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向全党发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号召,这是我们党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征程中提出的新的命题。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史,它始终是伴随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发展由原始状态经农业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所产生的生态危机已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威胁,从而唤起了人们的生态觉醒。而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五种全新的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制度和生态道德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从环境整治入手,构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变。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文明形态的更替。人类社会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完成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换,同时也遭遇严重的环境问题。针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开始了生态转向,人类社会也向着更高形态的生态文明迈进。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有着相同的问题指向与理论内涵,都应该从人与自然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解。生态文明是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在逻辑指向;生态现代化昭示了和谐、绿色的发展理念,成为人类通达生态文明的现实选择。借鉴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制度建设、市场和经济主体、社会力量以及技术创新四个方面,形成自己的现代化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层面,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展。马克思的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认为,自然生态环境和劳动一样是物质财富的源泉,是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决定着社会经济运行与发展的结果。马克思的自然生态环境内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先声。东西方主流经济学大都没有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以至于单纯经济增长型发展占据主导地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只有重视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内在作用,把脱离消费资料生产而片面、孤立的增长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方式转变过来,才能真正实现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4.
张健 《教育教学论坛》2013,(38):117-118
随着工业文明的萧条,生态问题的不断发生,人类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时期高强度的经济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必然要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的发展,向地球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引发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对地球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生物教学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并向社会进行辐射,让生态文明成为主流价值观。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建设"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民族未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近年来,国家高度重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决策,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国家的五年规划,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依然落后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恶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紧张、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这些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生态文学是一种反应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文学。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文艺作品具有教化、引导的作用,从而让社会大众自觉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工作中来。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文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以及生态文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净化、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导致环境危机日益凸显,出现了环境哲学问题和环境伦理问题。当前我国已提出环境友好型环境观和生态文明型环境观,生态文明型环境观是对环境友好型环境观的更高层次发展。生态文明型环境观已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全面发展的灵魂理念,而作为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黄河三角洲开发自始至终都应树立、贯彻和遵循生态文明型环境观。生态文明型环境观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全新形态,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象征。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重要实验基地,如何解决生态文明观念与经济建设项目的矛盾,深化改革生态文明教育,是影响贵州生态文明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将结合《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书,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律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并进一步探索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在非正式制度视域下的发展分析,以此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性经验。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高度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环境、友好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经济的关系,就现阶段我国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生态文明提出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0.
鲁迪 《陕西教育》2011,(12):72-73
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与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战略.要实现这一战略思想.必须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提升全国人民的环境道德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孙筠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61-62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竞争焦点在于经济发展,新增长理论认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竞争力。试分析当前中国城市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城市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必须以人力资本的开发为基础 ,虽然大多数民营企业实行家族管理 ,但在人力资本开发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方法。核心竞争力是民营企业的立身之本 ,人力资本的开发又是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面对国内外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 ,民营企业必须积极进行人力资本的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3.
论人力资本在自主创新型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的经济日益一体化,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大批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依赖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构建自主创新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要想发挥人力资本在自主创新型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必须运用好人力资本,增强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创新能力只是人力资源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一种中间形式。企业只有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方面的创新才能培育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源文化管理,才能有效、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源,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核心竞争力视域下的示范院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竞争力因具有独特性、价值性、系统性、稀缺性、发展性而备受高职院校关注。打造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把我国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应对教育全球化挑战的需要。通过示范院校建设平台,示范院校硬件设施极大改善,办学理念特色鲜明,执行力管理有效,铸就了一批品牌。示范院校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从而引领中国高职教育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6.
论地区竞争力的本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区竞争力本质界定是研究地区竞争力的前提。本通过深入分析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地区竞争力本质研究存在的差异,认为地区竞争本质上是区域间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地区竞争力的本质是地区产业发展能力,是比较生产力。并分析了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旅游是21世纪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被称为中国旅游21世纪的方向。旅游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性活动,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活动必须有较高的文化内涵,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而我国的文化旅游开发存在文化定位不准确、开发不够深入、保护措施不够到位等问题,本文以商丘为例探讨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加强,但同迅猛发展的货物贸易相比,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深入剖析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原因,并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积极发展特许和专利使用服务等一些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育发展与国家竞争力的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在国家竞争力提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无论我们对国家竞争力概念作如何理解,教育在其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显著,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通过开发人力和知识资源、改善社会基础结构、促进知识和技术创新、推动社会价值观以及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等来促进国家竞争力的提高。教育促进国家竞争力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社会文明越是发展到高级阶段,教育对国家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也越表现出全面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20.
本次调查旨在探讨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竞争态度,采用竞争态度量表和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对196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竞争态度差异性调查。结果显示,在良性竞争态度方面,男女生、文理科大学生均存在显著差异。在过度竞争态度方面,男女生、崇尚不同生活方式的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重性别、专业和学生崇尚的生活方式对竞争态度的影响,培养大学生良性竞争意识,促进大学生对自我奋斗与合作发展的辨证统一关系的认识,加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