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要求人物的个性鲜明、生动、富于发展和变化,更要求回归一个真实的生活中的"人",这是一出历史剧成败的关键.田汉创作的历史剧《关汉卿》,虽抓住了关汉卿作为一个"戏曲民主战士"的本质,但却没能更全面地写出他在生活中真实的"人性".笔者认为,人是复杂的,其复杂性来自于社会,尤其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我们该让他们离历史的本来面目近一些,而不是为了维护人物的"伟大"和"尊严",舍弃其余为"人"的真实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一、《蔡文姬》中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属于艺术范畴的历史剧,则是历史生活的形象反映和历史人物的艺术再现。它要求以真实的史实为基础,把历史上实有的人物和事件作为剧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然后在史实的基础上和历史剧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有限度的夸张、想象和虚构,构成完整的情节,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蔡文姬》也正是这样。郭老说:“我写《蔡文姬》,一部份是根据历史上的材料,一部份是我编造的。有些人物是虚构的,有些事情的过程也是想当然的。”①在《蔡文姬》的创作过程中,作者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蔡文姬》、《茶馆》、《关汉卿》为中心,对郭沫若、老舍、田汉三作家五十年代的历史剧创作进行比较,指出,由于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艺术修养等等不同,三作家在坚持历史剧创作的“两个真实”原则、人物形象塑造和作品艺术风格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他们为历史剧创作提供了不同的范例。  相似文献   

4.
在《关汉卿》中 ,田汉针对关汉卿传记材料少 ,作品多的特点 ,运用“失事求似”、“添事求实”的方法 ,塑造关汉卿的形象。他在把握历史精神和关汉卿性格基调的基础上 ,在关汉卿身上虚构了大量情节 ,使关汉卿的形象显得丰满而不单薄 ,鲜明而不模糊。并且还浓笔重抹地塑造了朱帘秀的形象 ,虚构了一批名不见史传的非主要人物形象来深化主题 ,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为关汉卿形象塑造服务 ,通过多种人物织成的网络和场面描写 ,多角度、多方位地表现关汉卿的生活和斗争 ,从而使关汉卿的形象立体化了 ,成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田汉《关汉卿》的创作成功为我们当前混乱的历史剧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  相似文献   

5.
关汉卿的《单刀会》作为历史剧的杰出代表,依据真实历史创作,却又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这样的再创作主要是受到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文人心理的影响,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以《闯王进京》、《闯王旗》、《甲申祭》三个不同时期同一题材的历史剧为例,分析了现代戏曲历史剧在艺术追求和审美倾向上的发展轨迹,并以《甲申祭》为个案着重讨论了当前历史剧对历史人物隐蔽的心灵空间进行探寻的人观照倾向,以及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这一问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剧的创作与批评中,历史与艺术一直扭结在一起,产生了不少龃龉。“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命题看似解决了二的矛盾,但仍遮蔽了许多实质性的问题。而且在二的抗衡中还常常受到主流政治的干预,呈现意识形态的各种阐释。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经济这一决定艺术发展的“最终因素”使历史剧成为一种化消费。历史、政治、经济、艺术的相互角逐,导致历史剧从再现型——重写型——戏说型的艺术流变。“再现型”历史剧强调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它是忠实于历史基础上的艺术创造;“重写型”历史剧注重历史精神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它是对历史作出的意识形态的现代阐释;“戏说型”历史剧只是凭借历史作幌子演绎现代人的梦幻,它是大众化对历史的一种解构。让各类历史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从创作理念、叙事策略和审美走向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予以适当的调适,形成“互补共生、有序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历史剧写的是历史题材,它是取材于历史生活,又经过艺术加工形成的“剧”,所以,既要求不失历史面貌的真实性,又不能是历史生活的简单复制。这就给历史剧的创作出了一个难题。郭沫若以长期、丰富的历史剧创作实践比较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同志的很多历史剧达到了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和谐统一,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风貌。无庸讳言,他也有些历史剧对历史生活的反映是不够真实的。他的历史剧的成就和不足,都和如何对待历史的事实,能否把握历史的精神有关。本文拟就郭沫若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性谈点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历史人物一进入历史剧,就应当是一个富有生气的活人。这是一部历史剧成败的关键。这个要求,不是简单地再现一下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就能达到的。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物的生平事迹富有传奇色彩,倘只追求表面的戏剧效果,只须稍加敷衍,便可成章。但这样的历史剧只是历史的图解,与观众之间隔着一堵无形的厚墙,很难达到感情上的沟通。要使历史人物激起观众感情上的爱憎,产生真正的戏剧效果,必须注入新鲜  相似文献   

11.
关汉卿为元杂剧代表作家,他创作的社会剧、爱情婚姻剧和历史剧,独具语言特色:鲜亮活泼,明白如话,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关汉卿如话本色的语言,缘于他不以倡优为耻且长期生活在勾栏、行院和书会里,和下层人们生活在一起,成为名副其实的民间艺人,对下层艺人的活动、行为、语言都有着极丰富的感性经验,是真正的“梨园领袖”、“编修师首”和“杂剧班头”。  相似文献   

12.
焦循曲论充分肯定了戏剧创作中的虚构手法,并以"谬悠"称之。"谬悠"之说,形成于长期以来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焦循将"谬悠"说运用于历史剧点评,认为历史剧和史实之间存在相互印证的关系,剧作家的合理虚构甚至比史官记录更符合历史真实。此外,"谬悠"手法在塑造戏剧人物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谬悠"之说对于戏剧艺术尤其是历史剧的创作构思、剧情结构和人物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必须探讨的问题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实际统治中国四十多年间,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承“贞观之治”启“开元盛世”.然而在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作为女皇帝的她,被歪曲、被谩骂了千百年.1962年郭沫若先生修改发表了四幕历史剧《武则天》,一反封建史家传统腔调,力图恢复武则天真实的历史面目.郭老一改往日荒淫嗜杀的武则天形象,而使其成了一个有识、有才、有情的人民的好皇帝.在当时这个剧本曾引起不小的反响.有人认为《武则天》剧“符合真实又不符合真实,可以作为历史剧的典范.”应该说历史与历史剧是有区别的,历史剧不可能象历史记载一样不差分毫.但历史剧也不同于普通剧本,它的基本情节必须符合历史真实.郭老自己也表示:“我是想把科学和艺术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想把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在一定程度上结合起来.”那么,郭老为我们提供的武则天的艺术形象是否与历史真实相符呢?我认为剧本把武则天描绘成一位鞠躬尽瘁、天下为公的人民皇帝,这种处理未免溢美过份,从而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和”、“和谐”,而元代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不和谐的社会。关汉卿杂剧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从创作心态、团圆心理、死亡意识及剧中人物的人格美等方面表现了他对包容性极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继承。  相似文献   

15.
一戏剧是通过人物形象感染人教育人的。一出戏的成败与否,取决于人物塑造得成败与否。人物塑造得好,戏才显示出它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才有生命力。反之,一切都无从谈起。我国杰出的戏剧家田汉深知这一点,他曾指出,“史剧作家的主要任务在于根据历史真实创造出足以教育今天人民的动人的历史人物形象”。他的代表作《关汉卿》,是一朵虽经受十年摧残而不凋谢的史剧之花,其成就是多方面的。这主要是因  相似文献   

16.
二十六年前,著名戏剧家田汉同志以生花之笔血肉丰满地再现了十三世纪梨园领袖关汉卿的光辉形象。众所周知,关汉卿的名字和作品人们很熟悉,而关汉卿的生平却了解得非常少。田汉之所以能复活这位古代伟大的戏曲战士,是因为他把自己的心血灌注到关汉卿的血管之中,把自己毕生的生活感受熔铸到关汉卿的形象之中。有的同志说,“田汉就是关汉卿”,我以为,确切地说,田汉就是田汉笔下的关汉卿。因为历史人物关汉卿毕竟是概念的。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五八年,对田汉同志来说,是个丰收年。这一年,这位久负盛名的剧作家,在长时间搁笔之后,一连创作了两部大型话剧。一部是著名历史剧《关汉卿》(《剧本》1958年5月号),一部是现代剧《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剧本》1958年8月号)。历史剧《关汉卿》再现了我国十三世纪伟大戏剧家关汉卿以杂剧为武器向反动势力主动进击的动人形象。剧本不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反抗,而  相似文献   

18.
电影《芙蓉镇》是在同名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关照人性和人情,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影片把人物放在尖锐环境中去写,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示生活中的小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的真实。影片深刻揭示了人物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这一动人心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关于历史和历史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剧是戏说历史,不是以传播历史知识为首要功能,不应以杜撰“历史正剧”的名称相标格。历史既不能还原又不能复制,史学家和剧作家在认知与重构历史时,表达方式和追求目标是大相径庭的。剧作家对历史认知的正确与否、深度广度,既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也是接受社会检验的主要内容。历史剧创作一定要注意情节虚构的主要内容。历史剧创作一定要注意情节虚构的“合度”和细节处理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电影<芙蓉镇>是在同名小说的基础上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关照人性和人情,对人的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询.影片把人物放在尖锐环境中去写,多侧面、立体化地展示生活中的小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一个时代,还原历史的真实.影片深刻揭示了人物从人性的压抑到生命的搏斗这一动人心魄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