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教学》下册第80~82页。二、教学过程学生阅读课本第80~82页,然后提出问题:1.在课本第80页情境图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建筑框架上、吊车上发现三角形)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通讯接收塔、交通标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人教版)第76—78页,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八中的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通过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旋转、平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143~14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lt;九年义务教育课程&;#183;数学&;gt;第二册第56~57页“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三角形概念的抽象过程,理解三角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探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知识本源。2.将三角形的认识与发展空间观念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归纳的能力,积累活动经验。3.通过比较体会数学的简洁严谨之美,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角形中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辽宁省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第126页~128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初步按角给三角形分类。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等知识的过程,能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猜想、验证等方法来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概括能力,渗透集合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按角给三角形分类。教学难点按角给三角形分类,渗…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第69~71页,练习十七第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验旋转、平移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难点:在测量、计算三角形面积时,能灵活、合理地选择对应的高和底进行计算。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厚纸做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两个一模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指…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2页例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判断给定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会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152页、六年制第八册第143页,对三角形的定义是这样叙述的:“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75-77页,练习十八第1-4题。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领悟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实验活动,探索并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一些最基本的特征.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同学们,你们戴的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回忆一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三角形?(生举例并交流,师揭示课题) 二、预习反馈 1.创造三角形. 师:你能用准备的材料创造一个三角形吗?(学生运用手中的材料创造三角形并交流) 师:同学们通过摆、围、折、画等不同手段创造出这么多三角形,虽然它们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但都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的?(生交流并完成书23页第1题) 2.深化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2页。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科书第44~4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常见四  相似文献   

17.
全等三角形是几何的重要知识,必须切实学好.怎样才能学好它呢?本文谈几点意见,供初二同学学习时参考. 一、深刻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含义这是学好全等三角形的基础.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全等形,《几何》第二册第20页这样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完全重合有两层含义:(1)图形的形状相同;(2)图形的大小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33、34页"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2)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猜测验证、合作探究的活动过程,探索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渗透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3~84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三角形角与边的特征,学会按一定的标准给三角形分类,感受三角形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几何》第二册第四章第179~180页.“4.10三角形、梯形中位线”(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双基目标:(1)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明确三角形中位线与三角形中线的区别.(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及其证明:会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进行有关论证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