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鸳鹭湖”和科尔沁旗大草原哺育了端木蕻良,影响了他性格的形成,也为他提供了灵感养料,端木成年后背负着国恨家仇四处流落的种种经历,使他的心灵被忧郁占据了。本文分析了端木早期作品所体现的“湖”和“土地”情结成为忧郁的两大主题意象。  相似文献   

2.
刘庆厚 《文教资料》2011,(11):22-24
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整篇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忧郁氛围。这种忧郁烘托了环境,映照了人物,使整个作品烙上深深的忧郁"气质"。作者构建作品忧郁氛围运用了多种方法、多重意象,包括"忧郁的月亮""忧郁的雾气""忧郁的人们",他们的忧郁共同构建了鴜鹭湖的忧郁,让读者深深地沉浸在鴜鹭湖的忧郁之中。  相似文献   

3.
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与波德莱尔在他们的诗歌中均表现出忧郁这一重要特征。两位诗人都运用了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死亡”来表现他们的忧郁情结。李金发写死亡,可以清晰感到他的忧郁,他是站在个人的立场来表现个人的忧郁情感;波德莱尔是自然地诉说着死亡,与人们交流着死亡的经验,他诗歌中的忧郁充满思辨和哲理,是一种时代的批判。他们诗歌中的忧郁情结都是他们身世经历的一种显示。  相似文献   

4.
莎翁笔下的哈姆莱特是一位忧郁的王子,忧郁是他主要的性格特征。马克思设想拿破仑帝国“没有帝国的胜利就好比设想哈姆莱特不但少掉了丹麦王子的忧郁,连王子本身都少掉了。”犤1犦可见,“忧郁”成了这个典型人物的全部魅力所在。1时代打击了他,让他陷入忧郁哈姆莱特的天性并非深思熟虑,也非忧郁寡欢,但一次次的现实打击让他不得不开始思考,以至于陷入到深深的忧郁之中。毕业于德国威登堡大学的哈姆莱特起初是一个快乐的王子,心中有着对美好理想的期盼和对甜蜜爱情的憧憬。但父亲突然死亡,叔父篡位使哈姆莱特的理想遭到了沉重的打…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创作整体上呈现出忧郁审美的特色.早期(1924-1932)普遍书写形而下的个人忧郁,并以直白和谈谐的方式呈现,叙事中融入议论和抒情;中期(1933-1938)侧重借助小说、散文等形式表达对社会、人事、文化、历史凝重抑郁的主体性思考.忧郁审美成全了他也限制了他,其四十年代的某些创作已经流露出这种迹象.某种程度上说,1949年后,沈从文被迫放弃创作其实并不是一件可惜的事.  相似文献   

6.
在实力雄厚的文坛“新桂军”中,东西带着对苦难和现实的深刻体验,在现代文化语境和地域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于其小说创作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忧郁表达。对东西小说中的这种带有异质性的表达进行探讨,从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视阚中寻找这种忧郁表达的根源及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清初词人纳兰性德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生命悲剧感的满族词人。他的词具有浓厚的忧郁色彩。这种“凄婉感伤”的忧郁词风,与其性格气质、生活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是个带有忧郁气质的作家,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到处充斥着这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本文重点探讨了郁达夫小说忧郁风格的成因,分别从他的出生、身体和经济三个方面论述的。  相似文献   

9.
小洛 《初中生》2008,(4):11-11
陈元喜欢在班里耍酷,同学们想“治”一下他。一次联欢会上,规定必须把写字板上的诗句用唱歌的形式“唱”出来。轮到陈元时,付成举着写字板站得老远,搞得像视力测验一样。眼睛近视的陈元仔细看去,只见上面写着“我忧郁地……”,后面的“站在江边”写得特小,就像四个黑点。  相似文献   

10.
比较鲁迅和契诃夫小说中的“忧郁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在环境、人物、终极指向等方面都表现出较浓烈的“忧郁情结”。由于外在与内在的差别,他们的“忧郁情结”的程度有强有弱。“忧郁情结”与作家主体同客体的反差有关,优秀作家大多具有“忧郁情结”,它是世界学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11.
北岛的诗历来被认为是具有强烈历史责任感的人文精神的代表,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特别是90年代北岛离开祖国大陆后,他的诗风发生了一定转变,他诗中冷峻、坚毅的风格正在被一种情感细致复杂的现代忧郁精神所代替,北岛的诗可以说由对历史的“回答”转向了对人本身的“回答”。  相似文献   

12.
蓝艳 《考试周刊》2014,(55):177-177
本文阐述了如何对忧郁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指出了在对有忧郁情绪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时,要鼓励学生宣泄忧郁情绪,促使学生将非理性信念转变为理性信念,协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重建希望和转移注意力。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忧郁、感伤情怀几乎贯穿在他的整个小说创作过程中,其具体体现在生活中真"我"的忧郁、感伤和人生的自我忧郁、感伤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为我们的教育而忧郁的人可谓有识之士.忧郁代表着一种觉醒,一种责任.我们把这种忧郁引伸到哲学上来,教育与哲学如此密不可分,兴盛教育需要同时从哲学和教育那里寻找出路.哲学的成长和繁荣离不开批判,教育及其他事业的兴旺需要深深的忧虑和深刻的批判.现在,学术上的功利主义严重地妨碍着我们,我们太崇尚感性,缺乏理论兴趣和哲学兴趣在妨碍我们深入反思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5.
李清照的词带给我们的是忧郁的美,她以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细腻地绣着她的词。在意境上独领婉约之风骚。她笔下的情感时常是动态的、有重量的、有温度的、有体积的。“人比黄花瘦”“绿肥红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她独特的个性心理、独特的天资禀赋、独特的人生阅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成就了她词作的独特的忧郁美。  相似文献   

16.
人物的忧郁气质抑或说本的忧郁风格,在学作品中本属于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情感形式,但在20世纪中国学史上,随着“普罗”学的兴起,这种情感形式开始遭临挤抑。特别是在进入新中国的当代语境之后,学中的忧郁情感被愈发严重地意识形态化了,致使学的书写几乎彻底疏离了个人的身体直觉体验,从而陷入完全观念化的幻觉之中,由此导致的一个最严重的后果便是,人们丧失了起码的现实判断能力,进而发生“大跃进”之类的虚幻迷狂。本在论述这一问题时,还具体指出了忧郁情感所蕴涵的形而上学层面的价值。这是为20世纪中国学迄今一直未能意识到的。  相似文献   

17.
张瑞 《考试周刊》2015,(39):13-14
郁达夫作品中的忧郁情结是独特的,形成这种情结的原因主要是郁达夫家庭的贫弱和他自幼的孤独经历,青年时期的不开朗及所处的恶劣社会环境,再加上所受的外国文学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大抵体现出他的忧郁情结,这种情结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8.
何塞·卡雷拉斯,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声乐界对卡雷拉斯的评价是"甜润,抒情的男高音,拥有天鹅绒般的嗓音"。他的声音浪漫且有些忧郁、大胆且又自信。其演唱技巧可谓炉火纯青,特别是圣洁的感情和挥之不去的忧郁水乳交融,卡雷拉斯犹如天鹅绒般的细腻嗓音,把他最擅长的忧郁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忧郁的有乐感,有气质,忧郁中含有激情,他可以说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双重性格的歌唱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戴望舒《雨巷》一诗中“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一形象的艺术价值,即“丁香”姑娘是忧郁的形象,代表了忧郁的美,是诗歌中忧郁美的典型形象。诗人在这一形象上是有意无意地追求了忧郁的美,这种追求体现了中西诗歌、文化的影响和诗人对生的美感意识即对人生的认识。由“丁香”姑娘忧郁的形象到诗歌乃至整个文学对忧郁美的崇尚,追问了忧郁美的根源、忧郁美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清照的词带给我们的是忧郁的美,她以女性身分和特殊经历细腻地绣着她的词。在意境上独领婉约之风骚。她笔下的情感时常是动态的、有重量的、有温度的、有体积的。“人比黄花瘦”“绿肥红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等等。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她独特的个性心理、独特的天资禀赋、独特的人生阅历。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成就了她词作的独特的忧郁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