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国男排优秀自由防守队员的接发球、防守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比赛临场统计方法,分析我国男排优秀自由防守队员的身高、接发球、防守效果、接球比重。结果表明:身高适合于自由防守队员的专位特点和要求;接发球能力和稳定性有所提高;防守效果、接球比重有显著性提高,但与世界强队的自由防守队员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 99世界杯女排比赛中、外自由防守队员的技术统计分析和现场观察 ,分析比较了中、外自由防守队员的技术运用状况及技术特点、作用 ,提出了培养自由防守队员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际排联决定自1999年开始执行新规则,其中很主要的一条就是增加自由防守队员,规则规定:“每队可以有一名自由防守队员,其可以作为候补队员上场,自由防守队员换人不计算在正式换人次数之内,次数不限。自由防守队员在全场任何地区不得将高于球网的球直接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国际排联实施"自由人"规则之后, 自由防守队员对实际训练有何影响,自由防守队员在比赛中的作用如何,自由防守队员如何使用以及自由防守队员在防守体系中如何运作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自由防守人在比赛中接发球、防守方面的核心作用不可替代,并须将自由防守人的运作纳入全队防守体系。旨在为今后排球自由防守运动员的使用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排球自由防守队员的作用及其训练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国内外重大排球比赛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自由防守队员接发球和后排防守的成功率高,效果优于其他队员,同时在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协调整体配合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作用。本阐述了训练自由防守队员应注意的3个要点。  相似文献   

6.
对排球后排自由防守队员相关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和‘98-’99维达杯全国排球联赛电视现场直播的技术统计,以各队上场队员与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在比赛中一传和防守统计相对比,阐述了后排自由防守队员在比赛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如何选拔、培养和动用后排自由防守队员。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对核心队员的防守在国内、外尚未引起足能的重视,但是防守核心队员毕竟是实战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文在教学、训练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战例分析,拟就核心队员的防守做初步的探讨。防守核心队员,决非仅对一个队员防守,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带有策略性的行动,比赛中控制住核心队员的发挥,在一  相似文献   

8.
双自由人规则就是在原来每队每场比赛设一名自由防守队员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名自由防守队员,两个自由人可以同时上场,也可以不同时上场,而且对两名自由防守队员在规则上的要求是一样的。后排有两名专业的防守队员时进攻体系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浅析排球比赛中的“自由防守队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排联1998年的新规则推出了“自由防守队员”。本对其规则的理解、“自由防守队员”的作用和要求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由防守人的职责和区域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由人”在排球赛场仅问世两年多,就已成为世界排坛诸强关注的焦点。如何充分利用规则,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由人的作用,是国际排坛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就我国女排自由人的现状及在比赛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地取材 “自由人”的全称应该是“自由防守队员”,他是国际排联自1999年1月1日起实行的新规则中重要的内容。新规则规定,死球时,自由防守队员“可以替 换后排任何一名队员”,“他的替换不记 在该队的换人次数之内,也没有次数限 制。”在排球比赛中增设自由防守队员 的目的是提高防守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新规则下排球比赛规律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排球运动管理中心指导下,分析探讨了实施新规则对排球技战术发展带来的变化。研究得出:新规则实施后,一攻作用得到根本改变,防反仍占举足轻重位置,提高防反能力关系到我国排球市场的前途;比赛中各项技术得分比例发生变化,二传队员压力增大,发球作用影响深远:自由防守队员接发球和防守效果优于其他队员,我国自由防守队员接发球能力与外国队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强弱队之间比分差距缩小,比赛激烈程度加强,胜负偶然性增强;比赛时间相对缩短,比赛强度和难度提高,这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队员运动寿命延长,新人使用风险加大;我国排球技术指导思想的内涵需作适当调整与补充。  相似文献   

12.
自由防守队员的作用与培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起,排球比赛中就多了一个新名词:自由防守队员。自由防守队员原本是日本排协为了能充分发挥矮个队员的优势,于1994年向国际排联提出来的,并于1995年在日本国内联赛中试行,国际排联在1996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中第一次试验这一方案。然而,试验的结果却出乎日本的意料。采用自由防守人与其说有利于亚洲队不如说更有利于欧美队。在试验比赛中人们看到,欧美队充分利用这一规则,每当主要攻手转到后排就用自由防守队员换下休息,转到前排再上场猛攻。本来是想利用这一规则加强亚洲队的防守,却不想为…  相似文献   

13.
现代赡球的防守动作强调预见感、时空感和对抗感,应正确理解和认识现代防守动作向“犯规边缘”发展的趋势,加强实战中的对抗性防守动作,提高防守水平。预见感:一切防守动作都来自队员的观察判断,根据比赛中的具体情况,决定自己合理的防守动作。加强防守意识,提高对对  相似文献   

14.
邓慧  付强 《体育师友》2000,(3):33-34
“自由人”是国际排联在1996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开始试行的新规则,广东省第五届大学运动会排球比赛是广东省高校排球赛中第一次实行“自由人”规则:其主要内容为:“自由人”是作为防守队员而上场,每队最多可有两个自由防守人,每队场上只能有一个自由防守队员;“自由人”的服  相似文献   

15.
盗垒是进攻中常见的战术,因而防盗垒战术在棒球竞赛中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往往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刻,进攻队盗垒战术的成功就意味着将取得比赛胜利,所以作为防守球员应该及时采取防盗垒的战术,赢得比赛。在棒球项目中,每个防守队员的分工和防守位置基本固定,为了进一步完善自身的防盗垒技术,每一个防守队员都要多观察、多思考。  相似文献   

16.
对排球垫球技术在比赛中运用状况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0~2001年全国男排联赛接发球、防守等进行现场技术统计,并对垫球技术运用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垫球动作可以在"正规动作"的基础上根据球速及队员自身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在防守中存在"一侧优势"现象,在比赛的布阵中可以发挥每个队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比赛中失球后撤退的防守队员经常在数量上居于劣势。传球失误的队员不应该企图马上把球抢过来,而猛向球冲去。在这种情况下立刻撤退是最明智的。如果防守队员不快撤退而扑向球的话,就会使进攻队员有自由切入篮下的可能性,这时防守唯一的希望,就是等对方在篮下偶尔投不中的球。  相似文献   

18.
一、队员得分当队员把移动技术练得得心应手,并可在实战中得分后,他必须把它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有许多得分的理论,最基本的是向篮下攻击时从端线一侧开始(底线突破)反应灵敏的队员立即在防守时偏于端线一侧防守,因而限制了端线切入得分理论的效应。另一个理论是强腿理论,也就是说进攻者应该永远用强腿作为中枢脚的腿,这一招也很快被防守者发觉,并施以对策削弱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东济钢男排2001年甲A联赛进行主场观察和主客场的技术统计,揭示该队的攻防特点:进攻上主要依靠二号位和二号位区域的后排进攻,其次是四号位的进攻,中间区域的进攻则相当单薄,形成较为明显的两边高举高打的战术特点;防守上拦网失误较多,自由防守队员防区比较固定,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章进而针对该队今后的训练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今排球比赛进攻强于防守 ,减少了来回球的争夺 ,使排球比赛缺乏精彩性 ,因此国际排联在新修订的规则中 ,正式加入了自由防守队员 (简称自由人 )的使用条例 ,明确规定每个队可以在最后确定的 12名比赛队员中选择登记一名专门防守的队员。自由人专司接发球和后排防守 ,其上下场之间只需经过一次发球比赛过程 ,换人不通过裁判 ,且次数不限。因此 ,选择接发球和后排防守技术高超的队员作为自由人 ,能明显提高全队的防守水平 ,正确地选择并运用自由人是战术运用的一个方面。另外 ,自由人上场后替换下场的主力队员 ,可作暂短的体息使体力得以恢复 ,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比赛。可以说合理地运用自由人不但能提高全队的防守水平 ,同时也能促进全队整体水平的发挥 ,使比赛每一分的争夺 ,变得更加激烈 ,增加了排球运动的对抗性、精彩性。规则修订后已使用近两年了 ,在高校排球比赛中自由人的作用和使用情况究竟如何 ,它对本队接发球、防守是否带来明显的改观 ,自由人在接发球和防守的能力上是否优于其他队员。为此 ,本文对自由人的接发球、防守效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了解高校排球比赛中自由防守队员的作用和使用情况 ,为排球训练和使用自由人提供参考。1 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