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决策科学性的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决策的科学性是指教育决策的合乎思维的逻辑性、客体的规律性、主体的目的性、行为的实践性。可行性是其事实判断标准 ,合理性是其价值判断标准 ,实践性是其规范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合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合理性的基础解答这一问题 ,实际上是要弄清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合理性何以成为可能的问题。也就是要回答能否对这种教育进行价值判断的问题。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总是以满足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培养、塑造一代新人的需要为存在条件的。正是因为这样一种特点 ,构成了思想道德教育价值评价的基础。从本质上讲 ,这种价值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 ,它是对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作出判断 ,判断其是否实现了它应有的价值 ,以及价值实现的程度如何。对思想道德教育价值判断之…  相似文献   

3.
依据不同教育研究范式的特点,可以将教育研究范式的合理性分为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教育研究范式的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出现了断裂.即工具合理性的扩张、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区隔.整合教育研究范式的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途径在于,使工具合理性回到本身的功能定位,并将求真与求善有机统一在教育研究范式中.  相似文献   

4.
胡沫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23(12):94-97,118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体。事实判断具有客观唯一性,价值判断具有主体间差异性,二者统一的基础在于社会历史性对人的本质的规定性。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把灌输范式的知识教育统一到理解范式的信仰教育上来。  相似文献   

5.
火车票"实名制"的制度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车票实名制之争本质上是价值取向与价值选择标准的争论.实名制体现了民众对于平等的公平购票权、乘车权的伦理价值诉求,具有时代的价值合理性与合法性.但实名制价值目标的实现又有赖于各种现实条件的改善与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实名制的现实合理性基础是其价值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对教育活动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是教育评价的首要功能。作为价值的内涵和判断的依据,既有价值观的主观取向问题,也有价值标准本身的客观规律。本文从评价分数的内涵出发,探索评价分数的等值性与价值标准的同一性之间的关系,力图揭示质与量相统一的规律,旨在指导评价设计的实践,克服人为规定所带来的随意性,提高评价的效度,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价值判断是指价值主体基于各类社会现象和社会现实所做出的价值客体价值大小的评价,价值行为是指价值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基于价值判断所采取的体现一定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的行为方式,价值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价值行为的合理性。目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价值判断与价值行为脱节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寻求话语范式、理念、方法的改革,从而弥合两者的冲突问题,实现行与知一致。  相似文献   

8.
由于教育评估是对教育的社会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它要解决的是评估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的问题,评估标准与评估主体的价值观念、价值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评估标准既具有主体性,又具有客观性。又由于教育评估与教育测量要解决的问题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是解决价值判断的问题,后者是解决事实判断的问题,所以,虽然教育材料标准也具有主体性,但是,教育评估标准的主体性与教育测量标准的主体性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只有充分认识这些问题,才能正确地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9.
第一,增加全社会的教育总量和每个人的受教育量;第二,不减少一人受教育量而增加全社会的教育总量;第三,增加一人的受教育量而不减少别人的受教育量。这三条判断标准缺一不可,必须综合运用,而且在顺序上也不可颠倒。若改动了顺序,就从根本上损害了教育制度伦理公正的价值意义,从而否定了公正的合理性,从根本上动摇了教育制度伦理的普遍性、公正性。这三条标准的不可或缺与顺序的不可更改,共同构成了教育制度伦理公正的保证系统。教育制度伦理公正的三个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一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本质问题高等教育评价标准是高等教育评价活动的基本依据与参照。其本质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高等教育价值判断问题和高等教育价值基准线问题。(一)高等教育价值判断问题"所有标准都是判断问题。"在高等教育评价标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人类对教育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走过了从教育测验到教育评论的历程,形成了教育测验、教育统计、教育测量、教育评估、教育评价、教育评论理论,并且这一学科群落已经形成。但由于这些理论和学科群落并不成熟,许多人对该学科群落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认识不清。因此,很有必要从多角度对该学科群落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进行辨析,并对该学科群落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人们在教育价值的选择上,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两种教育价值观各执一说,相互矛盾和冲突。本文从两种教育价值观的冲突人手,进而分析两种教育价值观冲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学里存在着三各不同性质的判断:解释教育现象的实然判断,规范教师行为的应然判断和兼有实然,应然双重性质的判断,从反映论和辨证论的角度分析,教学具有教育性就是一个具有解释教育现象,规范教育行为两种作用的双重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较高层次的理性的角度看,中国近代人们对职业教育态度的变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从抗拒排斥到功利性很强的选择接受,再到对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的认同;从较低层次的情绪化层面看,个体对职业教育价值的判断却保持着一种强烈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徐冬青  杨小微 《中学教育》2010,(5):16-19,24
基于实地考察和合作研讨,以某中学为例探讨了灾后学校教育重建问题,分析了这所学校灾后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呼唤重建型领导、在教学改革中渗透重建、以课程改革丰富重建内涵、抓住提升学生学校生活质量这一关键重建等方面展开了系统思考。最后,从灾难记忆的积极与消极双重效应,提出若干启示,即:灾后关注应当有度,尊重生命是最深层次的价值判断标准,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促成“汶川共识”。  相似文献   

16.
当代文学史写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价值标准的确立。目前出版的两部有影响的文学史分别代表了学术界两种不同的文学史观和价值立场。有人认为文学史应当采取一种客观、冷静、中性的立场,尽量“还原历史情景”而不作价值判断。但是,文学研究的性质不仅要求文学史写作者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于历史事实的描述,而且要求研究者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作用,对文学现象和作品作出价值评判,因此,只有站在人文主义的价值立场,才能发现以往文学史所不能发现的优秀作品,才能找到文学作品潜在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对电子游戏的普遍认识是将其作为一种对青少年成长有消极影响的娱乐方式。这是简单化的判断。其实游戏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尤其体现在对电子游戏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电子游戏课程”的实质是将“游戏者”与“学习者”两种角色合而为一,形成“游戏者———学习者”的课程与学习机制,使得学生在乐学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Measurable targets,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value for money – whatever we may think of the ‘impact agenda’, it looks like it is here to stay. Are we trapped in a positivist, new managerialist spiral of demonstrating the value of our work, or can we take the lead in reframing the discourse on how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proves its worth?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how we gather and present evidence is currently not fit for the purpose of demonstrating the value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o our institutions. The paper argues that reconceptualising ‘impact’ as ‘evidencing value’ could release us from inadequate or instrumental approaches to evaluation. Evidencing does involve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but it also acknowledges the role of judgement, experience, and contextual knowledge in determining what needs to be evaluated, and how. It allows us to reconfigure what can legitimately be included in our heterogeneous mix of evaluation data. Examples of frameworks which might support us in evidencing value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研究及影响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必须澄清认识,并对自身教育理念进行反思从而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本中的新视野分别指向学生、师生关系、课程、教育同行和评价标准这五项内容。  相似文献   

20.
善恶、美丑、利害分别表达了某种价值评价。这些价值评价包含着两个共同的内容:主体的主观性因素和客观事实。这决定了价值评价的双重特征:主观性特征和客观性特征。主观性特征表现为:它们表达了主体的主体性元素,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主体性。客观性特征表现为:它陈述了某种客观事实,以及主体本身对客观现实的依赖。在价值评价中,不仅表达了主体的元素,而且陈述了客观事实。价值似乎有两个载体,即价值物和价值评价。由于价值评价本身包含了价值物,因此这两个载体合并为一个载体:价值评价。价值依托于价值评价而存在。在经验层面,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这些价值评价,而看不到价值,因此,事实上,价值等同于价值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