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一、审判方式改革势在必行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继出台和施行,并经过在实践中的完善和修正,标志着我国较为完备的诉讼法律体系的确立。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向各领域深层次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司法体制尤其是法院系统在审判中的一些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对庭审的作用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庭审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不能保证办案质量;案件审理等程序不合理,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不利于提高审判工作效率;整个诉讼活动过程公开性差,暗箱操作严重,有碍于提高审判人员素质,不…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行政诉讼审判组织体制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些无法摆脱的弊端:难以做到审判独立,导致司法不公;也缺乏专业性和效率性。对此,需要改变现行的由普通法院行政审判庭来审理行政案件的做法,借鉴法国的行政法院制度,设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法院体制。  相似文献   

3.
法官在审理“5·15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这一难办案件时,运用一定的审理技巧,审慎地处理了案件,对以后家事司法审判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文章以此案为例,探究法官在审理这一个案时所运用的技巧方法以及此案对家事审判领域后续发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涉及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程序方面的规定,已经明显不适应司法实践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需要。审理未成年人民事案件应适用与普通民事诉讼程序不同的特别程序。我们应当通过完善立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案件的适用范围、管辖、诉讼主体、举证要求和强制性调解程序的前置、审理等,设立专门的审判组织,通过特别程序来强化对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教育》2009,(13):52-52
自1984年11月,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合议庭以来,截至目前,全国法院系统共建立了2219个少年法庭。全国31个省、区、市高院都建立了少年法庭指导小组。经过25年的不懈努力,全国法院形成了一支以尚秀云、李其宏为优秀代表的专业少年审判法官队伍,拥有少审法官7018名。  相似文献   

6.
自《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正式施行以来,全国各基层法院系统选任并产生了决定出台后的第一批人民陪审员。在五年的实践中,陪审员参加审理各类案件,在促进司法民主、司法公正以及司法公信力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不足依然存在。今后应在立法以及陪审员的选任、培训、管理、制度保障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模拟审判是我国高校法学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手段之一,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常出现表演化的现象。为了提高法学教学质量,模拟审判教学应当坚持高度仿真的原则,从司法实践中提取真实案例及涉案证据,严格按照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审理的程序,以及检察院、律师工作规范组织起诉、应诉,模拟开展相关案件的审理活动,并以提交符合实际工作规范的案件卷宗作为课程作业,依据案件审判的实际结果对照评判各组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提高模拟审判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由于迷信风水而导致的民间纠纷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同时也是传统司法中一类不可忽视的特殊案件。"刁讼陈仲垣、陈杰二杖"案系明代《盟水斋存牍》中记载的一个典型的风水诉讼案件。分析其诉讼双方的利益分歧和诉求,以及官员的审理过程,对于探究传统社会中百姓的生活常识和内心信仰,以及这些观念是如何影响司法案件的审判,司法官员对民间的风水禁忌这一案外社会现实又有着何种见解与认同,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无效婚姻制度是我国修订后的《婚姻法》新增设的一项制度,它填补了我国婚姻立法的一个空白,是对我国婚姻立法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婚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它不仅完善了我国婚姻法理论,有利于婚姻法向民法典的回归,而且为人民法院审理违法婚姻案件提供了审判依据。但是,新婚姻法对于无效婚姻制度立法方面的设计还存在一些缺陷,所以对无效婚姻制度的内容、无效婚姻的确认、无效婚姻的法律后果进行深入的剖析,对于当前的司法实践及其婚姻立法相关内容的完善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清朝对蒙古的司法审判制度是在国家统一行使对蒙古的司法权,并结合蒙古固有的司法审判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轻微案件的审理和蒙古地方审判上尊重并确认了蒙古传统审判方式,带有很浓厚的蒙古地方色彩。但在重大案件的审理和中央的司法审判上,始终坚持国家司法统一的原则,正确地处理了中央和蒙古地方在司法审判上的矛盾,使中央的司法管辖深入到蒙古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1.
对缺席判决离婚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它的稳定和谐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审理离婚案件应谨慎.但目前审判实践中存在着不当缺席判决离婚的情形。笔者首先从缺席判决制度的法意及离婚案件的特点等理论上探讨离婚案件是否适用缺席判决制度,接着通过介绍和评价我国关于缺席判决离婚的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总结具体适用缺席判决离婚的情形,最后从法律规范和审判实践方面对我国缺席判决离婚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民事诉讼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可见,证据在民事诉讼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任何案件的审判都必须以证据审查为基础。近年来,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对民事证人制度不够重视,致使民事案件审理实践中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作伪证以及证言前后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准确评判当前我国民事证人制度的现状与缺陷,构建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事证人制度体系很有必要,也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刑讯是中国古代司法审判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案件审理官获得当事人的口供和相关证据的重要手段。宋代统治者注重刑讯,但是规定必须依法刑讯,并在刑讯条件、刑讯对象、刑具使用、刑讯过程和刑讯的结果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同时严厉打击非法刑讯者。这些规定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司法审判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发展速度急速向前,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究其原因,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GDP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有很大关系,同时也突显了环境保护司法手段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在面对这些造成巨大经济和环境损失的污染事故时,如何正确使用司法手段进行惩罚与预防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大连康菲石油污染事件为视角切入,分析其中存在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进而通过对现有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梳理,析出环境污染案件涉及的刑民界限,为刑法与民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污染案件中如何正确适用找到解决途径,同众学者商榷。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司法案件审判报道中出现的新闻媒体与法院审判工作冲突的情况,究其实质是记者采访权与独立审判权之间的冲突。分析司法案件审判中记者采访权的内容和界限以及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如何保障记者采访权的问题,提出了司法案件审判中做好新闻采访报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刑事错案在整个司法进程中均可能发生,但审判阶段发生的刑事错案危害最大。通过刑事错案防范机制来避免具体的错案理当是可行的。以案件在法院审理阶段的进程为对象,通过审理前阶段的严格审查受理案件和适时召开庭前会议,审理中阶段的严格贯彻执行法定证明标准,强化证据审查、逐步扩大证人、鉴定人出庭的适用范围以及通过庭审旁听、直播等监督审理,审理后开展案件评查和审务督查、判决书上网和加强审判管理机制等措施,对其中可能产生的错案因素进行梳理和探讨,以避免刑事错案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意义重大,但死刑审判程序的一些相关制度仍存在不足之处,为便于死刑案件的审理,贯彻"少杀、慎杀"的政策,充分保障人权,必须对相关制度予以完善。包括将死刑案件被告人集中关押、扩充死刑案件审判合议庭、实行合议庭的绝对通过原则、完善死刑案件的二审及复核程序的审理期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司法制度的一项优良传统,人民陪审员制度为我国的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但是,这一制度本身却一直缺乏完整、系统的法律规定,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建立专家型兼职陪审员制度,是根据某些专业性很强的案件审理需要,特邀专家、学者担任兼职陪审员,从而使人民陪审员在审判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意义重大,但死刑审判程序的一些相关制度仍存在不足之处,为便于死刑案件的审理,贯彻“少杀、慎杀”的政策,充分保障人权,必须对相关制度予以完善。包括将死刑案件被告人集中关押、扩充死刑案件审判合议庭、实行合议庭的绝对通过原则、完善死刑案件的二审及复核程序的审理期限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公害犯罪刑事责任方式的现状是,立法规定单一薄弱、司法适用相对多元。基于环境公害犯罪特殊性、刑事责任目的、现有责任方式缺陷、中外立法对比以及司法实践探索考察,完善环境公害犯罪刑事责任方式必要且可行。立法方面,主要是改进财产刑和资格刑,配置非刑罚处理方法;司法方面,大胆适用以恢复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非刑罚处理方法。此外,应根据环境公害犯罪主体的不同,对自然人和单位规定和适用不同刑事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