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义感培育,是培育主体、客体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母、教师和其他重要他人是中学生正义感培育的主体,家庭、学校、社区是主要培育环境。这也吻合罗尔斯提出的正义感培育理论,即正义感发展的三条道德心理原则。在该理论指导下,通过对450名城市、农村中学生进行实证调查,了解其正义感培育的现状,分析家庭、学校、社区在中学生正义感培育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并相应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义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为了解其正义感现状,通过对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正义感认知狭隘,正义情感的激发比较模糊,正义行为意志力不足,正义评价欠缺理性.造成目前大学生正义感现状的原因有社会正义的教化缺位、法律正义的宣传偏颇和道德正义的约束不力等.为此,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大学生正义感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正义感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研究认为当代大学生正义感问题与自身的认知程度、家庭背景、友情、利益等外因和内因有着密切的联系。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正义制度、理性的善、公平的正义、反思平衡等对当代大学生正义感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大学生正义感教育要结合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从内因到外因强化大学生正义感认知、正义感行为和正义感评价。  相似文献   

4.
生态问题本质是人与人的不正义的后果,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实质是构建人与人的社会正义来实现人与自然的环境正义;环境正义感是一种价值情感,它的增进直接推动人类自觉保护环境和发展生态文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传播价值正能量的基本形式,其内在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必须将培育环境正义感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将有力推动高校环境正义感培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胡金木 《教育研究》2021,42(5):77-85
儿童正义感的培育不仅需要理性的正义认知,也离不开感性的移情体验.社会同情是一种主体间的情感共鸣,通过一种感同身受的同情共感机制来促进正义感的发展,是儿童正义感形成的情感基础.作为主体间理解的情感纽带,社会同情促使主体通过置身于他人的境遇感受、体验、思考,了解并理解他人,维持主体间的相互理解与相互善意.基于同情共感机制,教育者要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活动,引导儿童深入社会生活以获得真切的社会体验,倾听他者的声音以促进主体间理解,体验他人的感受以实现情感共鸣,学习榜样以认同社会所信仰的正义价值,借助移情投射以激发正义的想象,促进儿童形成一种厌恶不义、渴望正义,依据正义行动的正义感.  相似文献   

6.
网络中网民社会正义感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正义感存在区别与联系,通过探讨网民社会正义感的内涵、载体、内容、表达方式及影响,认为积极引导、调适网民在网络中社会正义感的运用,有利于促进网络管理,增进社会个体的民主意识,保障社会正义,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正义感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义感作为人的一种高级道德情感,主要是指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一种特殊能力。从指向来看,正义感既表现为社会成员对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制度的评价与态度,又表现为社会成员对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评价与态度;从承担主体来看,正义感有个体正义感和社会正义感之分。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社会成员的正义感水平在呈下降趋势。强化个体正义感,形成强大的社会正义感氛围,不仅有利干个人实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获得更多的道德自由,而且有利于团结他人、维护正义原则、实现社会公正,促进社会稳定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民正义感的缺失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伦理现象和社会问题。加强对公民正义感的培养,有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我国当前社会正义感缺失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以及道德主体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正义感只有在正义行为的实践中才能得到高度体现,公民正义感的培养也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9.
正义感是基本人性的体现,是公民德性的首要的基本的素养之一.正义感的缺乏会带来整个社会合作体系的崩溃.现代公民的正义感,诚如罗尔斯所言,是对人类生活需要合作,合作需要规则,规则必须是平等互惠的一种坚定信仰.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它是复合性的,它至少包含了感激、愤恨、负罪感与义愤.正义感来自于社会合作体系中产生的互惠、同情及实践公民权利时产生的责任感.正义感的培育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发育,通过教育公正、教师公正及尊重他人权利的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正义感.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正义感缺失有其内在和外在原因。辩证地对罗尔斯正义论进行认识和运用,通过坚定大学生"正义作为首要的价值"的信念,强化大学生的扶弱意识,强化大学生的节俭意识等办法,使罗尔斯的理论得以在大学教育和社会改造中成为积极的影响因素,可为大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正义高歌     
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规则意识,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二)能力: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三)知识: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分清什么是正义行为,什么是非正义行为。二、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学生分清社会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激发学生的正义感,树立起强烈的规则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既有正面的、积极的现象,也有反面的、消极的现象,初中生对所接触到的一些负面社会现象,往往感到迷茫,产生疑惑,甚至盲目效仿。例如,社会生活中,有人落水,见死不救、讨价还价,歹徒行凶,无人相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等;学校生活中,也存在着破坏纪律、违反校规,以大欺小、勒索钱财,打架斗殴、侵犯他人权利等违法乱纪现象,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安排本课时教  相似文献   

12.
正义是人类最基本、最崇高的价值追求,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道德情感素养,是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基础。正义最基本的含义是平等、公平和公正。正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正义观念和正义感。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加强正义教育和正义感的培养更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自私、自负、敏感、脆弱、缺乏同情心和正义感……说起来,尖子生的毛病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14.
对于韩寒,我一直心存敬意。韩寒的社会良知和社会正义感,韩寒对社会万象敏锐的观察和批评,是我敬重的最大原因。很多人也许对韩寒的《三重门》《光荣日》《长安乱》不屑一顾,但是,韩寒的社会良知和社会正义感,我们不能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认为,人的气质、品质必须受到经过谨慎选择的正义原则的约束和指导,才能成为道德美德。道德美德只有在良序社会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因为在良序社会中,我们的道德情感可以合乎一般心理规律地发展出来。他首先假定人们都有正义感的能力,但是正义感必须在正义秩序下经过"权威的道德"、"社团的道德"和"原则的道德"三个阶段逐渐被塑造成正义美德。  相似文献   

16.
费保龙 《考试周刊》2007,(11):65-66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才兼备的人越来越受社会的青睐。然而学校教育却还是一味地追求高智商的学生,由此笔者就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中的关键点——关于培养学生的正义感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在犹太伦理看来,对"他者"的触犯即是有罪,宽恕是有罪灵魂的解脱与拯救。触犯者能否得到宽恕,既取决于触犯者的诚意,也取决于被触犯者的善意。"他者"之不同于"他人",在于"他者"所蕴涵的神圣性,而这正是道德意识的价值源泉。基于理性、"他者"和普遍秩序的需要,必须实现向道德意识之价值源头的回归,这是疗救濒死的人类道德意识的现实支点。在古老的犹太伦理智慧中,谦恭、正义感和慈善是相互依存、无法割裂的整体,它使人们在正义的辩证活力和矛盾转化中,找到了一条端正而可靠的德性升华之路。  相似文献   

18.
古典公民建立在古典共和主义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则启蒙于自由主义,以自由主义为主导.自由主义的公民追求权力和利益的平等,因此,公民正义感以互利为核心,这是成为公民的必要条件,也是公民德性的底线要求.但互利的正义感不仅是有条件的,而且过于关注利益的分配,是有局限性的.克服其局限性,必须超越单纯的正义感的互利性,以相互善意弥补和完善之.培养公民的正义感,是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但不能只限于正义感,还必须超越正义感,培养公民的同情心、友爱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论及了社会合作、正义观念和正义制度等不同对象的稳定性,但在罗尔斯那里,这些不同对象的稳定性问题实际上具有同一性,这是罗尔斯受亚里士多德影响,将稳定性理论与正义理论融为一体,并意图解决现代自由主义者的根本关切——如何实现最小强制与最大自律——的结果.尽管罗尔斯的稳定性理论立意深邃,但罗尔斯在《正义论》第三部分对公平的正义的稳定性的论证并不成功,其存在的问题并非只是忽略了合理多元主义的事实.  相似文献   

20.
何佩弦 《天中学刊》2000,15(3):40-40
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证人如实作证,不仅是调查人员及时弄清违法犯罪事实、人民法院公正审判的需要,也是单位和个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的需要。证人作证几乎每起案件事实的认定都不可缺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会出现证人拒绝作证的情况。一、证人拒绝作证的原因(一)证人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二)本人与案件有利害关系而拒绝作证。如甲之父知道甲盗窃他人财物,为使甲免受法律追究而会拒绝作证。(三)证人害怕受牵连而拒绝作证。有些证人不懂法,认为作证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