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9月24—25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和武汉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第八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珞珈山隆重举行。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人民日报社、宁波天一阁博物馆、香港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以及美国波莫那学院、韩国国立韩巴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  相似文献   

2.
2012年12月10日,由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九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在春城昆明隆重召开。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台湾东吴大学、成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数十家高校、科研单位及出版社的60多位代表出席了此次学术研讨会,共提交学术论文52篇,分别从教育、考试、文学、文化、文献、人物及武举等多学科视角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彰显出科举学作为一门日益活跃的专学,具备了丰富多彩的研究专题及其多学科研究方法,已成为科举学日趋成熟,走向显学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科举制不仅促进了东亚科举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对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科举制的深远影响、科举研究的跨学科研究范式以及科举研究的现实意义与世界价值,均促使科举学走向国际。当前,科举学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研究学者与研究资料、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等方面。未来,科举学国际化将逐渐从国内国际化迈向国际国际化.科举学将成为一门真正的、国际性的显学。  相似文献   

4.
闻讯 《中国考试》2006,(12):61-61
2006年10月27日,由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和上海嘉定博物馆主办的“科举文仑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嘉定隆重召开。这是继2005年科举废止百年,由厦门大学举办的“科举制与科举学胃际学术研讨会”后,又一次科举学术研讨的盛会。  相似文献   

5.
2020年12月12-13日,由江西省吉水县委县政府、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等联合主办,吉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承办的"第十九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在吉安中国进士文化园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国内高校和上海嘉定博物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科举类博物馆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有"状元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美誉的江西吉水参加本届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在科举制消逝了百余年后的今天,仍能够时刻感受到科举时代沉淀下来的文化。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两者在考试形式、考试程序、作用影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1994年至2017年在CNKI上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梳理后,按照研究主题将文献分成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科举变革与高考改革、科举与高考的公平性、科举户籍与异地高考、科举与高考的作用以及其他六类,并在对各主题进行述评的基础上对未来"科举与高考"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由陈文新、何坤翁、赵伯陶主撰的<明代科举与文学编年>(上、中、下三册,以下简称<编年>)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9月出版.<编年>是该社隆苇推出的大型文化遗产出版工程<历代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丛刊>(以下简称<丛刊>)第一辑(共17种)的主打作品,参考文献达1600余种,篇幅近500万字,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科举文学编年.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举学的兴起,明代四川科举史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相关论著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明代四川进士总数、进士地理分布及原因等。然而,明代四川科举史研究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专题性论著数量极少、基本史实不清、已有研究领域缺乏系统性、科举文献研究薄弱、研究领域狭窄等方面。加强明代四川科举史研究对于填补区域科举史研究的空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26日至29日,由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主办,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研究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七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东亚的书院与科举”在台湾清华大学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美国、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2月11日至13日,"第九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来自大陆、香港、台湾从事科举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教育专业杂志和出版社的编辑共60余人共赴盛会。在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围绕"科举与文化"与"科举与教育考试"两大主题对科举制度研究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拓宽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举学的兴起,明代四川科举史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明代四川进士总数、进士地理分布及原因等研究领域内。但明代四川科举史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表现在:专题性论著数量极少、基本史实不清、已有研究领域缺乏系统性、科举文献研究薄弱、研究领域有限。因此,加强明代四川科举史研究已经成为填补区域科举史空白的紧迫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徐东波 《教育与考试》2020,(1):42-47,55
“高考与科举研究”是考试学、科举学的交叉研究领域。笔者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5篇相关期刊论文展开分析。认为该研究领域具有发文趋势、高产作者及高产研究机构、主要载文期刊等文献外部特征;探讨了高考存废问题、高考公平问题、高考改革问题等三个热点研究领域;以及历史视角的研究、现实视角的研究、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视角的研究等三类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无锡顾氏家族文化——兼论梁溪顾氏词人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无锡家族文化兴盛,典型的文化世家有顾氏、秦氏及华氏。无锡望族文化兴盛主要体现为重视科举教育,创办书院私塾,整理家族与地方文献等方面,且又各具特色:宪成家族理学传家,顾宸家族对古诗文的校注与选编,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举学的兴起,明代四川科举史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相关论著中,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明代四川进士总数、进士地理分布及原因等。然而,明代四川科举史研究依然存在很多不足,表现在:专题性论著数量极少、基本史实不清、已有研究领域缺乏系统性、科举文献研究薄弱、研究领域有限。因此,加强明代四川科举史研究已经成为填补区域科举史空白的紧迫性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4日在厦门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越南、巴西等国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对科举制与科举学作了多学科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21年9月28-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遵义师范学院主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遵义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协办,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办的"第二十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遵义师范学院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台湾东吴大学、美国维斯廉大学等三十余所海内外高校和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等科举类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94位专家学者齐聚有"红色圣地,醉美遵义"美誉的贵州遵义参加本届主题为"科举制度与科举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明清是中国骈文发展的重要阶段.晚明四六表启和摹拟六朝骈体文学的风气流行,预示着应用性、审美性骈文的双双崛起.清代骈文复兴,正是在晚明骈文崛起基础上的顺势发展.然而,明清骈文研究整体上偏弱,文献的系统整理尚未开始,作家作品研究尚待拓展,文本审美研究有待提高,理论与批评建构亟待加强,骈文与政治、科举、地域等的关系研究尚待深...  相似文献   

18.
冯用军 《考试研究》2010,(3):121-127
三月的杭州,乍暖还寒。由杭州师范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所、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天津市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所共同协办的“第六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员大会”,于2010年3月26日在杭州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9.
该书由知名学者、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撰写,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18章,依次是:科举学引论、科举学综论、科举学史论、科举起源论、科举时代论、科举存废论、科举人物论、科举政治论、科举教育论、科举文学论、科举社会论、科举文化论、科举法规论、科举地理论、科举术语论、科举文献论、科举东渐论、科举西传论。该书是第一部科举学专著,将古、今、中、外、文、史、政、教等方面的科举研究熔于一炉,系统地论述了科举学学理的阐发和  相似文献   

20.
科举西传说是科举学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本文在综述科举西传说的由来的基础上,介绍科举制对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并论述科举西传说得以确立的根据。1570年至1870年间,主要用英文出版的涉及中国科举的文献远不止七十余种,在此之外目前至少还可以找到近五十种相关文献,总数当在一百二十种以上。在已证明西方考试制度是将科举考试的公平竞争原则借鉴过去的情况下,找到当时明确指出英美等国文官考试制度曾借鉴中国科举制的宝贵资料后,科举西传说可以确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