其实就是指仔细分析题目的意思和作文的要求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审题能力”主要是指能够准确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准确理解字面的意思。作文的题目字数或多或少,但都是由词…  相似文献   

13.
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程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环节.审题能力培养又是习题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审题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解题的成败.每次考试后要求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都会看到学生写在试卷上的几个字“粗心大意”.学生出错的原因难道全归于粗心吗?其实我们老师都意识到,学生做题出错并非是粗心.究其原因,是他们做题时不善于对题目作深入细致、全面准确的审题分析,不舍得在审题环节上下工夫,不讲究科学的审题方法,不具备较强审题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14.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审题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要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一、阅读理解能力.从低年级开始,要加强读题指导,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使学生逐步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一个字,不破句读,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对一些关键性的名词、术语,要结合题目让学生正确理解其含义.通过读题弄清题目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条件和条件、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些什么联系等.  相似文献   

15.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程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环节.审题能力培养又是习题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审题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解题的成败.不少学生深有感慨,物理学有趣,物理课动听,物理题难解.究其原因,是他们做题时不善于对题目作深入细致、全面准确的审题分析,不舍得在审题环节上下功  相似文献   

16.
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教学实践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拿到题目不认真审题,尚未全面理解题意,就列式计算,结果往往出错。如果要他把题目再细读一遍,他才恍然大悟,并能列出正确的算式。这说明认真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认真读题的习惯 读题是审题的第一步。教师在指导学生认真读题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三点:①能正确,流利地读题,不读破句,不添字、漏字;②弄清题目中字、词、句的含义以及数学术语、数字、单位名称等,理解题目中讲的是怎  相似文献   

17.
审题,就是读懂题目,弄清题意,这是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如果不认真审题,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审题教学不能满足于让学生简单地读几遍题目,说说条件和问题,而应引导学生一边读题一边思考,使审题真正成为分析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初中阶段根据溶解度概念计算的习题中有这样一种类型:将一定温度下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改变条件(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含量,或者两者均改变),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变化(一种是析出一定量的溶质,一种是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溶质达到饱和)。这类习题的解决,必须从溶解度的概念出发,从溶液的含量的变化着手(分析原题)。找出对应的比例关系。由于审题时所找出的对应关系有多种情形,故这类习题有多种解法。初中学生对此往往不能适应。本人就这类习题采取了画变化过程示意图的教法使学生易于从直观的图形上自我分析、总结、列出比例式,效果较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教学中,我一般都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例题的分析和挖掘上,对习题尤其是第二课时的习题关注的不多,通常是就题论题、就题讲题。然而,发生在期末的一件小事完全改变了我对习题教学的认识。一、习题教学中我忽略了什么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最后一道思考题和苏教版教材第87页的思考题题目类型是相同的,应该说每个班的学生都有解决这类题目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电学中常遇到一些解答结果不唯一的习题,这类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同学们往往因为审题不清或受思维定势影响出现漏解或错解的情况.现对此类题归类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