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ESDA-GIS的皖江城市带产业空间判识及用地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皖江城市带区县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对区域六大产业类型的分异及集聚程度进行空间判识。研究结果表明:①皖江城市带产业区位熵空间分异明显,熵值极高区与极低区表现突出,存在显著空间差异性;②只有轻纺产业发展的集聚程度较高,其他类型产业表现并不突出,区域产业结构关联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竞相合作的区域联动机制;③高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没有高高或低低集聚区域,其他四类产业类型均存在高高或低低的集聚区,而轻纺产业表现尤为突出,说明产业空间布局已处于正在集聚过程。  相似文献   

2.
杨贺  刘金平  蔡利平 《资源科学》2016,38(6):1109-1117
对于资源型区域而言,矿业开发的特殊性和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独特资源型经济空间特征。非均衡发展造成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明显,其必然导致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形成与演变。论文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法,对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171个县域的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探寻资源型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因素,揭示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增长空间分异驱动力。研究表明:形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依次是矿业、农业和交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核心圈层的形成,主要依靠农业来提升经济总量的豫东地区较为贫困,而交通基础建设加强了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提升了经济空间集聚速度。最后,给出了资源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合理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于资源型区域而言,矿业开发的特殊性和地区经济发展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独特资源型经济空间特征。非均衡发展造成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明显,其必然导致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形成与演变。论文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法,对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171个县域的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探寻资源型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主导因素,揭示资源型区域的经济增长空间分异驱动力。研究表明:形成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力依次是矿业、农业和交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以郑州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核心圈层的形成,主要依靠农业来提升经济总量的豫东地区较为贫困,而交通基础建设加强了区域经济空间关联、提升了经济空间集聚速度。最后,给出了资源型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合理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高新区强弱水平空间非均衡的背景下,从国际创汇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贡献能力和支撑能力四个维度设定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构建了国家高新区竞争力空间分异评价模型,并对56个国家高新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已进入六层异化“橄榄式”非均衡发展阶段,整体呈现出东部一西部的空间强弱异化和高新集群带的区域联动集聚两大空间分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高新区空间均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要素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本文以我国各省市为例,利用GWR模型分析了物质资本集聚、人力资本集聚、能源足迹强度和环境规制水平等变量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物质资本集聚带来的资本深化并未转化为技术深化,对区域创新能力没有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本集聚通过溢出效应增强了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能力,对区域创新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源足迹强度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双重效应,当期环境规制政策不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而滞后期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激励作用正在凸显,超过了环境成本负效应。其中,人力资本集聚、能源足迹强度和当期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强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国际人才和区域创新的数据,利用区位商、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分析区域国际人才集聚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国际人才集聚度总体较低,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高"集聚省份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低-低"集聚省份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趋势不断强化;国际人才数量每增加1%,区域专利数增长0.23%,国际人才集聚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中国进一步吸引国际人才、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级单元旅游业发展效率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发展效率是衡量区域内旅游业投入产出状况的重要指标。文章选取中国329个地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对2018年旅游业发展效率进行综合测度,通过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究其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旅游业发展效率综合效率高水平、较高水平、中等水平、较低水平及低水平地区分别占评价单元16.11%、17.93%、27.96%、26.75%和11.25%;纯技术效率区域差异明显,高水平地区主要分布于地势阶梯交界处、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规模效率空间上大致以“胡焕庸线”为界,表现为东南高而西北低;②旅游业发展效率存在空间自相关性,整体上呈现“大集聚小分散”特点。冷热点空间集聚特征明显,表现出“南热北冷”的特点,其中西南、华南、华东地区表现为高值集聚,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表现为低值集聚。依据其发展水平和空间特征划分为辐射带动型、边缘依附型、整体提升型和优化提升型4种类型;③旅游业发展效率受多重因素影响,其中旅游发展质量、旅游服务水平及旅游资源质量为旅游业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推动旅游业发展、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及旅游资源利用转化率是提升旅游业发展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探析中国地级单元旅游业发展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期对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及旅游发展资源的投入和利用水平的提升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以医药制造业为例检验了高技术产业区域集聚水平与研发效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关系。因此国家应该从整体上优化高技术产业区域布局,集聚水平高的地区和集聚水平低的地区则应该分别采用不同的产业发展策略,从而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城乡收入比作为测度指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1—2017年淮海经济区20个地级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时空演变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自2001年以来,区域整体及各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均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趋势,各城市之间的差异在逐步缩小;淮海经济区市域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特性较显著,具有全局正相关关系,存在空间集聚特性,西南部为显著HH区,东部沿海为显著LL区;提高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继续发展经济可促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对城镇的投资以及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唐承财  钟林生  陈田 《资源科学》2009,31(11):1825-1831
研究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促进区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的变化,整个区域生态旅游资源与部分单体呈现垂直地带性;②随着经纬度变化,自然与人文类生态旅游资源均表现出水平地带性空间分异;③较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在交通干线与主要河流沿岸;④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沿村镇及其周边地区呈现面状集聚与散点空间分异.基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提出该区域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模式为空间梯度转移开发,并探讨了3类空间优先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的开发模式,分别为垄断性资源开发的独立景区模式、交通干线沿线资源开发的线路联动模式、城镇周边资源开发的设施依托模式,研究成果可为三江源地区及其它生态敏感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魏玮  伍博炜  王强  曾月娥  伍世代 《资源科学》2015,37(10):2018-2029
本文根据免疫学原理,从土地承载力(包括天然的、获得性的)和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压力两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生物免疫学模型进行修正后与状态空间模型相结合,以海峡西岸城市群为例,对2006-2012年期间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综合测评。研究表明:在2006-2012年期间,承载力和压力二者的变化趋势夹角总体上由正转负,可持续发展趋势不太乐观;对2006年、2012年两个评价时点承载潜力对比分析发现,初步判断为超载的面积比重由72.9%扩大到90.3%,承载潜力内部差距正在逐渐拉近,承载潜力空间上均呈现“总体沿海高于内陆,局部山区和发展节点较低”的分布特征,与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地势、开发密度的空间格局密切相关;未来应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变发展方式等来调节承载力与压力之间的平衡,并重视引导各类社会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科学合理分布来促进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知识网络的良性发展与演进是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0~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论文合作数据,构建科学知识网络,分别从整体网与自我网的空间分布、拓扑特征、结构复杂性等特征,着重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科学知识网络的动态演变规律与演化方向,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科学知识整体网络结构指标间呈幂律函数关系。网络不断扩张,权度、密度、聚集系数逐年增大;(2)整体网的演进存在向“小世界”网络发展的趋势,以2008年为拐点趋势愈加明显,表现出无标度特征;(3)长三角城市自我中心网络的度分布为钟形分布,表明合作机会的均等与公平。权分布为帕累托分布表现出合作资源的集中与不均衡。网络空间分布模式呈现层级性、向多中心结构发展,科学知识合作能力具有等级扩散现象。(4)城市自我中心网是从合作型向研究型演进,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进化过程。研究型城市是促进科学知识网络后期成长与进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陈琳琳  杨宇  洪辉  金凤君 《资源科学》2016,38(12):2256-5569
能源工业和能源工业基地布局研究,是中国工业地理研究的重要方向,对新常态下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国能源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基本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借助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中国1985-2010年能源工业基地的集聚与扩散态势进行研究,并建立了系统的能源工业基地识别方法,探讨了中国能源工业基地的演变特征。研究认为:①能源工业整体分布相对均衡,但是能源工业内部各类行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态势呈现出明显的差异;②中国能源工业基地总体数量相对稳定,中部地区的能源工业基地最多,西部地区的数量显著增多,不同的能源开采工业基地空间分布趋势并不相同;③能源工业基地的综合化趋势明显,且多种行业的组合模式越来越复杂;综合型能源工业基地的数量和规模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专业型的能源工业基地规模相对较小;伴随着相关产业的布局,专业型能源工业基地向综合型能源工业基地的转型特征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杜明月  范德成 《科研管理》2022,43(2):160-169
新常态背景下,高技术产业在稳增长、调结构、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其R&D成果转化关系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投入产出变量,以省域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StoNED模型对中国高技术产业R&D成果转化效率进行评价;利用对数离差均值和Theil指数对效率区域差异进行分解,结合ESDA和GIS技术对效率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2—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R&D成果转化效率整体水平并不高,效率具有“东高西低”的非均衡态势,且总差异主要是由区域内差异造成的,西部地区内差异最为凸显;全局上,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高值集聚现象;局部上,效率在空间上出现两极分化,热点地区和冷点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均相对集中,LISA集聚地区和空间冷热点反映出相似的空间演变规律,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在时间维度上呈现阶段性变化,表明热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未能持续地改善区域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15.
上海创新功能的空间集聚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创新人才、创新收益以及众创空间的相关数据为衡量指标,借助Arc GIS的空间技术手段,通过分析上海创新功能在空间上的集聚分区特征,发现其空间集聚的趋势非常明显,根据以上数据识别出创新高度集聚区、创新发展潜力区和创新创业活动集聚区,并分别定义为中央智力区、创新成长区和众创空间区。中央智力区主要呈现"一核两带"的集聚趋势,创新成长区呈现"外环+两带"的空间集聚趋势,众创空间区呈现"三核一带"的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6.
着眼于讨论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扎堆"行为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定量描述中国制造业部门的空间集聚程度,分析导致产业空间集聚部门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度最高的部门主要集中在纺织、水产品、机械设备、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其形成主要受到技术梯度、农业资源分布及出口贸易造成的技术、资源和需求分布的空间异质性的影响;而前后向产业关联和技术溢出的规模外部经济的影响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何艳秋  王鸿春  刘云强 《资源科学》2022,44(12):2428-2439
由于碳排放存在空间关联,进行区域协同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农业对资源的高度依赖使其倾向于集聚式发展,而农业产业集聚对碳关联的影响程度、方向和形式仍不明确,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集聚是否引起碳关联的异质性有待回答。本文立足农业,先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专业化集聚和协同集聚对农业碳关联的影响;再利用分区和分组空间杜宾模型,深入剖析该影响的区域异质性;最后以区域技术关联作为中介变量,使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产业相关多样化和无关多样化对碳关联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农业专业化集聚有利于更多区域减排,且低专业化集聚地间的碳关联程度更高;②农业协同集聚会加重更多地区的碳排放,且高协同集聚地对低协同集聚地的增碳效应更明显;③农业优化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分别选择协同集聚或专业化集聚,可推动减排;④相关多样化集聚和无关多样化集聚通过区域技术互动产生增碳或减碳的空间效应。据此,本文提出:应推动跨省份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选择差异化的农业产业集聚方式;加大对地区的环境考核力度,进而激发减排潜力,促发区域减排合力,最终实现农业绿色转型。  相似文献   

18.
 旨在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考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度的变动趋势,并重点研究产业聚集的区位因素。首先利用Gini系数、Hoover系数以及EG系数对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从1988-2005年的产业聚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通过构建行业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聚集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便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从其变动趋势上来看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2)从聚集地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两极分化严重;(3) 经济地理因素、新经济地理因素和制度因素分别对产业聚集有显著的影响,沿海地区较之内陆地区更有利于产业聚集,基础设施好、企业数量多、人力资本大、对外开放度高和地方保护程度低的地区相对更容易形成产业聚集地;此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数量、对外开放度和地方保护在当前是影响产业聚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演变趋势以及障碍因子,为推动工业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参考。基于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包含绿色总量、绿色效率、绿色创新、绿色治理和绿色保障五大维度的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TOPSIS模型测度其水平值,运用Dagum分解法、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等方法探究其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趋势,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诊断其关键障碍。结果表明:30个省份整体及各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整体水平偏低;空间分异明显,表现出“东-中-西”递减格局;空间关联性增强,形成以环渤海湾和长江三角洲为主的“高高”集聚区和以东北、西南和西北为主的“低低”集聚区;总体空间差异呈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发展水平类型的空间转移与邻域水平关系密切,邻域水平越高,向上转移概率越大,但低等级区短时间向上转移的概率较小;绿色创新、绿色保障和绿色总量是工业绿色发展的主要短板,其中规模效益、创新能力、创新潜力、治理强度和制度保障是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障碍因子。最后针对研究发现,分别从补齐短板、缩小差距、突破障碍等方面因地制宜提出工业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采用产值密度、专业化指数、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城市流强度等指标,对2012—2017年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对外功能等进行测度。实证研究发现:(1)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处于偏低状态,其中广东城市的空间集聚提高程度明显快于广西和海南的城市;(2)专业化集聚水平提高态势初步呈现,且在一定程度下产值密度较大的城市专业化水平未必较高,产值密度较小的城市专业化水平反而较高;(3)细分优势行业集聚表现为差异化态势,且外向功能差异较大,其中广西和广东的城市集聚优势明显,海南的城市集聚程度较低;(4)根据城市科技服务业对外功能总量和城市流强度大小,可将北部湾城市群划分为中心城市、受中心城市辐射较强及与其关联较为紧密的城市、中小城市等3个层次。最后,提出着力提高科技服务业优势行业集聚水平、充分利用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加强与珠三角城市经济联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经济联系网络构建等,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