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交机器人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交往日益频繁,这种准社会交往行为会让人变得更孤独吗?本文研究准社会交往、媒介依赖如何对孤独感产生影响.采集并分析微软小冰用户数据(N=2886)的结果显示:媒介依赖在准社会交往和孤独感之间有显著的遮掩效应.在准社会交往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社交机器人用户的准社会交往程度对孤独感的直接效应均是负向影响,但通过媒介依赖路径后的效应是显著正向影响,正向影响远大于负向影响,遮掩效应显著,即用户与社交机器人的准社会交往程度越高,越会对社交机器人产生媒介依赖,而这种媒介依赖会加深用户的孤独感.研究者认为,尽管准社会交往普遍存在于人的媒介使用中,但它可能并不是"原子化的个体"减少孤独感的有效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按照通常的观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的:在本世纪初,由于各种网络交流方式的出现,人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虚拟交流空间:这种交流方式的推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2001年~2002年,QQ在中国的用户尚属少数,只是在少数城市青年中流行,但是到了2005年,QQ成为广大青少年中广为流行的联系方式,随着QQ业务的拓展,用户不断增加,[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Web2.0时代,网络中的个体表达与社会交往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人际传播对话情境。微博为人们提供了"赛博空间"交往情景,突破了地点物质局限概念,使用户在不断的自我呈现过程中形成新的话语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社会交往形态的呈现。本研究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把宏观社会群体间依托新媒介的新型交流信息放入视野之中,将微博用户在多种情境中的自我表达形式作为重要部分,通过LBS技术抓取北京市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娱乐中心的地点微博进行话语分析,尝试对以北京市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微博用户的自我表达和社会交往方式进行研究,聚焦城市文化中的商业娱乐文化对微博空间中用户个人呈现与参与交往的异化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云技术构建分层、多阶的学科服务体系,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isubject"学科网站,并通过嵌入在学科网站中的博客、微博客、QQ、MSN形成虚拟学习社区,利于用户与学科馆员、用户与用户多渠道的即时沟通。同时,为网站中活跃的团队提供空间与软硬件设施以形成"Scholar’s Lab",促使学习空间与学科服务融合,从而积极推动科研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QQ用户数量日益增多,每天使用QQ的人也在迅速增长,所以有些时候就会出现登录QQ服务器和收发讯息会非常缓慢的情形,这主要由于一般用户在使用QQ时都采用系统默认值的缘故。其实,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登录QQ最快的登录服务器,从而让我们聊得更快、更欢!  相似文献   

6.
2005年2月2日,QQ音乐伴随着“QQ2005贺岁版”一同发布,在酷狗、酷我等林林总总的在线音乐网站争抢用户的状态下,凭借QQ社交软件庞大的用户基础迅速抢占市场;2009年,第一版QQ音乐APP问世;2012年随着智能机的普及,手机音乐APP快速发展.根据国内大数据研究公司QuestMobile2016年5月发布的《4G流量TOP50应用排行榜及其4G活跃用户排名》显示,截至2016年3月,QQ音乐4G流量达到124.2万,4G活跃用户总数达到4023.2万人,位居音乐类APP第二位.  相似文献   

7.
朱迅壵 《视听界》2010,(6):11-11
11月3日晚,腾讯发布公告,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腾讯QQ软件。由此不仅标志着腾讯QQ和360之争进入决战阶段,更带来一场互联网地震。如果说双方之前的争斗至多停留在一种舆论的斗争中,那么现在已经严重影响到民众的个人生活,因为腾讯实际上是逼迫用户在腾讯与360之间进行二选一,对于广大用户来说,如何取舍显然是很头疼。  相似文献   

8.
社交网站用户的行为和动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交网站也称为社交网络服务。诸如MSN空间,QQ空间,校内网等,因能提供给网络用户一个个性平台,并可以在这里创建一份个人档案,从而和其他的用户建立联网关系而日益受到关注。这类社交网站为用户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功能包括写博客,上传照片,个性化档案,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参与风险传播的程度日益加深,寄生于高校的社交媒体更是在校园舆情的风险生成与风险治理中搅弄风云。以学校冠名的具有强自治权的QQ空间表白墙是一类特殊的社交媒体平台,一方面它是感知风险的吹哨人,发挥监测风险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属于个体化用户,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成为生产风险、传递风险的“滋事者”。校园舆情中风险的规避与化解有赖于校方与QQ空间表白墙所有者的联合治理。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20,(10):22-31
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用户在不同平台之间迁徙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种行为大多被归因于"社交媒体倦怠"(social media fatigue)。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改变了以社交倦怠为原因导向的研究思路,对基于程度差异的消极使用行为和基于个体差异的特定用户群体展开研究,以QQ空间为研究对象,探究青年用户社交媒体迁徙行为背后的动因。研究发现,"身份转换"成为用户迁出QQ空间的主要原因,"旧内容"与"新关系"的交错互嵌导致隐私边界模糊、交流语境坍塌,并最终引发社交媒体迁徙现象。  相似文献   

11.
虚拟偶像越来越多地流行于社交网络中,借助语音合成、3D视觉呈现、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与用户的类人化交往。这种准社会交往是否会让用户变得更加孤独?本文对643名虚拟偶像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虚拟偶像用户的准社会交往和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但媒介依赖在准社会交往和孤独感之间具有遮掩效应。同时,虚拟偶像是代表“互联网+文化”的新形态偶像,其在发展过程中伴生的用户沉湎、资本收割、监管缺失等多重风险因素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龚文庠 《今传媒》2010,(12):23-25
今年11月3日腾讯公司《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下称《QQ公开信》)中说:"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就意味着腾讯给数亿QQ用户下达的最后通牒:必须立即在QQ和360之间做出"二选一"的抉择。腾讯QQ负责人称"这是我经历的最惨烈的战争!"奇虎360公司则称:"目前是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恳请用户为了互联网安全的未来停用腾讯QQ三天。"[1]不管双方怎样陈述自己的理由,以11月3日腾讯QQ的"最后通牒"为标志的这起恶性竞争事件将载入中国互联网的史册。  相似文献   

13.
郭新茹  韩靓  刘凌 《新闻大学》2022,(9):89-102+120
本文从“认知盈余”理论出发,讨论用户“参与”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影响因素与短视频内容生产的行为机制。基于短视频用户行为的实证分析表明,社会交往、操作便捷度、经济收益、兴趣认同、自我展示依次为影响用户参与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关键因素,且不同群体间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其中,社会交往是影响用户参与短视频内容生产的核心要素;相较于用户间的推荐,兴趣认同更容易影响用户参与短视频内容生产;中高收入或者受过高等教育的用户短视频使用能力更强,且更加重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电子出版》2006,(1):55-55
他从当年5条电话线和8条台电脑所组成的局域网,到今天为近3亿注册用户提供基于 QQ 的各种通信服务,从5万元起家,到2004年6月上市后的8.98亿港元身价,从一位软件工程师,到中国即时通信业务的开拓者,腾讯董事局主席兼 CEO 马化腾把自己与 QQ 联系在一起。QQ 业务发展所带来的资本膨胀并不能改变马化腾一贯低调的行事风格,他宁愿把自己当成网民。他说,只有按照网民心态做事,才能推出更加符合用户需要的业务。在我的生命中,除了工作之外,现实生活中其他事情很少能使我产生兴趣。我对任何事情都很专注,专注使我获得了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的360与腾讯之争,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360标榜自己是一切为用户着想,誓死捍卫用户隐私权和知情权;腾讯则声称自己忍无可忍,被逼对抗霸权与垄断。其实,消费者心里都很明白,两家公司不过是利益之争,只是各自打着不同的旗号而已。在腾讯强迫QQ用户二选一之时(要么用QQ,要么用360,二者不可得兼),虽然有至少6000万用户为此卸载了360,但未必全都是为了支持腾讯,只不过是为了迁就自己的习惯和舍不得QQ上一大帮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一个利用QQ聊天软件进行传播的病毒“QQ尾巴(Trojan.QQ3344.s)”在网上泛滥。这个病毒已经在网络间迅速泛滥,请广大电脑用户小心。该病毒主要是向正在聊天的QQ用户发送类似“呵呵,其实我觉得这个网站真的不错,你看看!http://www.ktv530.com/”的消息,收到消息的QQ用户如果点击相关地址的话,就会中毒,然后继续向其它正在聊天的QQ好友发送类似信息。该病毒每隔几分钟就会发送一次病毒消息,严重干扰了用户正常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7.
陈然 《传媒》2019,(6):47-49
技术的进步不断革新着现有的媒介生态,并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和内容分发带来颠覆性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时间+流动空间+场景”正在组建新的传播时空。在用户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双重推动下,移动短视频已经成为中国民众信息消费与社会交往的主流形态。据《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大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短视频行业用户突破5亿人,休闲放松、获取资讯是用户使用短视频的主要动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频繁接触网络,拥有个人电脑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而社会交往类网站也犹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腾讯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校内网、海内网等实名社交类网站,天涯社区、猫扑社区等互动社区类网站的用户群中,大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频繁使用社会交往类网站对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本课题组于2009年6月份和7月份,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西安及其周边的14所大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社会交往类网站对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影响及其引发的问题,以便发挥社会交往类网站积极的作用,规避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胡瑛  许玲 《新闻前哨》2011,(3):66-68
一、事件背景 2010年11月3日,见惯弹出窗口的网民在登录QQ时发现,这一次弹出的内容非同寻常:腾讯公司以一封信的形式告知用户"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安装了360软件的电脑上将不能同时使用腾讯QQ。显然这是一个两难选择:要么删除占同类软件市场份额90%的奇虎杀毒软件,要么就告别腾讯QQ这个拥有5.7亿活跃用户的网络聊天工具。  相似文献   

20.
王斐然  何伟 《大观周刊》2012,(21):30-30
随着社会的发展,QQ聊天软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它快捷、方便,尤其在年轻人中颇受青睐。与此同时,随着QQ用户的增加.QQ语言也逐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