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制约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太极拳国际化传播进行分析,认为太极拳的国际化传播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因素和传播系统内部诸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并针对太极拳国际化传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进而推进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当前社会促进太极拳全球化发展的文化动力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认为:推动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社会文化动力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来阐述,物质层次文化因素是太极拳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基础和物质前提;制度层次文化因素构成太极拳当代广泛发展的政策保降和外部推动力;精神层次文化因素则是太极拳空前发展的内在文化动力.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文化动力,促进了太极拳的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前太极拳在国际化传播过程中的自身优势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入的探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解决方案。太极拳国际化研究对加速太极拳国际化进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模式现状进行调查,探讨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模式的内涵,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途径、传播效果和传播环境等6个要素构建了传播模式,保证太极拳文化国际化传播动态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国际化传播与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系统方法,从传播学的视角,建立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的要素及其功能。结果:(1)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反馈五个要素构成,并且要素与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2)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系统可以为太极拳国际化发展的规划、管理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和谐”文化及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不但具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功效,而且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太极拳在传承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太极拳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必须加强太极拳文化的自身建设,加强太极拳与相关学科的渗透,加强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加强太极拳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太极拳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实现太极拳文化的产业化、大众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及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战略背景下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太极拳的时代价值彰显和跨国传播策略提出创新发展思路。研究认为:(1)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载体,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起着文化助力作用,但当前太极拳在跨国传播进程中面临着区域文化差异、观念认识冲突、优秀传播人才匮乏,及如何科学理性地解释太极等诸多挑战和困惑;(2)在调整和完善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策略过程中,宏观上,既要从大政方针等政策方面制定对外传播的策略,也要结合相关对策以完善和调整上层政策,微观上,政策或对策能否得到妥善执行,依赖于相关措施、手段和方法等细节工作的推进程度。(3)应理顺传播策略体系中各组成元素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疏通信息传播渠道,利于完善太极拳国际化传播的整体策略及提高其执行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认为,太极拳应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分类和发展:1)竞赛太极拳;2)传统太极拳;3)健身太极拳;4)对抗太极拳。这为太极拳爱好者能更清楚地认识各种太极拳的实用价值,使其能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向国际推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6,(9):12-12
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纪念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暨2006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9月将在河北邯郸举行。预计届时将有来自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太极拳大师和太极拳爱好者参加。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05,(5)
王海洲先生,生于1945年农历2月9日。祖居河南省温县赵堡镇,现任赵堡太极拳总会副会长兼总教练。王海洲20岁时拜其姑父张鸿道为师,系统学习赵堡太极拳。1984年,他被选为温县太极拳协会常务理事,积极投身于当地的太极拳教育与推广工作。近10年来,他多次以贵宾的身份应邀参加了河北邯郸永年国际太极拳大会、武当山国际太极拳大会等国际性武术大会。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我国独有的一项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所蕴含的深厚的哲学思想和攻防技术受道家文化影响很大,可以说道家的太极学说构成其理论基础。文章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道家文化在太极拳演进过程中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阴阳学说构成其结构基础“气论”理念构成其行功养气的理论基础,对太极拳与道家思想的深入有助于对太极拳的发展,有利于将太极拳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太极拳的研究,发现作为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意象存在于太极拳套路名称、练习过程和文化符号之中。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论证了传统太极拳的意象能够为身体注入能量,能够为意识注入持续的推动力,对健康和技击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继承和进一步弘扬发展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作为祛病、强体和防身自卫的方法在民间广泛流传,但大多数练习者对太极拳推手的“技巧”不太了解。文章对太极拳中“四正推手”的技术进行分析,使练习者熟悉并掌握太极拳推手的“技巧”。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观察法、实践法以及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磨练坚强品质意志、健全全面身体素质方面等对武术之太极拳的锻炼价值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太极拳在高校的普及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黄彩虹 《体育科技》2011,32(4):146-148,16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了太极柔力球运动在湖北省高校推广现状及其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提出了提高师资力量,将太极柔力球加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加大宣传力度,为太极柔力球运动注入青春的活力;提高大极柔力球技战术水平;加入大学生体育协会,让比赛更加名正言顺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各派太极拳技术的演变进行梳理,并与专家学者以及民间拳师进行交流和商榷,结合自身多年对太极拳的体悟,对太极拳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由此得出:阴阳是太极拳技术的理法,圆是太极拳运行的核心,螺旋是太极拳的技法。正所谓太极拳运动,不离方圆,阴阳互变,旨在螺旋。  相似文献   

17.
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众多流派中的一种,是孙禄堂融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为一体的太极流派,具有相当高的锻炼价值,也包涵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解读孙式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期使更多的人了解孙式太极拳,了解孙式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技击术是太极拳的精华,没有技击含义的太极拳就不能称之为“拳”,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才可达到武术之上乘。太极推手是练习太极拳技击的一种基本方法,“沾连黏随”作为太极推手技法特点的表现形式贯穿于太极推手的始终,通过深入分析这一技法来进一步揭示太极推手之精妙。  相似文献   

19.
太极文化软实力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扩大太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太极文化的内涵及软实力价值体现,研究认为:太极文化以太极拳为载体,以阴阳学说、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奉行体用兼备、身心合一原则,融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内涵,对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另外,健身养生双重功能体现太极文化软实力的本体价值,国际品牌效用彰显出太极文化的国家文化形象,育人价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等是太极文化软实力重要的深层次的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20.
杨国庆 《体育与科学》2000,21(2):57-58,34
本文通过对体育系学生所学篮球和太极拳动作技能保持情况的测试和比较表明:篮球课所学24项主要技术动作的保持明显优于武术课所学24式太极拳技术动作的保持。进一步的分析说明,学习和练习的时间、运动技术动作本身的意义或目的性、学习过程中的及时强化和反馈、学习兴趣等因素是造成上述动作技能保持差异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还提出了改善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