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整理SCI数据库中中国和印度农业科学方面的国际合著论文,从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国际合著论文篇均合著国家数、国际合著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国际合著网及国际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比较了两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结果是,中国农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著论文自2000年开始超过印度,且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国际合著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印度;中国更注重加强已有的国际合著关系,印度更注重建立新的国际合著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领域国际合作的重点学科依次是食品科技、农艺学、土壤学,印度依次是农艺学、食品科技、多学科农学.  相似文献   

2.
"大科学工程"的组织建设能力标志着一个国家核心的、原始创新能力,也是一个国家制造工业水平的展现,是国家综合科技竞争力、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中国迫切需要以崭新的面貌和地位加入国际大科学合作。为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大科学工程管理的参与能力,完善国际大科学工程的国内组织机制,为国内下阶段"以我为主"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工程积累组织管理经验,笔者结合中国参与的ITER计划、伽利略计划等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经费投入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侯剑华  王仲禹 《现代情报》2016,36(12):126-132
国际科学合作已经成为当今大科学时代开展大科学项目研究的主流科学生产方式。研究大科学项目的国际科学合作的运行模式及其特征,对我国开展大科学项目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由美国牵头发起的斯隆数字巡天(SDSS)项目是21世纪以来典型的大科学项目,在Web of Science平台检索依托这一项目的科学论文,利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对这一项目的国家和机构两个层面的科学合作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该项目的国际科学合作中以多边交叉型合作模式、双边交互性合作模式和补充型合作模式为核心的“外、中、内”3层合作体系,总结了大科学项目国际科学合作的基本特征,为我国参与和主导国际大科学合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旨在揭示大数据研究中国家和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和网络结构,发现主要参与国家和机构的主导地位,并利用科学地图来可视化这些合作特征.在了解大数据领域全球论文产出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网络特征指标分析大数据研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主要国家与机构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通过VOSviewer软件以科学叠加图(overlay map)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全球大数据研究以国内合作尤其是机构内合作为主,国家和机构间合作的比重较低,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向多元主导模式转变;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桥梁作用;中国作者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主导性较高,中国科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为活跃的参与机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SCI数据库中国的和印度的国际合作论文,从国际合作论文的结构、国际合作的主导——从属率、国际合作的劳动规模、国际合作最多的五个国家和地区,在学科层面上比较了两国的国际科学合作,展示了两国的国际科学合作的异同点.从而也说明ESI的学科分类是国际科学合作研究中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德温特数据分析软件(Derwent Data Analyzer,DDA)和Excel数据分析工具,对SCIE数据库中2008—2017年共计23 279篇ESI中国高被引论文的国际合作率、合作国家/地区、合作机构以及研究热点等多维度进行探讨,以期从中获取国际合作特征信息,推动高质量合著论文的产出,提升科研成果国际影响力。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被引论文的国际合作产出与中国科技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合作对象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的知名大学,依托其优质科研资源,取长补短,提高论文质量。另外,从国际合作论文的研究热点可以得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是近期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评价中国农业大学近年来国际科技合作所取得的成果,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以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 Web of Science)中数据为例,对2000-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国际科技合作产出、合作国家与地区、合作学科领域和合作论文的h指数及高被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合作研究发展保持一个较快的水平,其中土壤、生态、农学及生物等偏重基础研究的重点学科领域发展效果显著,而偏应用技术为主的工程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相对滞后;合作国家及地区呈现出多元化格局,但以北美和欧洲为主,美、日、加仍是主要合作伙伴;论文数量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还没有达到相应的国际水平,特别是在追求SCI论文发表总量的同时,还需提高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学科探讨中国科研机构之国际表现——科学计量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永沣  周萍 《情报杂志》2012,31(4):70-75
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如何对研究机构及其科研产出进行有效的评价,是决策者面临的重要挑战.以西班牙SCImago机构排名世界报告为数据源,探讨中国机构在健康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物理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产出、国际合作、高质量论文、归一化引用影响在国际上的地位,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我国论文产量增长快,但是仍比不上发文排名前100名的机构中,所占机构数量绝对领先的美国;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表现突出的机构不多,与国际合作非常活跃的欧洲国家相差甚远;我国机构的高质量论文比和论文的引用影响与世界先进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机构在追求论文数量的同时,还应在各个领域加强国际合作,同时鼓励研究人员在高质量期刊上投稿,加强与高水平作者群的交流,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国际科研合作是科学复杂化、科研人员专业化的产物,也是提升科学进步与发展的重要选择。分析我国政府支持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特征及项目层面我国国际科研合作情况对科技政策制定者、科研管理人员制定与优化国际科研合作政策、管理规章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1-2018年资助的1053项“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为对象,通过数理统计、地理空间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从项目资助和合作网络两个层面分析“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时间、地区、学科分布特征以及国家、机构合作网络特征。分析发现:?2001-2018年“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资助规模整体呈先快速上升后平稳发展的趋势。?从资助地区来看,2001-2018年我国共28个地区受到资助,东部地区是资助重点,北京、上海、江苏是资助的主要区域,且资助重心呈由东向西、由北向南的转移趋势,但总体转移幅度不大,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依然是资助的薄弱区域。?从资助学科领域来看,不同学科领域资助起始年存在差异,2007年之后资助的学科领域分布开始逐步稳定,其中,医学科学是受资助的重点学科领域,受资助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其他学科领域;此外,2011年之后除医学科学领域之外各学科领域的资助比例趋于稳定。?从项目合作国家来看,我国共与38个国家(地区)开展过项目合作,但合作国家(地区)总体集中度较高,美、英、德三个国家为重点合作国家,美国与我国的合作最为突出;2001-2018年项目合作国家(地区)不断增加,中美合作强度最为突出,但总体集中于欧洲地区;?从项目合作机构来看,机构资助面越来越广,与国外合作越来越密切;合作网络的连通性不断提升,机构间信息交流越来越通畅;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国外加州大学、德克萨斯大学是国内外合作开展项目较为频繁的机构。建议我国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层面进一步优化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重心、调整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资助领域比例、提高国际科研合作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0.
2007~2011年中国发表SCI眼科学研究论文和综述共计5027篇,其中国际合作论文1775篇。5年间眼科学研究国际合作论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增长率达144.14%,国际合作率稳定在35%左右。国外作为第一研究机构,与中国合作较多的3个国家分别是美国(571篇)、英国(71篇)、澳大利亚(56篇)。中国作为第一研究机构,合作较多的前3的国家同样为美国(1480篇)、英国(287篇)、澳大利亚(225篇)。同时对国内外机构合作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基金》2012,(2):79-81,119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我国基础研究发展明显加快,创新能力逐步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全社会对基础研究认识不断深化,基础研究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基础研究发展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跃升期。2001—2010年基础研究投入总量超过16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2010年,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队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科研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合作与交流更加广泛。我国基础研究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国际科学论文总量已达14.84万篇,占10.4%,位居世界第二,论文总被引用数达到了519.14万次,排在世界第7位,比2009年上升了1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相比提升速度相对较快。我国科学家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和《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等综合性期刊和各学科权威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数显著增加。我们通过分析这几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结果发现,每年都有一批高质量的论文产生,具有重大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了进一步扩大2011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影响,让全社会了解、支持和参与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会同《科技导报》杂志社、《中国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中国科学基金》编辑部和《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在认真总结往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共同开展了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依据《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评选办法》的要求,评选的重点是研究成果的新闻性、原创性以及社会影响力。首先,通过初评,从233项推荐进展中遴选出31项候选进展。随后,以问卷形式将候选进展送有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973"计划顾问组和咨询组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专家进行无记名投票。最后,根据返回票数的统计结果,评选出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WoS和ESI数据库对我国地球科学在全球地球科学研究中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包括论文量、引用次数、篇均被引频次、高影响论文、高被引作者、高水平期刊发文、研究热点等情况;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对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论文产出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并基于质心法分析了全球尺度上地球科学研究活跃中心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地球科学研究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论文总被引次数也快速增加,但篇均被引频次的增长并不显著;(2)从主要国家地学资助机构的贡献度来看,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对我国地球科学的资助产生的成果最多,在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与美欧澳日等发达国家开展了较多的国际合作研究,并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以Web of Science收录论文数据为研究对象,多角度分析中国与英国在工程领域的国际合作状况。着重比较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以及印度的合作状况。评价论文影响力时,采用Loet Leydesdorff提出的综合影响指标(Integrated Impact Indicator:I3)。20世纪以来,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的国际合作产出呈指数性增长,主要合作伙伴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中英合作对于英国论文产量的贡献率快速增长,而对中国的贡献率则增长极为缓慢;中国在工程领域影响力增长显著,国际合作对于提升中国或英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均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国际科学论文(SCI)和国内科学论文(CSCD)作为科学基础研究产出指标,分析各省市区的国际论文绝对和相对优势领域,比较部分省市的国际与国内相对优势领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首批“985工程”高校卓越学术产出中国际合作论文为样本,从学科视角,对合作国家、通讯国家及第一国家三种合作身份进行了国别特征研究,发现:(1)各学科通讯国家国别同构程度最高,即表明不同学科国际合作论文指导者差别较小;(2)第一国家、通讯国家均基本符合“80/20”原则,且以美国为首的G7国家在中国国际合作论文第一国家与通讯国家中占据了主要位置;(3)中国与非G7国家合作时承担科研指导者与主要完成者的可能性较大,与G7国家合作时承担科研指导者与主要完成者的难度较大.同时,文末对存在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当前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现状,设计了雪花模型,对分析国际科技合作的论文从样本层次、分析方法、分析指标、驱动因素或合作机理探究以及合作成果效用性解析等五个维度进行分类并开展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当前,国内外对国际科技合作的研究主要是以论文为分析媒介,从宏观(国家或地区)、中观(机构或领域)、微观(个人)等三个层次选取分析样本,借助于论文的数量(P)、论文占比(P%)、论文的被引频次(C)、篇均被引量/剔除自引的篇均被引量(CPP/CPPex)及自引率(s)等经典指标及为提高可比性而提出的数量复合指标或h类复合指标,采用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及社会网络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因素和合作成果的效用性等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7.
基于SCI中美科技合作论文数据,对中国国家科技计划于2008-2012年资助的中美合著SCI论文的数量、领域分布、国别分布、联合资助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科技计划资助的中美合作研究具有规模大、范围广、领域宽等特点,并呈现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特征,同时,也发现我国科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资助、对多边合作资助比例偏低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科技计划国际合作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缪亚军  李峰  戚巍 《科学学研究》2013,31(8):1141-1151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首批“985工程”高校H-index论文中的国际合作论文为样本,从合作论文数量、合作国家、通讯国家及第一国家等方面考察了国际合作的时间与国别特征,主要有如下发现:(1)“211工程”与“985工程”不但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合作产出,而且改善了国际合作国家结构;(2)国际合作率与国际合作产出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但两者不一致的表现表明依赖国际合作模式提升论文卓越性的发展方式进入瓶颈期;(3)合作国家符合“80/20”原则,且主要合作国家由G7国家、金砖国家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三个集团构成;(4)中国对其卓越学术合作产出的控制能力与主导能力亟待加强;(5)在中国各阶段合作网络中,美国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在各个阶段充当经纪人角色的国家,且对其他参与国的控制能力与中国相当。文末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可能的改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确立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战略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面临的新形势入手,论述能源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战略重心发生了转型,探讨了中国与发达国家对清洁能源问题的认识的主要差异.随后,着重提出制定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战略的构想,从顶层设计和具体设想两个层面阐述了加强清洁能源国际科技合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政府机构和科技计划两个层面,对中国政府于2008-2012年资助的中欧合著SCI论文的数量、国别、领域、联合资助、高影响因子论文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政府资助的中欧合作研究规模大、领域宽,超过半数的合著论文受到了中国政府的资助;国家科技计划资助的中欧科技合作呈现出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合作特征。同时,也发现中国政府资助高影响论文数量少、重复资助、对多边合作资助比例低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中国科技计划加强对欧盟开放合作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