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性化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探究个性化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提出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在商务英语专业设置"潜能导师制",创新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实行专业课程的自由选择与组合,实施英语口语流程性动态教学,注重个性化与多元化的融合与体验,营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导师制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提出基于导师制的"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以及相应的创新创业导师制实施机制。创新创业导师制作为一种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导师制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严峻的就业形势、激增的就业压力下,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与输出备受关注。"1+n导师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易于实现"个性化培养"的要求,对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本科生"1+n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对"互联网+"和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条件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国外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经验,包括建立了国家顶层设计的个性化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拥有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具备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等三个方面.总结了"互联网+"条件下我国高校开展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逐渐受到政府和各个高校的重视,初步建立了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和形成了依托"互联网+"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借鉴国外经验,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顶层生态设计,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大力构建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当前教育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要发展大学生的个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个性化的教育视角,必然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个性化标签的大学生,个性化是大学生充分展现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基础,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实现个性发展,在科学管理的范畴内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现阶段大学必须要承担的一项教育教学工作内容。本文将就个性化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6.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杭职院)以全新的创业教育理念为引领,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全员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构建了"创业通识教育+专门化教育+SYB创业培训+模拟公司实训+创业园实践"的渐进式创业教育体系,并通过区校共建创业实践平台、制订创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和建立创业"护犊机制"等措施,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在对创新、创造性、创业、创业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关系进行辨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着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科学的培养方式、创业支持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建议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机制应从建立科学化与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创新:教育理念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建立有利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和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培养环境,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培养,注重个性化培养。并在北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辅之以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大学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培养并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这一任务就变得紧迫而且重要。文章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创业能力缺失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原因,提出通过个性化教育、适应性教育、特色化教育等培养路径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构建金字塔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培育平台,是深化"双创"教育和"个性化教育"改革的举措,是新常态下信息技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探索和实践.潜能培育平台的核心内容包括:"一大'平台'、两个融入、三层架构、四条理念、五类项目".在文华学院信息技术类学生的"双创"教育培养中,秉承"专业引领,分层教育,分类组织,创新实践"的教育理念,紧抓学生的"潜能﹒立志﹒空间"三个关键点,以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潜能导师培育团队等五类项目为抓手,实施个性化的"双创"教育,发掘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张琳 《职教通讯》2016,(11):38-40
以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背景,探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原则及设计方案,以检验高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11):205-210
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采用"校内实践教学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模式,形成了"横向互动循环,纵向递进深入"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践教育与行业协同相融合、个性化培养与质量标准相融合,对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培养科技创新素质、扩大就业渠道及提升个人价值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虹 《科教导刊》2021,(3):51-52,67
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针对目前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瓶颈,探索面向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从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个性化教学模式、跨研究方向的导师团队和学生团队建设、校际合作和校企合作模式构建、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首先对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然后从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为社会培养"实用化、国际化、个性化"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IT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相结合,探索如何使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入手,通过对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全面分析,提出必须改变目前国内存在的课程缺乏系统设计、课程内容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构建具有东软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即构建基于TOPCARES-CDIO和OBE的人才培养能力指标体系,搭建SOVO创新实践平台,最终形成东软特有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打破创业教育的现有模式,以课程改革带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对"组织行为学"教学进行重新设计,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对个性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但是,目前许多高校还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使得许多学生只能在毕业之后不断寻找工作,而无法发挥自身的特长,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分析进行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内涵,然后找出我国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为高校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分析学生职业"软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寻找培养学生职业"软能力"的途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品质的熏陶、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可以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去实现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索了我国高职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主动适应教育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现实要求。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注重优化教师队伍,并不断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结合创新创业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结合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注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教育相结合。通过研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能力的路径,以期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最为关心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必要性,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应在教育理念、课程开发、师资建设、教育平台方面进行新的探索。高职院校应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对"专业+创业"融入式、"导师+项目+团队"创新、"分级递进式"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探索,并结合校情构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研究型大学作为人才培养高地,立足社会需求和高校实际,基于人才和科研成果优势,开展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和有效途径.南京大学于2009年实施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践行“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融通”的理念,构建以创新创业课程、讲堂、训练、竞赛和成果孵化为主要内容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融入“三三制”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取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