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挪威音乐学教授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出版了一本令中国读者耳目一新、深受震动的书:《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这本书提出这样一个结论:“‘本能的缪斯’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当生命的力量遇到学校的理性时,连续性就被打断了。”“许多孩子在他们童年的早期像小鸟一样可以快乐地在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  相似文献   

2.
人类是否具有语言本能一直是语言学家争论的话题,儿童语言被公认为最好的语言试验材料。文章通过对大量儿童语言实例进行分析,发现不同语言种类的儿童对于主词句与无主词句的选择恰好能符合自己语言的语言特征及要求,儿童的这种意识可以看作是人类语言本能的早期体现,人类语言本能的存在依据与表现形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本能的缪斯》是挪威奥斯陆大学著名音乐学家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教授基于对儿童自发性歌唱研究基础上的著作。布约克沃尔德教授认为:"本能的缪斯"是人类每一个成员与生俱来的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每个儿童的体内都存在本能的缪斯。在书中,布约克沃尔德教授阐述了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本能的缪斯"的表现、作用和重要性;他强调"本能的缪斯"是人在生命过程中从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历史上,童年这个概念本来是没有的,童年概念是被历史地建构起来的。童年的建构历程与现代儿童观的形成历程和儿童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是同步的,同时,童年的历史建构也和印刷文化的出现有关。童年价值的确立是在童年概念完全被建构之后的。童年价值的确立,意味着童年文化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并与成人文化形成一个共时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是挪威奥斯陆大学的音乐学教授,作为世界范围内最早对儿童自发性歌唱和游戏进行研究的学者,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本书——《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布约克沃尔德教授对儿童、对音乐、对儿童音乐教育的独到见解,给我们音乐教师思考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观倡导"生本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可发挥学习本能驱动性作用,变直接"奉送"为学生尝试发现、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堂向学堂转变,提高教学实效。一、本能教育论与生本理念学堂本能属于一种非条件反射的"原始能力"。21世纪初,张世臣提出人类第三代教育理论——本能教育论。所谓本能教育,是指在教育中充分利用孩子喜欢学习的本能,促使他们再利  相似文献   

7.
S.Pinker提出了“语言本能”说,反对“语言是文化产物”的传统观点,主张语言是一个进化而来的天赋模块。他采用语言的生物学研究方法,通过对语言的宏观研究和微观剖析,对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语言习得的考察,对语言异常现象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证实了语言在各个层面上的普遍性及共同的进化根源,从而论证了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相似文献   

8.
李屹 《江苏教育》2022,(31):39-43
大卫·兰西的《童年人类学》是“一本童年与育儿的百科全书”,阅读《童年人类学》可从“文化”“教养”与“游戏”三个关键词切入,即找寻“濡化”与“习得”中的儿童文化精神,理解跨文化视野下的儿童教养之别,回归自然活动中的儿童游戏主体。《童年人类学》的观点对当下的儿童教育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父母教子应依据儿童本能发展其基础素质李定开当今教育理论界,在强调教育要注意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时,却忽视了儿童的本能。其实儿童的本能也是儿童的生理与心理发展特点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教育的依据。所以,教师和父母必须了解孩子的本能,以便因材施教。所谓本能...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一直活跃在中国思想舞台的中心。梁启超的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梁启超重视文字阅读的普及,建立了“识字——阅读——理性”的逻辑关系;重视女性,肯定女性在塑造童年和保护童年方面的重要作用;还强调要培养幼童的廉耻观。梁启超一方面批判了中国落后的儿童教育;另一方面在学习西方儿童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儿童教育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朱自强 《中国德育》2006,1(9):16-18,68
儿童教育中蕴含着一对根本性的关系,即成人与儿童的关系。当下的功利主义教育中,成人与儿童的关系是紧张甚至冲突的,儿童的许多“当下的幸福”被牺牲掉了。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没有把立足点与出发点置于儿童这一原点上。为此,必须坚持儿童教育的儿童本位,保持、爱护童年生命发展的生态性,成人对儿童要怀有大爱,并向儿童学习。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童年研究将童年视为具有独特性的人生阶段,探究其发展规律与普遍性的特点。近50年来,西方童年研究以批判传统的童年研究为起点,形成了一种社会建构童年研究的新范式,认为不存在本质意义上的童年,童年是历史的、文化的产物,是一种社会建构。童年的本质是基于人类儿童生命而做出的理想设定,是儿童生活的价值规范形式,关于童年本质的认识可以为人类儿童养育实践提供价值指引,应当在多学科背景下建构童年的本质,其中童年哲学发挥着统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式的描写。童年不仅仅是鲁迅文学描写、表现的对象,也是鲁迅作品的结构和立意的支撑,同时也体现了鲁迅对儿童童年生活的态度和关注,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儿童教育的思想。因此鲁迅在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同时也可以被认为是儿童教育家。正如柳亚子先生所推崇的那样:"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4.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一书,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给广大儿童艺术教育工作者和幼教工作者的好书。它的作者是挪威奥斯陆大学著名音乐学家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教授。这本书的书名十分耐人寻味。提起“缪斯”,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希腊神话中的九位文艺女神。据说她们分别掌管历史、天文、音乐和诗歌、喜剧、悲剧、舞蹈、抒情诗、颂歌、史诗等。古希腊人在当时的神话创作中就已将原本是浑然一体的人类精神生活划分为不同领域。我们知道,人类精神活动的具体化、专业化、职业化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但这从人…  相似文献   

15.
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符号系统,作为符号系统的苗族服饰又是一种表现艺术。苗族人民把生命本能自发的色彩感情转化为独到的色彩艺术形式,反映了苗族在与自然抗衡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从服饰中可以看出苗族人民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本能与儿童的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阐明了作为成人 ,作为教育者 ,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本能 ,指出了成人和教育者在对待儿童本能时经常犯的错误———压制儿童本能。文章较深刻地触及了儿童观和教育观的问题。当然 ,具体操作中 ,究竟如何对待儿童的本能 ,还得采用辩证的办法 ,正如文尾所说 ,我们应尊重儿童的本能 ,但也不能一味迁就 ,无条件地满足。  相似文献   

17.
进化、发展与儿童早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种系发生)、发展(个体发生)与儿童早期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教育无法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标准社会科学模型的分析,在进化心理学,特别是进化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对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指出应重新认识本能,重视生物学初级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和自然选择在儿童早期的作用,同时提出儿童早期教育应加强对进化和生物因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人的形象"是思考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以电子媒介交流为主导的当代,"电子媒介人"已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人形象。电子媒介人的出现使儿童教育不得不直面如下遭遇:"合法性危机"、"童年的消逝"、"自然缺失症"。为更好地挽救儿童教育,我们要以"学习共同体"来应对"学校合法性危机",以"儿童是社会行动者"理论重估儿童教育中的"童年消逝"现象,将"身体生活"作为儿童成长的基点,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相似文献   

19.
周益民 《人民教育》2011,(21):32-35
当民间文学与语文课程相遇,意味着什么?它首先击中了当下儿童阅读生态的缺憾。城市文化中长大的“塑料儿童”,与自然、山川疏离,失去了某些人类的“本能”。而民间文学正是记录着人类、民族文化密码的自然存在,如果让儿童亲近它们,便可能找回阅读和学习的本来意义。从这个角度看,民间语文课程建设肩负着文化“寻根”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2009年2月23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认为,儿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12个字,即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发现儿童是发现儿童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解放儿童是打破对儿童的各种束缚,发展儿童是促进儿童全面协调成长。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可能给学生带来童年恐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