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专业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师生围绕某一教学目标进行活动的、夏杂的动态系统。在这系统中,师生双方都利用信息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同时利用信息反馈进行调控,使施控者与受控者在共控过程中,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因此,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应努力优化控制措施。 专业课的教学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定量控制 所谓定量控制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量的控制。一堂课中,教师所涉及的内容过多,就容易失控,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专业教学中,教师要遵循职中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及专业学科的教学特点,控制教学内容的定量,避免课堂理论讲授过多,实验实习安排太少的“满堂灌”现象,应力求做到突出重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地控制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控制的,控制的方法就是信息的输出与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教和学的稳定和平衡,最佳目标的达成,主要是靠反馈控制来实现的。反馈信息越及时,学生学习成果的正确度越高,反馈信息的转换频率越高,教学的成效也就越大。现代教学理论主张课堂教学应有多向的信息传输:既有教师传输给学生的信息,也有学生传输给教师的信息,还有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3.
控制论认为,控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本过程。课堂教学也是一种有控制的现象。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实施控制的过程,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能力,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要落实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对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教学的成功必然是在一定的控制作用下取得的。离开控制,教学是难以达到确定的目的和完成确定的任务的。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某一教学目的要求进行活动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这系统中师生双方都利用信息进行有目的控制,同时利用信息反馈进行调控,使施控与受控者在共控过程中,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所以教师在地理课中应努力优化控制措施。 地理课中的教学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定量控制 所谓定量控制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量的控制。一堂课中,教师所涉及的内容过多,就容易失控,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控制教学内容的定量,做到“一课一得”。小学地理教材每课时份量比较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千万不要任意增加知识量和作业量,一般不要布置课外作业。填充图作业的大部分应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完成,板书也应尽量精简。 二、定序控制 所谓定序控制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程序的控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教材重新组合,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课改的推进,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动态生成教学法受到教师们的关注,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一同成长、学习的过程。教师应该从动态生成的角度看待教学,合理控制动态因素。在现阶段,如何进行初中语文课的动态生成教学,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概述了动态生成课堂教学的含义,提出了实施动态生成教学的策略。一、动态生成教学的含义动态生成教学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主要指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众所周知、有价值及有创意的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某一教学目的要求进行双边活动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这系统中师生双方都利用信息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同时利用信息反馈进行调控,使施控与受控者在共控过程中,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所以教师在数学课中应努力优化控制措施。数学课中的教学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定量控制所谓定量控制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量的控制。一堂课中,教学所涉及的内容过多,就容易  相似文献   

7.
所谓课堂教学的隐性控制,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间接控制或通过潜在力量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地加强隐性控制,则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反馈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控制的活动过程,它由师生双方共同控制,控制的方法就是信息的传输和反馈。“课堂教学反馈”是指师生之间互相输出信息,又反回来作为输入信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和调节教学过程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语言是最主要的信息媒介。从“教”和“学”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反馈包括两个方面: 1.教师对学生“学”的反馈。或称学习反馈。学习活动是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吸收和输出信息,通过反馈和评价知识正确与否的过程。信息反馈不但是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影响学习进程与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反馈是指教师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某一教学目的要求进行活动的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这系统中师生双方都利用信息进行有目的控制,同时利用信息反馈进行调控,使施控与受控者在共控过程中,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所以教师在地理课中应努力优化控制措施。地理课中的教学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定量控制所谓定量控制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量的控制。一堂课中,教师所涉及的内容过多,就容易失控,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控制教学内容的定量,做到“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10.
信息反馈机制是对信息控制的重要手段,教师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控制过程。建立课堂信息反馈机制,捕捉和恰当处理课堂教学相关的反馈信息,尤其是学生的反馈信息,才能有效调节和控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instructional coherence in a Chinese mathematics classroom by analyzing a sequence of four videotaped lessons on the topic of fraction division. Our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ructional coherence both within and across individual lessons. A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to focus on lesson instruction in terms of its content and process and the teacher's use of classroom discourse. The analyses of lesson instruction were further supplemented with the analyses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teacher. The findings go beyond previous studies that mainly focused on a single lesson to provide further evidence about Chinese teachers'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and their possible impact on students' learning. In particular, the teacher tried to help students build knowledge connections and coherence through lesson instruction.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coherent curriculum and the teacher's perception of the knowledge coherence facilitated the teacher's construction of coherent classroom i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2.
13.
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或能力教育日渐凸显其重要性。社会所需掌握英语的实用型复合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讲授与行业要求的能力之间存在距离和差异。注重培养学生以听说为主的交际能力,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和竞争,应成为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和进行课堂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实验课是对学生基本能力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实验设计完成过程中,教师要有方法的帮助学生完成实验。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做好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汇总,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面对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环境问题,提出构建以PRETCO与专业课相结合的高职英语课堂:以专业课语言情景为具体语言环境,采用显性教学课堂模式,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找到突破口,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中最根本的要素,它的有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影响课堂教学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有:对教学过程本质的态度及认识、教育自身的特点和现实教学条件及教学传统等。明确的课堂教学功能定位是确立预期教学目标的基础,而预期目标的达成仍然是判定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指标,同时也要从"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从师生双方积极的教学体验来判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五星教学不是一个固定的、死板的模式,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必拘泥于环节一一对应,而应抓住它的本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力与魅力。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古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一课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目标定位和教学促进具体实践五星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的存在具有必然性与合理性,它体现了师生主体间的理解、交往与对话。对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相关理论和实验实践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确立教师对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的正确认识,为师生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找到切实可行的实践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使师生主体间关系的实现从理论走向实践层面。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从"教本"逐步向"学本"发展的动态过程,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师讲授"课堂—"教师导学"课堂—"问题导学"课堂—"自我导学"课堂。问题导学课堂在课堂教学发展过程中是具有转型意义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问题导学"超越了"教师导学"范畴。"问题导学"课堂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师和学生角色,改变了备课、上课思维和方式。"问题导学"课堂最大价值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20.
行动导向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教学法的不同主要体现于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学目标和效果、课堂的组织方式、教学对象、课程内容、对教师备课的要求、课程学习成绩的评价方式七个方面;但二者并非是对立的,教学中完全可以根据课程的目标定位、内容特点和学生的状况,将二者有机结合应用于课堂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