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罗杰斯基于人本主义观点,提出了知情统一的教学目的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三大观点。本文主要通过对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观内容的分析,探讨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点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思想精髓,并运用到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罗杰斯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对高职教育有借鉴之处.通过简要介绍人本主义学习现的主要观点,从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建立师生平等关系;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自由学习和意义学习的学习观",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观和真诚交往的师生观。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本质有许多契合的地方,研究和借鉴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于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论、学习论、教学论以及自主评价观。“以学生为中心”是其教育理论的立足点,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丰富且对当今教育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杰斯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罗杰斯的学习观。罗杰斯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以“机体潜能说”和“自我实现理论”为思想基础,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一系列假说,其中包括对学习的基础、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过程及方法和学习的条件等方面的论述。兹分别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罗杰斯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论,在当代心理咨询和发展史上享有特别的声誉。而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也涉及到了诸多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教育目标、学习观、教学观中。本主以此反思我国的数学教育该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策略,如情境性教学、区别化教学等等。  相似文献   

7.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的直接运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以及对他思想的缺陷与贡献的探讨,以便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其思想精髓,并将其运用到教学领域中去。  相似文献   

8.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以“真实问题”为主的课程内容观,注重学生“自主评价”的教学评价观。基于罗杰斯的上述教育主张,文章论述了其教育思想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是他“以人为中心”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在教育领域中的直接运用。他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培养“完整的人”与“自我实现的人”的教育目的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观,以“真实问题”为主的课程内容观,注重学生“自主评价”的教学评价观。基于罗杰斯的上述教育主张,章论述了其教育思想对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0.
谈人本主义观下的现代体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社会的变迁呼唤理念的更新.当代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R.Rogers)的教育思想,其"完美人格"的教育目标、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教学观和自主学习的学习观等对现代体育教育有很强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而这一体系得以构建的立论基础则是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思想。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战略地位和作用的思想是本质论的体现,教育要实行”三个面向”和培养“四有”新人是本质论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胡先骕不仅是植物学家、学家,而且是教育家,他不仅有长期的教育实践,而且有自己的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现的基础和核心为新人主义,他在新人主义教育现指导下,对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择出了一系列的宝贵意见,经过近百年的实践检验,含量显示出这些意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文斯通的大学教育实践与大学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初到中期,利文斯通长期从事大学教育实践工作,并对大学教育作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大学教育思想。文章对利文斯通的大学教育实践与大学教育思想作了比较深入和全面的研究。指出这些思想不仅是西方传统的大学理念的代表,也影响着西方大学在现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社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点.陶行知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批判地吸收并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一系列更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活教育理论.两者的教育思想既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并具有现实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阿尔特巴赫以其教育依附论思想而闻名国际比较教育界。他在分析了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心与边缘、新殖民主义及中心的边缘,边缘的中心等概念作为切入点,指出第三世界国家和工业化国家在教育上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理解阿尔特巴赫的教育依附论思想对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端菜是中国近代史上贵州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改革思想具体表现在教育和政治改革两个方面,他以崭新的政治姿态和思维方式,尝试着将维新的思想播撤在贵州这片土地上,掀开了贵州近代史上新的一页。他的一生有相当多的时光是在教育岗位上度过的,并发表过大量精辟见解的论述,开拓了贵州近代教育思想的新思路,是贵州近代教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7.
李贽是明代后期名震朝野的异端思想家、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都是老年时期寓居并讲学鄂东期间完成的;他的思想特别是独特的教育思想,也是在这一时期充分展示出来的。本文对李贽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论凯兴斯泰纳的教师观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凯兴斯泰纳是德国著名教育家,公民教育和劳作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然而其教育思想中的教师观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关注.凯兴斯泰纳教师观的主要内容有:知识不能成为评价一个人是否是教师的惟一标准,一个仅仅具有一些理论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一个真正的教师,判断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更应该从实践的角度,教师应该是一个"实践的教育者";教师应具有爱的倾向与热情、教育机智、对个性诊断的能力、人格影响力等素质.凯兴斯泰纳的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New Education Movement was a great movementon education in Britain which developed in America as Progressive Movement in Education.As the author of The Place of Science in Education,W.Bateson,in certain periods,criticizes from Rousseau onwards educationists whose propositions on education revealed flaws that children are all in the same type.Taking what Dr Blakeslee had researched as evidences,he developed his ideas on offering the greatest possible variety instead of specifically exclusive provision for those who show sole aptitude.Thus Bateson concludes that right course should make provision for all sorts in specific age before meeting the need of aptitudes and tastes of children.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analyze author's thoughts revealed in his essay,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ideas and the New Education Movement ideas and retain some valuable reflections on scie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20.
张謇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前驱。针对中国贫穷落后,他提出实业与教育两大目标,平衡推动,努力以赴。他以"夫教育而母实业"喻其宗旨。他创建了诸多新式学堂,并为这些学校撰写了校歌,歌词内容丰富,崇文重教,言志抒情,风格凝重,诗笔纵横,词藻优雅,从中我们可以见出其办学理想和美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