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构主义是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2.
1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是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背景介绍奥苏贝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新课程标准,在学生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背景介绍 奥苏贝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新课程标准,在学生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则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结构)、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nstruc…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4大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  相似文献   

8.
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的发展(一)以“学”为中心的ID的理论基础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  相似文献   

9.
席斌 《考试周刊》2008,(9):164-165
建构主义是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全新的学习理论,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传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本文具体论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教学观及以此为基础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旨在帮助教师探寻适合自己的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构主义是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全新的学习理论,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传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本文具体论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1.
“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  相似文献   

12.
“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一、“学生深度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学生深度参与”式教学模式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要求而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主要认知工具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将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将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群体的协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  相似文献   

15.
电磁学网上学习环境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这是建构主义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建构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意义的建构”不是由别人而是由学习者自己完成——由学习者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完成。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才是…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而且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知个体主动建构的,是个人与别人经由磋商与和解建构的,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或吸收的。因此,学生应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患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代军 《考试周刊》2012,(92):147-148
自主性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体现为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3个要素,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老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三、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的发展 1.以“学”为中心的ID的理论基础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