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求实的精神突破了长期以来的概念禁锢,在阐述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体系时,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上使用了“资本”一词,从而使理论界对现阶段“资本”范畴的研究面临新的课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资本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与市场同在。全面展现马克思的资本观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再认识资本范畴应把握三个层面:一是社会主义市场适用资本范畴的客观必然趋势,二是资本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三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2.
共同体构建应确保人以全面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即遵循人本逻辑。但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现代化造就的是一种“虚假的共同体”,遮蔽了人的本质,使人在“抽象物”的统治下不断沦为单向度的人,进而在现代社会“失范”与“迷失”。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人的逻辑在共同体构建中的复归,在主体向度上确立了人而非资本的主体性地位,在价值向度上明确了以人的解放而非资本增值为根本取向,在实践向度上确定了以增进共同性而非强化特殊性为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层面讲,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表现为人对物的依赖性,它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双向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时,还有其特殊本质.社会主义应尽量发挥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最大限度地遏制其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根据马克思的“三大形态”理论,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发展阶段,存在着物化和异化现象,而具有不可回避性,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一阶段的表现又有所不同。正确处理此阶段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关于人的发展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个体主体的生成,提倡主体性原则。个体主体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确立的过程,是共产主义阶段自由个性发展的必要准备阶段。人向全面发展的复归过程是人类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由自在自发走向自为自觉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顾静 《教育探索》2004,(7):12-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迅速转变教学观念,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此,教学目的应由“为教而教”转变为“为人而教”,教学关系应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角色应由“工程师”转变为“导师”,教师的作用应由“主导”转变为“引导”,教学评价应由“以教评教”转变为“以学评教”,从而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概述本概述打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传统模式,强调以“我”为中心构建复习模块。即“在一个大背景下,以一个理论为基础,做到六个面向”。一个大背景:十六届六中全会勾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线图。一个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市场经济的共性知识,要掌握商品、货币、价值规律、市场经济一般特征、宏观调控等;作为市场经济的个性知识,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我国的宏观调控等。六个面向:①面向企业,“我”要成为现代经营者。②面向产业,“我”要成为新型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效率为基础 公平为主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该以“效率为基础,公平为主导”代替“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求效率,是手段,是途径,是基础;“达到共同富裕”是求公平,是目的,是宗旨,是主导。如果“达到共同富裕”不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基础,就会导致普遍贫穷;如果“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以“达到共同富裕”为主导,就必然导致两极分化。这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9.
生产是经济活动中的四个环节之一,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资料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生产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的主导的作用。经济常识新教材第三课“企业和经营者”、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侧重从生产领域介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知识。...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可见,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所学校能否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校长的办学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校长的办学观念首先应该转变。据我初步理解。校长应主要确立以下几个新观念。 一、“三个面向”的教育观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要求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要有新的精神和观念,新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社会主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例如,要有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其灵魂的现代素质,竞争意识,开拓意识,风险意识,商品意识以及创造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等。要提高人的素质就需要校长以“三个面向”为指针,结合学校教育实践,对教育、教学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1.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这是写进我国宪法的。宪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第十二条规定:“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正是为了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更充分地发挥它的优越性,促进生产力发展,而绝不能削弱以至否定全民所有制。为了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全民所有制很好地相结合,需要建立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现实定位于“人格高尚”,由此导致许多弊端,以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现实条件,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政治指导,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应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13.
资本经营作为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经营企业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资本优化配置.因其是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应用科学,所以其教学方法应突出自身的特点.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或工作经验加以分析,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资本经营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论“资本”与“资金”范畴的不可替代性张国枫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于问题的决定》在阐述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系时,第一次断然使用了"资本"一词,以求实的精神突破了我国经济理论界的概念禁锢,使人们能够对"资本"范畴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某些经济理论工作者提出的“社会主义资本”概念提出质疑,通过对照资本概念的内容规定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分析,判定“资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范畴,并认为,如果把资本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就会带来种种危害。  相似文献   

16.
论利润分享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力应同资本投入一样, 要做到保值增值。劳动力的保值主要表现在要维持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劳动力的增值则表现为要分享劳动者所创造的利润。而且不论是国有企业, 还是私营、三资企业都应实行利润分享制。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要求, 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 “主人翁”地位在经济上的体现。利润分享制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创造财富为导向的经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科学的、民族的现代财富伦理 ,构建财富伦理应批判继承传统文化 ,吸收国外先进文明 ,明确它的价值标准 ,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资本必须增殖,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强大的刺激因素,巨大的原动力”。中国共产党首次在自己的历史文献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公开把资本概念引入社会主义,形成了“公有资本”概念,不仅强调要“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而且强调在坚持按劳分配的同时,要“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其目的就是要使资本也成为社会主义“生产的强大的刺激因素,巨大的原动力”。考察资本生成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找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取之不尽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的资本可以分为物质资本和知识资本两类。一般来说,知识资本是指所有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作出贡献的专业知识、应用经验、组织技术、客户关系和职业技巧,具有高度的增值性、长期受益性、与主体不可分割性、不可继承性、磨损折旧的无形性等特点。企业的知识资本可分为人才资本、结构资本和市场资本三部分,其中人才资本是知识资本的核心和价值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中所起的作用也更为重要与突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以及战略层面上的筹划;同时,企业的培训者更应把知识资本的形成与增值推崇为一切培训工作的“最高宗旨”。通常所说的培训的“两个服务”也应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把“服务于员工”的理念转变为“让员工成为知识资本的掌握者”,把“服务于企业”转变到“企业知识资本形成与增值”上来。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知识已经成为继“劳动力、原料、资本”三大生产要素之后的第四大关键要素。教育将成为知识社会的中心,学校将成为知识社会的关键机构,全社会必须以更高的热情关注教育发展。教育部门应围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深化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