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生理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参加2003年全国武术冠军赛(套路)对练项目中的35名武术运动员的负荷强度进行了某些生化指标的监测研究。采用血乳酸和心率作为指标来评定对练项目的负荷强度,所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武术对练项目属于无氧糖酵解供能为主的大负荷强度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太极拳推手运动的普及与提高,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组织有关太极拳名家,共同研究、创编了《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并与北京武术院联合摄制成教学录像片。 这个推手对练套路是以王宗岳《太极拳论》为理论根据,在传统太极拳推手法的基础上,综合各家之长创  相似文献   

3.
攻防技击是武术教学的本质.如何让学生在习武中,由浅入深的体会武术技击内涵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根据学生对游戏的喜欢,巧妙的把简单的武术动作改编成武术游戏对练,运用游戏的胜负规则,初步给学生建立攻防意识;循序渐进采用隔空对练、“精灵球”对练、拳术对练简单新颖的对练形式体现武术技击内涵.  相似文献   

4.
在武术日益面临丧失技击本原的当下,探求武术对练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文章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和逻辑研究方法,再现了武术对练的历史形象和发展轨迹,并针对当下武术对练动作编排出现的暴力性、随意化问题,发出正视武术对练历史并使其回近历史本原的倡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武术对练项目空翻技术加大难度系数,增加翻腾周数及转体的可能性与具体做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武术对练中空翻难度动作进行归纳及技术分析,进一步发展创新武术对练项目高、难、新、美动作,以大力发展武术对练项目的精彩性,增强武术的观赏性,强化武术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柳国顺 《精武》2009,(7):52-53
一、采手对练 采是太极梅花螳螂拳重要技法之一,主要是指出手抓人手臂、头发等身体部位或衣服,以进行攻防的手法。采,常直接用于擒拿类招式,又与不同的攻击性动作组成众多完整的攻防招式。拳谚说:“螳螂使出双手采,罗汉也摔下风头。”以此强调采的实战功用和价值。太极梅花螳螂拳运用两人的采手对练形式,锻炼缠采、托采、压采等技能。分高位骑马式缠采、高位登山式缠采和高位登山式托压采等对练法。具体练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教学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并依据非体育院校学生的自身发育特点、心理生理特点、认知特征,针对非体育院校大学生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状况,就武术对练引入非体育院校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通过武术文化中的武德、自强不息、传统文化等思想对非体育院校学生进行德智教育及行为举止,将武术对练纳入非体育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之中是可行且十分必要的。武术对练对非体育院校的体育教学产生诸多积极因素,对非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生理机能、心理素质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武宣 《武当》2015,(2):9
2014年12月21日,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和陕西省体育局主办的2014全国武术对练大奖赛在西安广电大剧院举行,来自全国14个武术代表队的67名武术顶级高手同场竞技,一争高下。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名次如下:宁夏队空手进枪、湖北队空手进枪、重庆队对扎枪分获男子二人对练一二三等奖﹔天津队双手进枪、江苏队空手夺枪、浙江队空手夺枪分获女子二人对练一二三等奖﹔男子三人对练一二三等奖分别由浙江、山东、陕西队收入囊中﹔浙江队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教学实践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武术的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技击为导向的高校武术教学模式:以武术技击为核心,把武术单个动作、功法、对练为主要内容;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高校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其有对练,集体演练等多种内容而使老少皆宜参与其中,全民普及程度较好。为了更好地进行练习,本文对武术的内容和分类做以介绍。1对练对练是两人或两人以上,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当前散打趋势的分析,发现制约散打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技术体系的完善,而基本技术体系模式的构建是散打技术体系完善的核心问题。本研究通过实践总结和科学的分析,提出了三类技术交替的动态发展基本技术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12.
散打教学和训练过程当中的安全问题,是影响武术散打教学能否持续进行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散打教学与训练当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运动员损伤的原因,并提出避免安全问题产生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散打运动员打脚靶时心率变化的情况进行监控,运用实验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进一步掌握运动员在训练时的心率频率及其恢复情况。并利用心率情况客观地了解训练和比赛的激烈程度,分析影响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从而更好地为各个运动队和俱乐部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训练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表现形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当代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表现形式主体的视角,分析了武术与武道的差异,认为:当代中国武术表现形式是以高度综合与单人的套路练习为主体特征,以夸张的美来表现武术的内涵;而日本武道则以技法高度的分化与双人对练为主体特征,注重武技练习过程的程式与礼仪.  相似文献   

15.
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模式与标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测试法和多元统计法,对目前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内容及其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认为,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的重点应在速度耐力、耐力方面和力量、灵敏方面,并由此建立了可供散打运动员体能测试采用的部分项目及相应的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采用软件编程与数字电路相结合的手段,实现了对散手、拳击、跆拳道等专项运动员的应答能力的定量测试,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同时为这些格斗项目的选材、招生、考试以及训练方法、训练量、疲劳与恢复程度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和访谈法,对高校学生学习武术课认识变化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一年武术课的学习,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兴趣和内驱力等比较消极,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武术文化内涵理解模糊、对搏击技术和套路技术学习信心缺失。笔者由此提出加强学生武术理论知识学习、加强搏击对练促进武术课程改革、完善武术教学的场地器材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散手实战依据一定原则,才能在实战过程中掌握主动,有的放矢,战胜对手。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与训练经验,针对在散手实战中应采用的实战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敬请同行斧正。  相似文献   

19.
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后血乳酸、血尿素氮、心率等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法,对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后的血乳酸、血尿素氯、心率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发现,散手运动是以乳酸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训练中以提高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河南省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南省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课程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阐述、论证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构建和应着力的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