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为提高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找出奥运会女子拳击60 kg 级运动员凯蒂泰勒的技战术运用特征,为我国教练员、运动员科学训练提供参考与借鉴。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泰勒与其主要对手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泰勒对阵右势对手时多使用前手直拳进行真假进攻、辅以后直拳、后摆拳反击、迎击,同时以多种组合拳2次反击与迎击;主动进攻时以步法移动、假动作扰乱对手进攻并以组合拳连续进攻,进攻后严密防守以2拳与多拳组合拳反击,在躲闪防守后以摆拳为主的组合拳迎击,迎击后进行后撤步再以假动作出拳佯攻,为再次直接和间接迎击做准备。泰勒对阵左势对手时以前手直拳试探、引诱对手进攻并伺机后手摆拳、直拳进攻或迎击对手,在躲闪后进行以前摆拳、后直拳或后摆拳为先导拳的迎击,并积极格挡与步法移动防守,伺机反击;有效控制距离,伺机发起前后摆拳与前后直拳的组合拳进攻,进攻后严密防守,再次调整步法与假动作虚晃,进行2次进攻与反击,并积极格挡与步法移动防守,伺机迎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可借鉴的技战术训练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摘要:为了提高我国男子拳击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找出当今世界拳击项目优势国家冠军运动员表现出的多种竞技能力特征,为我国拳击项目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与借鉴。运用录像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世界拳击锦标赛哈萨克斯坦四个级别运动员与其对手的决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哈萨克斯坦冠军运动员在单拳技术上多利用假动作、身体虚晃引诱对手并在躲闪时前后手摆拳迎击对手;在多拳技术上使用后手直拳、摆拳迎击对手头部,进而直、摆组合拳连续击打;在进攻中利用假动作、佯攻引诱对手,辅以组合拳进攻;防守反击时后仰快、格挡防守严密、躲闪快且迎击准确,反击多拳轻重结合;迎击时多引诱后以重拳组合迎击;在主动性上,率先假动作虚晃,多拳组合进攻效果显著;优势比赛控制能力上多假动作进攻与虚晃以压迫对手,进攻后严密防守或再进攻或再迎击对手;有效拳击打上,单拳击打精准,多拳连续、轻重结合;犯规次数与种类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国男子拳击项目小、中、大各级别技战术实战特征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比赛观察、问卷调查。主要结论:我国男子拳击项目小级别进攻侧重于前手直拳、后手直拳和前手摆拳,防守侧重于移动防守,战术使用较为灵活多样;中级别进攻侧重于前手直拳、后手直拳等,防守侧重于移动和格挡防守,战术上侧重于突击抢攻、重拳进攻、强攻等;大级别进攻侧重于前手直拳、后手直拳等;防守侧重于格挡防守,战术侧重于重拳进攻等。未来发展中追求快速、灵活、多变的打法风格,强调复合型技战术的使用,重视主动进攻、连续对抗及近距离攻防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跆拳道后横踢4种战术动作的击打速度效果及对运动训练的启示。方法:以跆拳道后横踢"进攻""迎击""反击""近身"4种战术动作为研究对象,运用Motion-Analysi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测试系统,研究在"空击"状态下部分关节转动幅度,人体重心位移变化,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速度、加速度;并运用电子护具采集后横踢4种战术动作的击打力量。结果:进攻、反击战术动作在骨盆、髋关节旋转上与迎击、近身战术动作有差异(P<0.05),而在躯干、膝和踝关节旋转上没有差异(P>0.05)。进攻、迎击、近身战术动作的提膝向心加速和踝关节离心加速好于"反击"(P<0.05)。进攻、迎击、近身战术动作的提膝速度、击打速度均高于"反击"(P<0.05),击打力量也高于"反击",尤其是"进攻"(P<0.05)。"进攻"和"反击"重心移动速度高于"迎击"和"近身"(P<0.01),向心加速度也高于"迎击"和"近身",尤其是"进攻"(P<0.05),但"反击"移动方向与击打方向相反。结论:跆拳道后横踢4种战术中,"进攻"与"反击","迎击"与"近身"动作结构类似;"进攻""迎击""近身"在整个过程中各环节动作肌肉收缩用力、动量传递、击打力量方面均优于"反击",特别是"进攻"显著优于"反击"。在运动训练中,要以比赛规则为导向,了解战术运用现状,科学提高击打速度,提升击打效果策略,更新运动训练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一攻与防反得分能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录像统计、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男排与主要对手6场比赛的一攻与防反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世界强队相比,中国男排在一攻中强攻不强,战术攻运用次数少,效果较差,难以发挥快速多变的特长;防反中反击得分能力较弱,拦防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后排进攻能力与外国强队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6.
运用专家访谈、观察和数量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冠军赛和2012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锦标赛中81名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优秀组运动员在拳法、腿法、摔法、拳+拳、拳+腿、腿+腿、拳+腿+摔、腿+摔、截击、挡+腿、闪+腿技术成功率上都显著优于普通组;2组运动员的主要技术和防反组合技术的局总使用次数呈现出随级别递增而逐渐减少的趋势;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技术运用特征呈现出以拳+腿和拳+拳为主要进攻组合技术,以格挡为主要防守技术,以挡+腿和闪+腿为主要防反组合技术的运用特征,需要加强的是强化拳腿技术得分效果、发展快摔技术、突出截击的实效性和闪躲技术的运用能力。旨在通过对优秀散打运动员技术运用特征分析结果为散打技术发展趋势提供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实际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9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中国女排及比赛对手的攻防技战术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试找出中国女排的不足与差距。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的发球攻击性不强;一攻体系中接发球的到位率不够稳定,主攻队员强攻不强;防反体系中拦网的有效率不高,后排防守不到位,反击进攻的扣球成功率偏低。  相似文献   

8.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里约奥运会跆拳道男子58kg冠军赵帅预赛、1/4决赛、1/2决赛及决赛4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并对其和对手技术和战术运用及得分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其技战术特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跆拳道技战术整体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结论:1)赵帅在技术运用主动性和得分能力上明显高于对手;2)赵帅以侧踢、垫步提膝、前横踢技术运用为主,以前横踢、双飞和侧踢得分为主;3)赵帅以前腿单一技术为主,组合技术为辅,高位技术得分能力较强;4)赵帅以主动进攻战术和迎击战术为主,反击战术运用和得分较少。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采集法等方法,对世界优秀拳击运动员普列布道尔吉.塞尔丹巴比赛中进攻技术特征进行采集和分析,结果表明:塞尔丹巴是一名典型的远距离打法型,技术运用全面,隐蔽性强、击打准确,具有较好的距离感和掌控进攻时机的能力;进攻技中移动较少,能较好控制重心,多以控制距离的方式移动;以直线性拳法运用为主,速度快,且突然攻击;但他攻防技术运用相对单调,变化不大,很容易被对手发现防守破绽,比赛中失点主要集中在进攻起动和与对手在相持阶段被对手用后手直拳击中。本研究对中国运动员制定参赛预案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三年全国甲级联赛南赛区的比赛中,广东足球队七战七捷,居赛区之冠。成功之路,无疑是发挥了快、巧、灵的特点,在加强防守的基础上,在进攻中注意加快中场过渡,在快攻和反击中成功地运用了边路进攻中间开花的战术。近年来,尤其是十一届世界杯赛后,国内外很多队都采用以中间进攻为主的战术,其目的是以最快速度把球推至射门点。然而,现代足球全攻全守的打法,防守时都力求以多防少,中间防守的队员比较集中,而边区防守队员相对少些。针对这点,在进攻中,迅速渗透到对方防守薄弱的边路空挡上,制造以多打少或以少打少,突破后,掌握着中间防守者被迫拉开之际传中,跟进队员在中间射门的边路进攻,常常给对方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采用哪一种进攻战术,应该根据本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拳击比赛中最佳进攻时机的操控及训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拳击比赛中最佳进攻时机进行了分析,根据比赛战术,以及对手的生理、心理特点,总结出比赛中几种常见进攻时机的操控。并通过对影响最佳进攻时机操控因素的研究,提出如何训练运动员对最佳进攻时机的把握。  相似文献   

12.
雅典奥运会男篮的技、战术特点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通过专项技术战术统计,对28届奥运会男子篮球前四强队的技术、战术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现代篮球技术、战术的特点和风格.现代篮球的技术特点表现为:技术全面,对抗能力强,无论高个队员和小个队员都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战术表现为快攻形式简练,进攻速度快,阵地进攻多以移动和连续的掩护为主要方式.防守技术表现为全场紧逼对手的核心组织后卫,防持球队员更多地采用紧逼、压迫式防守.具有较强的攻击性;争夺篮板球积极、凶猛.防守战术表现出攻防转换速度快,更多地运用半场扩大人盯人防守,具有防守范围扩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第六届德国女足世界杯足球赛中的32场比赛、86个进球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女足世界杯进球特征。认为:世界女足的整体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差距并不悬殊,各队门前把握机会的能力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大部分射门区域选择了守门员及防守队员反应和出击最难判断的B区;进攻方式采用中路与边路相结合的多样化进攻方式,并充分利用定位球战术;多采用稳固防守和快速反击的战术打法,进攻更加灵活、锐利;进球阶段主要集中于上、下半场开始和结束前的15min。  相似文献   

14.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篮总投篮次数和2分球投篮总次数与对手差距较大,在“总投篮命中率”和“2分球命中率”上与对手具有显著差异;中国男篮个人进攻比率太高,而通过全队配合进攻比率太少,在进攻战术方面选择单一,进攻效率低;比赛中不适应世界强队超强的防守强度,体能较差,抢断次数低,失误次数高,助攻次数低;中国男篮防守的压迫性和侵略性不够,自身的脚步动作慢,内线和外线在防守的攻击性、伸缩性、有效性、及时性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男篮攻守转换速度慢,尤其是在内线防守时的轮转换位速度慢,不能及时和有效地防守世界强队的进攻。  相似文献   

15.
篮球移动进攻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进攻法,是现代篮球运动员最先进的进攻战术。它以灵活机动、多变地对付各种防守形式,其攻击效果正被篮球界所公认和运用。对移动进攻法的基本概念、战术特点作了扼要论述,并对组织该战术方法、要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分析悉尼奥运会男子佩剑个人赛、半决赛、争夺铜牌、决赛主要战术运用特点,对几种战术运用概况进行分析。用统计数据对简单进攻、反攻、防守还击战术运用率、成功率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第26届亚洲女篮锦标赛中日女篮攻防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中日两队在进攻和防守方面存在的差距,旨在为中国女篮今后的发展提供合理化的建议.结果表明:中国队在两分球投篮出手次数、两分球命中次数、两分球投篮命中率、三分球出手次数、罚球次数、前场篮板球指标上比日本队占有一定的优势,日本队在失误、抢断球指标上比中国队占有较大优势;在阵地进攻中,中国队过于依靠外线队员得分,外线队员进攻得分方式过于单一,内外线队员之间没有形成"内外结合、以内为主、多点进攻"的战术打法,中国队与日本队在快攻进攻和防守快攻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队在场均抢断球指标上与日本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场均个人犯规指标上与日本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中国队以半场扩大人盯人为主,以区域联防和全场紧逼为辅,队员防守的脚步移动、轮转换位、补防、协防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日本队以半场缩小人盯人为主,以区域联防和区域紧逼为辅,队员防守主动、积极、凶悍,紧逼防守、协防、补防的意识强.中国女篮在快攻进攻和阵地进攻中技战术运用不够合理,并且在攻守转换、快攻防守、阵地防守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中国女篮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较差,不适应对手的压迫式防守,失误率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第15届世界足球锦标赛的52场比赛进行的录像观察,将其中的射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统计,从而对创造射门机会的战术运用手段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中前场多样化进攻战术是创造射门机会的基础,个人突破是制造射门机会的锐利武器;掌握好节奏、拓宽进攻面使射门机会更多;长短结合能捕捉防守的空档创造射门的机会。各队创造对门机会的战术运用可归纳为:综合性型、个人突破类、快攻转移类、长短结合等四类。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进攻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参加第14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的中国队与对手8场比赛的进攻技术指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已具备世界优秀中锋球员;但中国队外围队员进攻能力与对手相比处于明显劣势,缺少场上组织核心;中国队战术缺乏理念,整体性差,打法单一,缺乏鲜明的特点;比赛中队员对抗能力差,破紧逼防守乏术,比赛作风不顽强等是中国队本届世锦赛失利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第29届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08奥运会男子跆拳道比赛得分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现场观察和资料统计,分析、总结当前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专项技战术特点:当前国际跆拳道比赛中采用左实战势进行对抗得分的技战术明显高于右实战势,但具备左右两侧实战势对抗能力的运动员中优秀选手居多,具备两侧实战势可增加比赛中的战术使用,对比赛取胜更加有利;横踢得分比例降低,其它技术的得分比例增加,右前横踢是弱点技术;后横踢在各战术中的得分数量较为均衡,前横踢主要在垫步进攻和滑步反击时使用并得分,后踢主要以迎击得分为主,击头得分在本次比赛中大部分使用了进攻战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