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文献与理论分析构建了企业社会资本与双元创新关系的情境调节模型,以广东省和上海市的384家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制度社会资本和技术社会资本对双元创新均具有积极影响,但业务社会资本只能促进利用式创新而对探索式创新作用不显著;(2)良好的制度环境强化了社会资本对于利用式创新的积极影响,但抑制了社会资本对于探索式创新的积极作用;(3)同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强化了企业社会资本对于利用式创新的促进作用,但弱化了社会资本对于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4)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进行利用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内部知识整合对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利用1985—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知识网络密度对企业双元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和非相关多元度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 企业的知识网络密度提升对利用式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探索式创新绩效具有抑制作用;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强化了知识网络密度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但对知识网络密度与利用式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知识基础非相关多元度强化了知识网络密度对利用式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强化了知识网络密度对探索式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企业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对象,探讨研究中心产学研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对企业双元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吸收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广度对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深度对探索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吸收能力抑制产学研合作广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但强化产学研合作深度对双元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技术知识在组织间传递并形成扩散网络,是双元创新重要因素.从知识流动视角,本文构建组织间技术扩散网络特征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影响模型,并以美国专利及商标局(USPTO)数据库中石墨烯专利为样本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适度接收技术扩散促进组织双元创新;向外技术扩散抑制组织利用式创新,并促进组织探索式创新;嵌入技术扩散网络结构洞正向促进组织利用式创新,但只有具有高吸收能力,技术扩散网络结构洞特征才能促进组织探索式创新.研究揭示了不同技术扩散网络结构影响双元创新的机理,为合理利用外部知识流动网络促进双元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谭云清  马永生 《科研管理》2020,41(9):170-177
本文聚焦OFDI企业双元网络嵌入、跨界搜索对其双元创新的影响。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利用207个中国OFDI企业调查数据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母国网络商业关系和政府关系均有利于OFDI企业双元创新,且其对于OFDI企业利用式创新的影响大于对于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而商业关系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大于政府关系的影响;(2)东道国网络关系广度有利于OFDI企业探索性创新而不利于其利用式创新,关系密度和结构强度有利于OFDI企业利用式创新而不利于其探索式创新;(3)跨界搜索在企业双元网络对双元创新影响中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我国OFDI企业双元创新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以363家科技型新创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层次回归为实证研究方法对此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众包的使用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且众包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探索式学习实现的,而非利用式学习,并得到稳健性检验的结果的证实。同时,双元学习是新创企业整合外部知识和提高内部知识存量的有效机制和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为此,新创企业应该积极采取知识共享的众包和双元学习提升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企业在合作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并不能反映企业在知识网络中的结构特征.基于创新网络的社会属性和知识属性的双重视角,以发明人合作网络为主变量,以知识网络为调节变量,研究创新网络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影响.利用USPTO授权的纳米技术领域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发明人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呈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结构洞强化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弱化了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之间的倒U形关系;知识网络中心性弱化了合作网络结构洞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影响,知识网络中心性对合作网络中心性与企业探索式创新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外部网络关系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结果存在较大争议,企业维持何种状态的外部网络关系会促进双元创新,影响机理中知识吸收能力起到怎样的作用,这是亟需研究的问题。对387家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以知识获取能力和知识实现能力为双重中介,探析外部网络关系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网络关系不同维度对双元创新具有差异化影响;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关系密度的提高以及网络关系深度的适度降低有利于渐进性创新,网络关系深度和网络关系密度的提高以及网络关系强度的适度降低更有利于突破性创新;知识吸收能力在外部网络关系对双元创新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结合组织内部和外部层面,构建组织惯性、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与双元技术创新,以及创新匹配方式与创新绩效和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框架,对广东制造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资源守旧、程序老套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2)中心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中介位置与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正相关;(3)中心位置-资源守旧组合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中心位置-程序老套、中介位置-资源守旧、中介位置-程序老套组合均与利用式、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4)双元技术创新的平衡维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对企业战略性知识披露的影响,以110家医药类和通信设备类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探索式与利用式创新都促进企业战略性知识披露,但探索式创新的作用更加显著;探索式创新对企业战略性知识披露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的战略性知识披露不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技术多元化正向调节探索式创新对企业战略性知识披露的影响.结论 拓展战略性知识披露的适用边界,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运用战略性知识披露保护成果和获得优势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双元分化架构视角与网络效应交互理论,构建“双元创业导向(推进型与开发型)—双元组织学习(应用式与探索式)—双元创新绩能(利用式与探索式)”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双元网络平衡(权力与惯例)的调节作用,通过中国情境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联合大数据开展实证调研工作,详细诠释整体效应与局部效应的差异共同体。结果表明,双元创业导向和双元组织学习分别积极显著影响双元创新绩能,双元组织学习积极显著影响双元创新绩能,同时双元组织学习发挥中介效应,而且双元网络平衡呈现正U型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到134份有效问卷,探索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拼凑对新创企业成长正向影响;资源拼凑对双元创新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对新创企业成长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在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在资源拼凑与新创企业成长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环境动态性在资源拼凑与双元创新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创新绩效而言,政府扶持"无形的手"和市场竞争"有形的手"是最重要的两大影响动因。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双元创新动因,即政府扶持和市场竞争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149项研究进行再统计分析,发现双元创新动因对创新绩效同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政府扶持进行分类研究发现,直接技术补贴、税收优惠与创新绩效的正相关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从产权异质性和行业特征两方面的调节作用分析上述差异化的原因,发现产权异质性调节了政府扶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这一相关性在民营企业更加明显;在行业差异化的条件下,创新绩效对政府扶持和市场竞争的反应程度都具有区别,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林筠  高霞  张敏 《软科学》2016,(5):59-63
研究知识型企业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对创新绩效的驱动。结果表明: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均对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探索性创新虽没有利用性创新程度高,但未落入利用性创新的"成功陷阱",而且双元交互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强;聚类分析结果发现,67.60%的样本企业在双元平衡与双元组合方面有较好的实践且创新绩效高;大企业和国有企业探索性创新仍持谨慎态度,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双元创新先动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5.
股权激励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是学术界广为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所得结论并未统一。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及双元创新理论为基础,运用Python获取的2011—2016年中国A股上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双元创新数据,从创新二元性的视角探讨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通过OLS回归并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得出如下结论:股权激励能够显著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式创新,而与利用式创新存在倒U形关系。进一步区分产权性质后发现,所得结论在非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在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中,股权激励主要对利用式创新产生促进作用,对探索式创新则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鉴于企业创新行为存在差异,探讨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高的背景下,贸易摩擦对企业不同创新行为所产生的选择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双元创新理论,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产生的选择效应,相较于渐进式创新,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摩擦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促进突破式创新;贸易摩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低产品市场竞争度、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较为显著;金融化程度对贸易摩擦和突破式创新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即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产生替代效应。由此提出企业应正视贸易摩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重视平衡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政府应根据企业异质性特征制定相应创新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企业的双元创新模式选择出发,探究双元创新行为在知识场活性的中介作用下对于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构建的影响。同时基于不同领导人调节焦点对于双元创新行为的选择偏好,探究其对双元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构建的调节作用。对378家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对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具有倒U型影响,且均对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但探索式创新对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具有负面影响而开发式创新为正面影响。知识场活跃度和开放度在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及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能力的路径中均起到中介作用,但作用的方式不同。促进型调节焦点对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探索式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能力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防御型调节焦点在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管理能力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开发式创新与知识产权运用能力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产业网络的角度探究了新创企业“嵌入式”双元创新追赶机理,构建了基于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中介作用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网络技术型与商业型嵌入对新创企业的双元创新追赶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商业型嵌入对渐进式追赶影响更大,而技术型嵌入对突破式追赶影响更大;(2)产业网络双重嵌入对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资源型创业导向的影响更大;(3)机会型创业导向显著促进企业突破式创新追赶,而资源型创业导向显著促进企业渐进式创新追赶,即机会型与资源型创业导向与双元创新追赶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本研究指出了中国转型背景下新创企业创新追赶的有效路径,对于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企业间信任是促进知识转移和创新的重要因素。双元创新反应了企业平衡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的能力。但企业间信任是否能够带来更多的企业双元创新,尚有待证实。本文基于湖北省60个高新技术产业群内的115家企业信息,探讨了企业间信任与双元创新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间信任并不能显著影响双元创新,只有在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导向、较多的冗余资源和充足的人力资本条件下,企业间信任对双元创新才会显示出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产品开发作为企业重要的利润增长点,日益成为创新管理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点。本文遵循"能力—行为—绩效"的基本逻辑思路,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以双元创新为中介变量的动态能力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收集281份中国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①动态能力3个维度对探索式创新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机会感知能力对利用式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显著;②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对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双元创新平衡性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提升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③双元创新在机会利用能力、整合重构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机会感知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