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基金委)的管理下,30年来一直以人才培养为重要工作,尤其是针对处于学术生涯不同发展阶段的科研人员设立了一系列人才项目,构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人才培养资助体系。本文利用基金委档案、历年年报等资料对这一系列人才类项目进行回顾与分析,包括其设立的过程和概况、所取得的成效等,试图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类项目资助工作形成整体性认识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NSFC-广东联合基金是广东省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合作共建的一类重要项目.以全国2006-2011年获得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的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维度追踪这些科研人员获得科研项目资助情况,探究科研人员成长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科研人员的成长重在积累与集成:科研人员既要有持之以恒、刻苦钻研某一个领域的毅力,又要有跨学科和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结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从项目类别、项目负责人的职称、单位类别、单位所在省区市、学科分类、项目内容、立项时间等方面,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3年)生命科学部下1 184项畜牧与草地科学资助项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通过对此学科在一个阶段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数据的考察,凸显该学科的研究发展动态,进而为科研人员在研究选题方面提供导向,为学科建设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畜牧与草地科学类项目的基金资助项数、资助强度逐年稳步上升;项目主持人多为正高级、副高级职称;资助单位类型呈集中式发展,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获得项目资助单位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地区.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构建了以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为主体的人才资助链,助推基础研究优秀人才的快速成长。本文以2016年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为案例对象,回溯其科学基金资助及人才成长历程,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其人才成长的各阶段特征及总体特征。研究发现:科学基金在促进高水平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明显不同的作用,助推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5.
从项目类别、项目负责人的职称、单位类别、单位所在省区市、学科分类、项目内容、立项时间等方面,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3年)生命科学部下1184项“畜牧与草地科学”资助项目进行统计分析,试图通过对此学科在一个阶段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数据的考察,凸显该学科的研究发展动态,进而为科研人员在研究选题方面提供导向,为学科建设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畜牧与草地科学”类项目的基金资助项数、资助强度逐年稳步上升;项目主持人多为正高级、副高级职称;资助单位类型呈集中式发展,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获得项目资助单位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地区。  相似文献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主要资助基金,对于青年科研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2011—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与面上项目申请资助数据,从年度、学科、性别、职称等多维度系统分析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成长为面上项目获得者的特征规律,研究发现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显著提高了青年科研人员申请面上项目的竞争性与成功率,但也面临着面上项目成功转化率逐年降低与各科学部、性别、职称的申请者在成功转化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大基金资助力度、强化项目绩效评价、完善女性青年科技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多元资助模式等优化资助策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建中  闫昊  孙粒 《科研管理》2019,40(10):126-141
本文对我国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的成长轨迹与影响因素开展定量研究,以科研人员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为基点,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分析科研人员职业生涯中的若干重要节点和事件,包括职称晋升、第一次重要学术产出、第一次获得荣誉奖励以及第一次担任行政或学术职务等关键事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个人家庭因素(性别、孩子状况和配偶文化)、教育背景因素(毕业院校、导师身份和博士后经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工作单位、流动状况和学科领域)等对科研人员职业生涯成长的影响状况。结果发现,科研人员职业生涯成长过程中的“累积效应”依然明显,如毕业院校、博士后经历等教育背景都会对科研人员职业生涯的成长产生正向影响;师承效应在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流动经历增加了科研人员进入到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事件比例等。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最后提出如何更好的促进科研人员成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丽华  吉璐  陈鑫 《科研管理》2021,42(5):182-190
本文选择病毒学领域职业生涯超过30年的736名学者,以5年为一个时间窗划分为6个阶段,在分析每个阶段学者在生产力、影响力和合作能力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Aspin-Welch检验,探讨不同阶段学者的学术表现究竟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科研人员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学术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性。分析科研人员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学术表现差异,有助于科研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人才成长轨迹,为科技人才评价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经过近30年的发展,稳定和凝聚地区人才,在地区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地区人才队伍的壮大发展,人才成长与能力提升成为当前绩效评价和政策支持的热点。本文以地区科学基金主要资助的10个地区中的代表性高校为研究对象,从人才培养规模、成长规律等角度系统分析地区人才培养的特点与问题。研究发现地区科学基金对于地区人才队伍稳定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对地区人才科研能力成长的提升作用不显著。本文从人才成长角度分析认为地区科学基金的限项规定具有统计规律的合理性,并结合人才系列项目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对地区科学基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和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科研人员的跨国流动正成为常态。积极探索并适应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特点和规律,理解跨国流动对科研人员个体的影响机理,对于我国面向全球化态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计划,建设世界科技创新人才高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基于ICSR Lab数据科学平台和Scopus数据库,利用长周期(101年)、大规模(1700万人)的科研人员论文数据构建科研人员的学术生涯地址序列,通过挖掘地址序列中蕴含的跨国流动特征,分别从长周期和瞬时角度设计对照实证研究,探究了科研人员跨国流动特征与论文产出绩效的潜在关联与影响效应。研究有以下主要发现:(1)跨国流动经历与科研人员职业生涯发展间的关联是正向且显著的;(2)跨国流动的影响具有差异敏感性,当来源国和目标国在经济发展、学科发展、区域特点上差异明显时,更易引发知识溢出效应和产出绩效的提升;(3)跨国流动的影响具有易饱和性,为个体带来高于同龄人成长速度的主要为学术生涯初期和最初1~2次的跨国流动。同时,研究也给出若干基于统计推论的高影响系数跨国流动特征。  相似文献   

1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自2012年起设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体系中人才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近年来,随着申请量的不断增加,项目的资助率逐年下降,竞争愈发激烈,对于申请人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也需要我们在理性看待人才项目的基础上加强组织与管理。本文以2012—2018年批准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并以医学科学部为研究重点对项目资助情况及项目负责人成长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加强人才项目组织管理、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方法,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鉴于国内关于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成长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选取2012—2020年我国4 048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青年人才(以下简称“优青”)为研究样本,从性别、年龄、教育出身、学科领域、职业流动等维度分析青年科技人才的群体特征及其与人才成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优青的男女比例失衡,年龄主要集中在36~38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985”大学居多,工程材料学部的人数高于其他科学部,职业流动规模不大;性别、教育出身和学科领域对青年科技人才早期成长阶段有显著影响,职业流动不会影响人才成长速度,而年龄与人才成才时长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进而从有关人才项目设置年龄门槛合理性、对人才不问出身可能性、人才职业流动逻辑性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周建中  赵璐 《科学学研究》2019,37(3):476-483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获得资助的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中的科研人员开展问卷调查,基于问卷结果分析了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科研人员对职业发展的满意状况、影响因素与遇到的压力与问题等。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科研人员提出了如何更好的促进其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用数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地区基金项目的资助成效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地区基金项目的资助成效主要体现在:对欠发达地区基础研究人才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项目负责人后续获得了面上项目资助,一些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且有多人入选院士;促进了欠发达地区依托特色学科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和"双一流"学科;多数项目属于面向区域发展需求的应用基础研究,许多成果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科技进步与国际合作、带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科研投入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总结成效与经验,提出优化地区基金项目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学科布局的重要性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中人才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主要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以来,已在高层次学术人才培  相似文献   

16.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务院于1994年设立的专项基金.旨在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优秀学术带头人.该基金资助国内及尚在境外即将回国家居工作的45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学者,在国内进行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该基金每年评审一次.4年来共受理青年学者申请1655次,经专家同行评议,专家评审组评审,评委会评定,326名申请者获得资助,占总人数19.7%.获得该项基金资助的青年学者分布在数量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  相似文献   

17.
20年多来,蜂业学科共有42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资助的主持人平均年龄为39岁。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培养了蜂业博士30名,硕士28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蜂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摇篮作用,促进了蜂业科技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简称"优青")作为其人才项目系列中的一个项目类型,主要支持38岁以下(女性40岁以下)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在原有的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之间形成了有效衔接。自2012年设立以来,全国共有2 398人获得"优青"的资助。本文通过对"优青"历年数据的全面深入分析,探讨其对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北京大学"优青"样本的剖析和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并进一步探索北京大学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深入挖掘和培养优秀学术骨干方面的相关管理举措,为北京大学实现有组织的科研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相应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青年学者对项目资助的需求,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订35岁以下青年人才资助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地帮助和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首先对青年学者的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资助金额、资助用途、研究困难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对高层次人才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高层次人才自身在青年阶段的发展经历,使得问卷调查更有说服力,现对问卷结果加以分析和研究,发掘和探讨,得出结论,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参考,以进一步促进青年学者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宇  何杰  潘庆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139-14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设立,体现了国家资助基础研究方式从以资助项目为主的单一模式到资助项目、资助带头人、资助团队的多元模式转变。实施十五年来,它在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加速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批冲击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评审机制和如何兼顾不同学科之间的均衡发展等问题仍需要不断地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