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吕进 《辅导员》2013,(16):33-34
<正>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他们活动的重要场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还与他们是否具有安全感,能否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尊重,能否得到爱有很大的关系。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共同的努力。让青少年有信赖的人,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当自身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样不仅可以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更能阻止不该发生的悲剧上演。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健康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在活动中产生发展,学校、家庭和社会是他们活动的重要场所.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还与他们是否具有安全感,能否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尊重,能否得到爱有很大的关系.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共同的努力.让青少年有信赖的人,有可以倾诉的对象,当自身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就不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样不仅可以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更能阻止不该发生的悲剧上演.  相似文献   

3.
张红珊 《成才之路》2010,(31):I0005-I0006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人们面临的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这些压力,将产生心理问题,阻碍心理健康正常发展。若放任这些问题发展下去,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普通学校健全的青少年学生如此,聋哑学校的听障学生尤甚之。听障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比正常人要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关注高校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高校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高校教师的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能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处于此阶段的青少年心理感受比成人更为敏感、复杂,加上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影响,在体育课上,他们常表现出一些心理问题,例如,紧张、焦虑、恐惧、退缩等.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一定措施,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协调一致,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 ,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必须首先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因为思想品德在青少年的个性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 ,德调节着才的运用 ,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青少年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 ,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他们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 ,也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 ,,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 ,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教育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灌输 ,那他们就不可能形成社会所要求的那种思想品德。可见 ,学校对学生…  相似文献   

8.
学生自杀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引起自杀的原因复杂多样,有很多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心理问题。可造成他们心理脆弱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该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青少年自身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当今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原因;并明确指出,解决青少年自杀问题,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要突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和家庭要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应有的责任意识,从而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平衡,以及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困惑和胶着状态。家庭学校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进一步导致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极端性,集中体现为逆反心理。受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当代青少年逆反心理表现出一些时代特征,应该对其进行再认识。家庭学校社会等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恰当引导当代青少年走出逆反心理的误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青少年们在充分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伴随着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少儿图书馆、学校、家庭应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合作.积极投身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成为祖国未来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成长中的青少年如果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形成心理障碍.若不及时消除这些障碍,学生的心理将会扭曲,从而影响他们的包括学习活动在内的全部活动,阻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普校的健听学生如是,聋校的听障学生尤甚之.  相似文献   

12.
当今学生,承载着各式各样的社会压力,极容易产生迷茫、恐惧、焦虑、自卑、叛逆等不健康心理。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制约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当中度过的,因此教师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那么,我们应怎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一、在班主任工作中用关爱增强学  相似文献   

13.
杨昕 《陕西教育》2006,(9):40-40
青少年的价值观、是非观指导他们的日常行为,决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事关他们能否成人成才,事关国家的持续发展。如何帮助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当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现代人普遍感到心理压力增大 ,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尤其感到适应困难。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丰富及思维方式的变化 ,还有生理、心理不平衡带来的苦恼 ,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的困惑 ,诸多方面的关系一旦出现不协调 ,就可能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往往累积郁结 ,诱发心理异常、人格缺陷等问题 ,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要有“面”的展开 ,进行发展变化性心理即面向全体青少年学生心理教育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产生不仅是由网络本身的特点和社会、家庭的教育所引起,也与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有关.上网成瘾已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和身心发展.为了能使青少年摆脱网络的束缚,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着手加强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大学生就业的大众化,这种形势使得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相应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产生有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家庭、社会应给予大学毕业生更多的关注,尽量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就业心态.  相似文献   

17.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心理问题的产生是与社会适应不良有关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本文试图分析部分青少年社会适应不良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频发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亟待加强。本文梳理了澳大利亚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主要类型及检出率,重点论述了澳大利亚心理健康服务政策的发展历程,以及澳大利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心理健康服务以及信息化手段在家校社中的应用,分析了澳大利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陈璁 《文教资料》2006,(11):46-47
中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因素、学校环境因素、家庭和中学生自身个性特征的影响。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必须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形式的变化使小学校园里产生了部分特殊学生,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文章通过对特殊家庭的类型进行分析,将特殊家庭分为单亲家庭、“空巢”家庭、贫困家庭、特别富裕家庭,分别总结出各类学生的心理特性,并对各自产生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应采取的疏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