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选取了博士生培养投入和过程环节的关键要素,考察导师学术背景、导学关系提升博士生高水平论文发表的影响机制。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材料学科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博士生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导师学术背景对博士生发表论文具有显著影响,海归导师指导的博士生在SCI一区和三区发表论文的数量更高,而在二区发表论文的数量则与本土导师指导的博士生没有显著差异;导学关系对博士生发表亦有不同影响,权威型导学关系对博士生在SCI一区发表论文数量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其他类型导学关系对博士生在SCI一区发表论文的系数皆为负。进一步分析导师学术背景与导学关系的交互效应后发现,海归导师对博士生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具有独立的正向效应,且海归导师并不依赖权威型导学关系,而是通过合作型导学关系促进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高校应重视提升博士生导师学术背景的多元化以及导学关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以“学术部落”中的“都市型”和“田园型”研究模式为视角,以学生发展相关理论为基本框架,从个体—导师—高校制度三个维度对理工科和人文与社会学科博士生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博士生的论文发表具有较强的学科差异。“都市型”研究模式下的理工科博士生论文发表有赖于较高的科研强度、紧密的科研跟从度以及较高密度的科研指导,而过于密切的师生关系以及刚性的论文发表要求对博士生论文发表产生负面作用;“田园型”研究模式下的人文与社会学科博士生论文发表受益于相对密切、自由选题和中性的导师指导方式以及一定的奖助制度,而过于紧密的导师跟从度将对论文发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博士生发表制度现已成为一个颇受争议和关注的议题.本研究引入"内卷化"概念,试图解释博士生发表制度运行时"有数量增长而无实质创新"的现象.具体而言,博士生发表制度的目标指向本为提升培养质量,但在制度执行环节却出现诸多偏差,具体表征为"为发表而发表"的目标替代、"不发表就出局"的资源竞争、"利益联结强化制度合法性"的路径依赖以及"论文数量繁荣并未带来学术创新"的功能锁定四方面.透析"内卷化"的形成机理不难发现,博士生发表制度作为一种评价制度,其评价标准的"数字崇拜"消解了学术本真,评价主体的"权力让渡"弱化了培养责任,评价结果的"高度关涉"催生了内卷乱象.为突破"内卷化"困境,推进博士生发表制度回归学术本真,培养单位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提升博士生发表制度的内在张力;加强科研发表指导,落实培养单位对博士生培养的主体责任;淡化"淘汰"色彩,以分流退出机制提升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48所研究生院8064名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情况下,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关系密切度对博士生学术兴趣、研究伦理、学科知识、方法技能、科学思维与学习能力、研究实施与呈现能力等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其中,课程学习与课题的密切度对博士生科研能力12项指标影响最大,与论文选题的密切度对博士生学术研究兴趣具有较大影响,而与论文发表的密切度对博士生学术理想和学术规范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不显著。据此认为,可通过课程学习与科研训练的差异化融合,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应实现课程学习与论文选题和完成课题的有机结合,以激发博士生学术兴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硕士生、博士生,要获得学位,必须先发表论文,这是一项什么规定?混账规定!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在博文中炮轰硕士生、博士生要获得学位必须先发表论文的规定。博文一经刊出便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支持和共鸣。曾几何时,学术论文的发表意味着对学术人员的研究成果在专业领域的最大认可。  相似文献   

6.
认为博士研究生参与发表论文,尤其是ESI高被引论文的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作者通过统计和分析中山大学近十年发表ESI高被引论文的自然科学类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数据信息,研究了作者群体特征,即主要来自学校优势学科;本科和硕士生阶段在国内一流高校学习;多数研究生有国际学术交流经历;获得了优秀导师的培育。作者据此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发表论文对博士生学术成长的帮助较大;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博士生的质量的重要方面;学科水平、学术氛围和导师指导是对博士质量影响最重要的方面;加强学术交流是博士生培养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日本政府从未明确规定教育学科在读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要求,但实际培养中客观存在着对在读博士生论文发表的具体要求。不过,该要求呈现大学间多样化的特征。在读博士生论文发表要求是制度要求、习惯要求和文化要求的有机结合。三类要求的具体内容及结合程度随时代变化而有所不同。三类要求的有机结合不仅规范了教育学科在读博士生的论文发表行为,同时也为整个社会架构了教育研究者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路径。日本实践为我国完善有关规定提供了一定的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是衡量博士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标志,而博士学位论文的开题工作则是整个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关键。开题阶段的工作结果将直接决定整个学位论文的学术思路及研究主线。因此,开题工作是  相似文献   

10.
以349名博士生为对象对甘肃省高等院校的博士生培养过程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接受调查的博士生对所在学校博士生培养过程的满意度不高,指导方式较为单一、培养过程中考核不严格和研究资料缺乏及培养经费不足是其主要原因;(2)多数博士生认为发表论文对其学术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但他们不赞成学校规定发表论文的做法;(3)多数博士生认为参加学术会议具有重要意义,且分别有近38%和60%的博士生有过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经历。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选取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0—2015年度博士毕业生科研论文为分析对象,从论文基本信息和文章类型、参考文献、被引用情况、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控制等质量特征角度对博士生教育改革前后科研论文质量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实施了以高水平论文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后,博士生发表的科研论文质量要明显优于改革前的博士生发表的科研论文。改革后的博士生更加注重国际前沿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加注重实证分析以及对论文结论可靠性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1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学术型博士生和专业型博士生在科研产出及影响因素上的不同。研究发现,临床医学专业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和专业型博士生教育在学生群体特征和院校培养过程上存在明显不同,两者在学生录取形式和学生课题参与数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学术型博士生在总体科研产出和国际论文产出上均显著高于专业型博士生。在控制院校、学生群体特征及培养过程等条件下,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对总体科研产出有正向显著影响,对国际论文产出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读博动机与期望对学术型博士生的总体科研产出与国际论文产出具有更大的解释力;培养过程中的课题参与对两类博士生总体科研产出和国际论文产出均作用明显。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和专业型博士生教育要根据各自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20年“全国研究生满意度调查”13264份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的数据,运用线性回归与标准负二项回归分析了不同招生录取方式的博士生在主观教育收获满意度以及客观论文发表数量方面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本科直博与硕博连读的博士研究生与公开招考的博士生相比,其论文发表数量更多,但博士教育收获满意度更低。建议博士生培养单位充分发挥贯通式人才培养连续性、系统性的优势,合理设计长学制博士生课程教学、导师指导以及考核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制约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从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学术环境、招生制度、学习年限、课程学习、资格考试、发表论文、学科专业、导师队伍、研究生院等方面,论述了制约我国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若干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结合作者多年来在国内外培养博士生的经验,梳理了博士生指导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总结和提出了博士生培养中的几点经验和问题,强调博士生选取、课程学习、师生关系处理、选题、论文研究及论文发表等方面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指出博士生是学术职业的后备人才;对我国博士生的学术职业选择以及其学术职业准备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在培养学术职业后备人才方面还存在欠缺之处.  相似文献   

17.
博士生群体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资源,而英语是学术系统参与国际学术竞争的关键手段,所以博士生英语教学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关乎我国学术走向国际的大局。由于我国目前博士生的学术能力存在诸多不足,文章从分析学术能力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学术能力的内容以及国内在培养博士生学术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北农业大学和国外一些知名高校的情况,探讨高等农业院校如何构建博士生学术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全国第四次博士生培养质量调查数据,从师生互动关系和生生学术共同体两个角度论述了学术互动氛围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师生互动关系、生生学术共同体和博士生主动性对博士生创新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生生学术共同体和博士生主动性在师生互动关系和博士生创新能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论文基于如何构建良好的学术互动氛围以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前要求博士生发表一定数量与刊物级别的资格论文,存在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问题。我国国家学位制度的选择、传统特别权力关系的突破以及基本权利冲突下对公民受教育权的偏重确立了大学自治的有限性,削弱了大学制定学位授予标准的合法性,要求发表资格论文的规定没有现行法律的明确依据;发表资格论文的难易程度与教育质量不成正比以及不公正的学术评价机制又致使其合理性缺乏;博士生论文发表数量要求与期刊承载量之间的巨大矛盾、学术论文刊发难的现实情况以及延期毕业现象的泛滥,导致发表资格论文要求的可行性较低。因而当前我国大学授予博士学位前要求发表资格论文的规定要求过高而法理依据不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博士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的迫切要求.博士生培养质量要靠整个培养过程来保证.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博士求学体验,针对博士生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研究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