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是文言文阅读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全国各地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所考查的文言文词语涉及常用的典型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词语意义理解的考查,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掌握重点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2.
夏增田 《教师》2011,(17):63-63
在普通高等学校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学科的复习中,文言词语的复习是最令考生头痛的。因为在语文学科中,文言文是一大难点,而难主要难在对词语意义的掌握上。以2010年湖南省对口升学语文考试大纲为例,大纲要求考生掌握文言实词110个,文言虚词12个,总共122个,量虽然不大,但难度却不小,这是由文言词语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教学的实践表明,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不难以掌握。如果对常见文言词、文言句有一定量的积累,阅读或翻译、做题时障碍就不会很大,而在词语、句式中,词语又显得较为重要,它是构成句子、篇章的重要因素。文言词语中实词又显得特别重要,它是表达句子基本意思的基础。其实,实词难以教学或学习,关键在于一词多义。不过,只要我们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分析归纳,还是有规律可寻的。  相似文献   

4.
冯汝汉 《高中生》2014,(2):14-15
2013年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判别对所选的几个词语解释的正误。  相似文献   

5.
文言词语的注解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据此,笔者对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科书《阅读和写作》第五册第七单元选编的明清散文《五人墓碑记》、《登泰山记》、《祭妹文》的各一注解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三、五册的若干文言词语进行辨释,希望对有关课文的教与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厉萍 《教学月刊》2003,(2):33-35
一、“文言话题作文”的指导1.话题含义所谓话题是指说话的中心 ,也即说话的范围 ,而且这个范围是相当宽泛的。话题作文要求所写的作文与话题的内容必须具有相关性。文言话题作文是把整篇文言文作为一个话题 ,要求学生在浅层次的学习文言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时代背景、人物性格、主题思想以及写作手法和历史的局限性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它既立足于文言原文 ,又不仅仅停留在文言原文上 ,它给学生提供了—个非常广阔的想像空间。文言教学一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就为话题作文赋予了新的内涵。2 .话题选择文言话题作文之所以选…  相似文献   

8.
崔晶  张晶 《黑河教育》2014,(7):32-32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完成重点文言知识的积累及文言知识复习; 2.能够流利顺畅地背诵课文和翻译句子; 3.发现并体会文中口技表演者表演的精彩和作者写作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这部分试题最稳定,2000年仍然是变化最小的。从比重看,约占全卷的10%,分值8-15分之间。从考查重点看,一是默写古诗词或文言文的名句,二是理解文言词语和句意。从范围看,基本上在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篇目之内,因此选文“撞车”颇多,如《出师表》。从要求看,遵循大纲“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课文”的规定,少有超纲的试题。  相似文献   

10.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了解典型文言现象。 2.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3.理解古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和这些形象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学习中,能否正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至关重要。不论是实词还是虚词,词性的非单一性,决定了它们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充当的成分是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是不一样的。由此可知,对文言词语的词性、位置和成分的把握是正确理解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读教三疑     
平日读书教学,觉得现行的语文版初中语文课本里,编者对个别文言语句的标点和文言词语的注释、文言句子的释文,有不尽妥贴之处。拟作“三疑”。  相似文献   

13.
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常常存在畏惧感,这是其文言基础薄弱造成的。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学习实际,推出更多文言文阅读学习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讨论、读写、运用等环节展开深度学习,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文言文有特定的文言现象,教师在阅读教学组织时,需要从文言语感培养的角度展开具体引导,让学生自然积累文言阅读认知。  相似文献   

14.
朱庆和 《新高考》2004,(1):16-18
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是高考对考生最基本的要求.它能考查出考生对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该题的分值已增加到19分.包括3个选择题和10分的翻译题。由于许多同学平时依赖于《高中文言文注解及赏析》一书,积累的文言知识有限.所以考试中一遇到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就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读过几遍也读不懂.做题质量差,得分也太低,久而久之对这个题就会失去自信.仅靠运气作答。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培养阅读文言的能力.使学生能自由阅读历代文献,做学习和研究的工具;二是接受文学遗产;三是了解现代文中的文言成份。”现在的文言文教学很注意词语教学,为了理清词句,大多采取逐字逐句的串讲法,似乎文章仅仅是文言词语的堆砌,即使一些所谓的分析,也仅仅是附带着对文章内容粗略地梳理。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背诵课文,识记常见的文言词语。  相似文献   

18.
黄新 《中学文科》2007,(3):39-44,48
【热点概括】 主题词:外扩 比较 现代化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热点内容有:文言词语(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常用实词和虚词等)的解释、文言语句(特殊句子、重点句子)的翻译、文言内容(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概括内容、简析结构和表达的特点、品味语言等)的理解等。  相似文献   

19.
高中文言断句教学正走入高中师生的视野,重视文言断句训练是提升高中生文言阅读水平和培养高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高中文言断句教学如何才能更高效?通过文言语感的培养,通过文言断句课程资源的开发,通过文言断句技巧的总结提炼,高中文言断句的教学效率会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0.
据境索义与文言词语训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境索义是利用语境解释言语中词语准确语义的一种训诂方法,上下文语境是我们据境索义所利用的主要对象.利用上下文语境可以确定多义词在语句中的具体语义、排除歧义,可以确定语句中词语的语法意义.辞例所构成的语境是一种特殊的上下文语境,利用辞例可以准确训释某些文言词语.运用据境索义的前提是必须具备文言词语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