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可能性”是“统计与概率”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这部分内容常常被轻视或忽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加强了“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其中对“可能性”的教学提出了如下三个明确而又具体的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根据这些目标,笔者对“可能性”教学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独立的数学学习内容领域,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能够用“不可能”“一定”或“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并初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联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3.
陈惠芳 《江西教育》2010,(12):34-35
“可能性”是新课标中新增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旨在让学生经历在单个随机事件中出现的可能现象,学会通过简单的列举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理解其中的等可能性现象,并通过可能性分析判别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初步理解可能性大小不能确定某一次事件的结果,适时渗透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在执教该课时,  相似文献   

4.
“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内容,它通过刻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来帮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特级教师许卫兵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时,精心选择“摸奖”这一随机事件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用分数描述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简单的素材在许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得以用好、用足、用活,  相似文献   

5.
1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在七年级(上)“可能性”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不确定事件,初步体会了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意义。在本章中,学生将在“猜测——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概率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兰建波 《云南教育》2007,(11S):30-3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01~102页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等可能性事件”的认识;(2)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学会用几分之几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3)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认识和理解;(4)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7.
黄亦琴 《小学生》2011,(1):47-48
苏教版数学教材分别在二、三、四、六年级安排了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二年级上册教学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可能性的大小,教学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四年级上册教学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让学生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小学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七册第79—81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相似文献   

9.
1 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在七年级(上)“可能性”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不确定事件,初步体会了不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意义.在本章中,学生将在“猜测——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通过具体情境体会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并能对两类事件(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让学生在猜测、实验、收集与  相似文献   

10.
何乃韶 《广西教育》2012,(13):61-6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上)第99-100页。二、教学目标:1.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及它们的关系,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能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能对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做出预测。3.培养概率素养,增强对随机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阶段,同学们学习的“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主要包括统计表(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平均数和中位数和众数,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等。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复习这些知识吧。  相似文献   

12.
“概率”,很好地从数量上反映了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它的取值范围是:0≤P(A)≤1.很明显,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从教材中不难看出,“必然事件的概率”也反映了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只不过是可能性为100%;“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也反映了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只不过是可能性为0%.从上述分析得出结论:只要是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计算它发生的可能性的,就是说要研究的事件都是还没有发生,即使发生了,现在也只是去分析它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统计与概率》是《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其中可能性又是统计与概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次起始课的安排都以摸球、抛硬币等游戏的实验内容为载体,以达到让学生在试验中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的公平性的目标要求。但笔者在多次的随堂听课中发现,不少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进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8-100页。【教学目标】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等游戏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游戏规则公平性之间的关系,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对游戏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是从等可能事件的角度理解游戏的公平性。本节课以等可能性为核心,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运用等可能性的知识判断游戏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6.
《可能性》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也是概率教学的起始课。教材通过设计摸球游戏,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结果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学会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本课后面有一道练习题(如下图),要求学生运用对“可能性”的理解进行举例,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同时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8-100页。【教学目标】1.会用简单的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3.能按指定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教学准备】课件,硬币,实验报告单,  相似文献   

18.
《标准》第二学段对“统计与概率”的总要求是:在本学段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第一学段中,通过具体操作活动,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过程有所体验。本学段中,学生主要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熟悉的素材的观察,在经历简单的数据处理过程中,来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知识和方法,并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决策和预测。一、简单数据统计过程本学段简单数据统…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从等可能事件的角度理解游戏的公平性。本节课以等可能性为核心,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运用等可能性的知识判断游戏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把概率知识作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举措。为了让学生逐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的两个学段中,都安排了概率的初步知识。第一学段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到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第二学段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可能性事件的大小进行定量刻画。本人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及第二学段概率教学的具体目标,在五、六年级进行了概率教学的实践,现辑录其中六年级的一则概率教学课堂实录,以期抛砖引玉。教学目标1.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