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Beckmann城市体系是异速生长模型的理论基础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彦光 《科技通报》2002,18(5):360-367
从基于中心地理论的Beckmann城市等级-规模模型Pm-KRS^m-1/(1-K)^m出发,导出了关于城市体系的Beckmann异速生长方程dy/dt=b(y/x)dx/dt,得到中心(最大)城市的人口规模(P1)与城市体系总人口(U)之间的几何测试关系P1∝U^b,证明了当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D≤1时,标度因子b=1;而当D>1时,则有b>0。从长期平均看来,b值应变化于0~1之间,即有0<b≤1,且有b→1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Beckmann异速生长方程的标度因子(b)与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D)有一定关系,且其数值在理论上等于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广义维数(Dc)与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广义维数(Ds)之比(即有b=Dc/Ds)。以河南省城市体系(1990-1998)为实例,对理论推导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
将Davis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二倍数规律(2n 规律)推广到任意倍数规律(δn 规律:δ> 1),证明了从2n 规律中推导出来的三参数Zipf模型P(r)= C(r- a)- dz的幂指数dz 具有分形维数(D)性质,且有D= 1/dz= lgδ/lg2; 最后以河南省城市体系为实例验证了作者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灵 《资源科学》2011,33(6):1118-1125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是从资源型城市和城市群关系角度界定的一类城市群,它是我国城市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我国典型的资源基础型城市群—辽宁中部城市群,对其城镇体系中城市规模的时空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城镇规模分布研究中的分形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城镇规模和经济规模的演变过程和特征,将Gibrat法则引入城镇体系规模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中部城市群城镇体系的规模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城市规模和经济规模均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根据分维值时间序列,可以判断在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城市异速生长的特征;城市规模结构分维与经济规模结构分维的时空演变具有历史吻合性,经济规模变化引起城市规模变化;城市群中资源型城市在城市的地位一直非常稳定,中心城市的地位间歇上升,对城市群的影响力趋强。  相似文献   

4.
区域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彦光  刘明华 《科技通报》1998,14(6):395-400
从城市结构和功能模型出发 ,通过数学变换 ,揭示了城市规模分布的 Zipf指数的分维性质和地理意义 ,提出了城市体系等级结构的 q-函数以及求解最佳规模分布维数的方程式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传耿 《中国软科学》2004,(3):111-116,129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不仅成为中国城市创新的重要动力之一,而且也是中国经济巨大发展在城市领域的显著表现。通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法进行研究发现:(1)FDI小规模进入一般不会改变城市性质,但可以提升、增加或改变城市的一般职能;随着FDI进入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性质就会发生变化;(2)城市经济实力要素对FDI具有很强的吸引力,FDI的直接作用结果又提高了城市经济实力和规模;(3)FDI通过经济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很大影响。(4)城市体系是FDI的空间载体,FDI是城市体系演化的重要动力。城市政府要通过“引导、规范、治理、服务、经营”等调控手段,大力加强城市软环境的建设,高度重视城市产业集群的形成,适时促进城市职能与性质的转换,着力统筹城市空间组织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计算环北部湾经济圈城镇体系的首位指数、不平衡指数及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 分维数,讨论了环北部湾经济圈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特点;用城镇密度、关联维数分析了环北 部湾经济圈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指出了目前城镇体系的特征:序列大小分布,大城市实力不 强,中小城市数量偏少,规模小,经济实力差,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空间布局小集中、大分散, 城镇间的相互作用较小,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差.在对城镇体系结构特征形成内在机制探讨 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环北部湾经济圈城镇体系发展的相应对策:重点发展大城市,增强大城 市辐射力;大力发展中小城市;以工业化推进小城镇的发展;积极实施城市群发展战略,完善城镇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柯西不等式的一个简单证明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西不等式设 ai>0 ,bi>0 , i=1 ,2 ,… ,n。( ∑ni =1a2i) ( ∑ni =1b2i) ( ∑ni =1aibi) 21 证明设 A=∑ni =1a2i, B=∑ni =1b2i, C=∑ni =1aibi则 ABC 1 =∑ni =1a2i BC2 ∑ni =1b2i B  =∑ni =1( a2i BC2 b2i B) ∑ni =12 aibi C=2所以  ABC 1 2 ,即 AB C2。2 应用利用柯西不等式推导空间一点 p( x0 ,y0 ,z0 )到直线 L:  Ax By Cz D=0的距离公式d=| Ax0 By0 Cz0 D|A2 B2 C2设 p1( x1,y1,z1)是直线 L:  Ax By Cz D= 0上任一点则有Ax1 By1 Cz1 D=0则 | pp1| =( x0 - x1) 2 ( y…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选取影响城市综合规模的几项因子:人口规模因子,城市用地面积因子,经济规模因子,基础设施规模因子,财政规模因子,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因子法构建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对宜宾市城市综合规模进行测算和分析,同时对其等级规模结构进行一些探索。结论显示,除人口规模以外,其他因素影响宜宾城市综合规模的程度差别不大;宜宾市是典型的“首位型”等级结构体系;大多数县域都属于中低水平规模的层次,城市的规模分布呈典型的“菱形”,即中间大(多)两头小(少),但属于低水平的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9.
利用参数法给出不定方程x~2-Dy~2=z~2(D0)非平凡解的参数形式以及解的一些性质,研究了不定方程x~2-aby~2=1(ab0)非平凡解的参数形式,最后给出了不定方程ax~2-by~2=z~2(a0,b0)非平凡解的参数形式,以及不定方程ax~2-by~2=1(a0,b0)非平凡解的参数形式。  相似文献   

10.
胡玉敏  踪家锋 《未来与发展》2010,31(1):64-67,39
Zipf法则反映了城市规模与其位序之间的简单而优美的关系。也是研究判别城市集聚和城市体系合理性的重要原则。本文利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各省城市的数据,应用Zipf法则对中国城市规模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城市规模的Zipf指数不断增加以及显著不为1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利用混合OLS模型和GLS面板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诸如交通状况、工业化水平、FDI、人均GDP、城市人口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软科学》2014,(2):11-15
基于单投入多产出的随机成本前沿模型,利用我国286个城市20042010年的数据测算了各个城市公共支出效率,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非线性假设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和公共支出效率的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我国286个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平均值达74.1%,但以每年2%2010年的数据测算了各个城市公共支出效率,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非线性假设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和公共支出效率的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我国286个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平均值达74.1%,但以每年2%5%的速度逐年下降;(2)公共支出效率与城市规模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基于公共支出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城市规模是639万人;(3)公共支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U型曲线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公共支出效率由降低转为上升的临界点为人均GDP 6.42万元/年。  相似文献   

12.
曹聪丽 《软科学》2017,(5):6-10
基于2003~2013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统计数据,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产业发展模式、城市规模对城市经济绩效的协同影响,估计城市规模约束下专业化和多样化的边际收益、与城市专业化或多样化经济相适应的最优城市规模,以及专业化经济的空间溢出范围.研究发现:(1)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产业发展模式应由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多样化对经济效率提升的门槛规模是129万人;(2)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经济绩效呈现倒U型结构,而城市规模增大的边际收益随专业化向多样化转变和多样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3)专业化具有显著的跨区域空间外部性,空间溢出效应在100千米和400千米时较大.  相似文献   

13.
陈京莲 《现代情报》2009,29(9):15-16,24
B-K方程的莫德列夫修正式是研究文献老化的重要方法之一。但人们在使用该修正式时混淆了公式中系数的约束条件。本文从B-K方程的莫德列夫修正式出发,详细讨论了公式中系数的约束条件以及它的科学意义。经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B-K方程的莫德列夫修正式中系数a,b的第一个约束条件是ae0.1+be0.2=1,另一个约束条件为0≤a≤2e0.1且1-2e0.1≤b≤1。认为第一个约束条件的意义是初始化约束条件,第二个约束条件的意义是文献的老化来源于文献的不断增加和文献自身的老化。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   1.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1/3·a3/2=a B.a-1/2·a1/2=0   C.(a2)2=a9 D.a1/2·a1/3=a1/6   2.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的功能区位选择与城市功能专业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逐渐从单一功能向整条价值链拓展,其不同功能的空间布局与中国的城市等级相对应,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本文分析了在华制造类跨国公司不同功能环节进入中国的渐变过程及其区位分布与中国城市等级体系的对应关系;并以全球五百强企业在华分支机构的数据为基础,采用条件逻辑模型分析了不同功能的区位决定因素,发现在控制城市特性基础上,城市行政级别、距离中心城市远近和城市人口规模共同影响跨国公司功能区住,而且相同功能之间以及研发和生产、生产和物流、销售与生产等不同功能间均存在着共聚现象.此类功能共聚推动着中国城市功能专业化发展和城市区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研究如下的三维Kirchhoff型问题{-(a+b∫Ω| ▽u | 2dx)△u=| u|q-1u+λ |u|p-2u/|x|s, x∈Ω,u=0, x∈(a)Ω,其中,Ω是R3中具有光滑边界的有界区域,0∈Ω,0<q<1,0≤s<1,4<p<2*(s)=2(3-s),a,b,λ>0.运用变分方法,证明当λ>0足够小时,这一方程至少有2个正解.  相似文献   

17.
应用集中系数、区域非均衡系数、改进的重力模型对客货运量分别进行评价,并通过定性的方法对结果进行修正,得出结论:(1)新疆城市客货运的集中程度差异明显;(2)新疆客货运输的节点不一致,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3)目前新疆基本形成以乌昌地区为中心,以"奎屯-乌苏"双核城市和喀什为次中心,以石河子、博乐、库尔勒、阿克苏、阜康为区域中心,其他城市为区域次中心的城市等级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背景下,基于异速生长视角揭示工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对于促进淮海经济区等典型省际边界区域工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构建工业增长-碳排放异速生长模型,以淮海经济区为案例,整合脱钩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0—2020年省际边界区域工业增长与碳排放耦合作用关系时空异质性特征,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解释异速生长的协同机制。【结果】(1)研究期内淮海经济区工业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由弱脱钩演变为强负脱钩,处于脱钩状态的县域呈向徐州、连云港等中心城市外围集中之势。工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协调性不断提高,极度及高度耦合协调类县域占比由18.64%提高到83.05%;(2)工业增长-碳排放异速生长指数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变化历程,持续处于碳排放弱扩张阶段;空间上,绝大多数县域工业相对增速高于碳排放,40%以上的县域异速生长类型呈向下演变趋势;(3)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固碳能力等因素对工业增长-碳排放异速关系变化呈正向促进作用且有增强之势。工业化水平、资源型产业占比、省际边界的影响由正向促进转为负向抑制,工业转型及省际边界功能演化是工业碳排放异速关...  相似文献   

19.
吴杨  倪欣欣  马仁锋  张文忠 《资源科学》2015,37(12):2362-2370
以城市工业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方法和GIS的最邻近点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和通达性指数测度上海市64家有代表性的工业旅游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联动特征。这将为城市工业旅游景点开发模式选择和旅游线路设计提供空间决策依据,同时又有助于完善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工业旅游景区与毗邻地区的综合规划策略。研究发现:①上海市工业旅游资源总体呈弱集聚分布,旅游网络趋于环网型;②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程度与连接程度不同,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度与连接度比工业企业景点、工业博物馆高,说明创意产业集聚区工业旅游发展成熟度要高于工业企业景点与工业博物馆,而后两者相较之下存在较高开发潜力;③上海市核心区工业旅游景区通达度较好,具有良好的联动条件与联动潜力。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旅游”、智慧旅游为城市旅游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基于百度地图热力图数据,以武汉为案例地,选取旅游淡季向旅游旺季转变过程中的5个时间节点,使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计算空间热力值,以此识别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并探索城市旅游空间的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百度地图热力图在城市空间结构特征识别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较为直观且明确的识别中心城区边界、判别区分城市各地区的发展阶段,掌握其发展方向;(2)旅游者在城市内部中的分布既具有广泛性和随机性,又呈显著的地域集中性,旅游者对传统旅游空间仍然保持高度热情;(3)百度地图热力图在量化评估旅游旺季带来的城市空间压力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案例中,城市空间高热力值区域的面积在旅游旺季相较旅游淡季增长了66%,并且空间分布高度集中;(4)在旅游旺季时,当地居民有意或无意地把本地城市空间区腾挪给了游客,即城市空间使用者在应对旅游淡旺季时具有一定的自组织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