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形成性评价着眼学生学习过程.为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在学生评价中应多使用形成性评价.本文分析近十年国内形成性评价研究现状,发现研究数量多,但高水平、高层次研究少;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少;国内理论创新少.在分析基础上提出建议: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构建更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结合实际,探究更适合我国的评价范式,实现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2.
现有的以注重学生学习结果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习评价对上述新的课程理念的实现已形成巨大阻力。反思传统教育、学习评价体系,尽快建立并落实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就成为当前一项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以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评价问题为校本研究课题.在反思和分析已有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展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发展性评价思路,并且扎实有效地开展行动研究,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当前高中高中生学习语文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现状提出了几种合作学习策略:1.小组协作式研究性学习,可以拓展语文课堂的信息空间;2.小组分享式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引导小组创意式拓展学习,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  相似文献   

4.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有利于学生自主求知、开拓创新。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的现状,提出了小学英语学习评价的原则,形成性评价的可操作性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评价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数学新课标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总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若祥 《学语文》2011,(5):18-19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影响语文素养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传统的语文学习评价机制偏重结果,且评价形式、评价指标单一,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和评价不够重视。同时.教师始终居于评价中的裁判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这种评价机制已经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双减政策是适应当前教育形势所做出的重要举措,落实双减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小学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计算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应立足当前的教学现状,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剖析影响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原因,由此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时调整教学实践任务和方案.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现实意义与原则,提出了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以期帮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学生解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高中模块学分认定的基本原则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高中学业成绩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同时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注意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充分发挥评价的正面回流效应(Wash-back Effect).体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新课程理念下,对学生学业的评定要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评价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促进他们专业学习也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对于他们未来职业生涯都影响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评价现状,指出了评价体系的不足,然后对中职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评价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几点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n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Norwegian education system can be described as a shift in the Norwegian educational policy from the use of input oriented policy instruments towards a more output oriented policy. The new tool-kit consists of different evaluation tools, such as standardised tests, diagonistic tests etc. which create new expectations to schools and principals. On the one hand,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olicy purposes of the evaluation tools as they are formulated in policy documents. On the other hand, it investigates principals’ perceptions of the use of the evaluation tools to improve student achievements. A text analytic approach focusing on language and discourse is used to analyse policy documents. The analysis of the principals’ perceptions is based on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s applied as an analytic techniq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questions can be raised whether all the policy purposes can be fulfilled or whether the tools might produce other effects than the objectives assigned to them. Problematic aspects related to the tools’ modes of regulations and thereby the choice of tools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 policy purposes and the use of tools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道德滑坡现象日益严重,青少年吸毒、酗酒、偷窃、欺骗等行为日益增多,促使政策制定者、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重新关注品格教育。随着对品格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视,以及相关教学效果数据的日益增多,对美国品格教育实施科学的实效性测评变得日益迫切。近年来,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系统化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品格教育实效性测评的测评内容、测评标准、测评方法及测评工具,并对测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测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se of an evaluation model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utilizing formative, summative, and confirmative steps, along with a framework for developing evaluation tools aligned with organizational change goals.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in which formative, summative, and confirmative evaluations were used to assess materials and learners following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performance management process, tools, and supporting training. A specific model for developing evaluation tools and techniques is introduced as a way to integrate the evaluation process with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a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as well as link to higher‐order cultural change goals. Results of the case study suggest that evaluation tools can provide evidence of improvement and target areas for further work.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for the researcher or practitioner interested in applying the same or similar models to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4.
当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早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我国更是积极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制定、测试结果的评价与实施过程的影响因素方面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工具和评价设计并不多,导致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低下,健身效果大打折扣.文章依托真实性评价理论,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模式进行尝试性研究,试图以真实性评价理论指导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完善传统的评价模式,旨在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提供借鉴,从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多元智能理论和多种评价方式的研究,总结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六大多元化学习评价原则,经实际教学应用,最终确定了4种较为常用的学习评价工具,为建立计算机基础学习多元化评价体系提供数据支撑,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辨析语文核心素养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建构“433模型”和语文关键能力框架,研制了语文核心素养评价工具。通过纸笔测试考查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基于测试数据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层级、语文关键能力表现等焦点问题。语文核心素养评价研究对我们探讨未来高考命题和学业评价改革等议题具有重要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前,网络教学平台是开展过程性评价的良好工具,但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障碍亟待解决。通过设置过程性评价的三个维度进行指标分解,在此基础上构建评价模型。对照模型指标,采用调查、观察和访谈方式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现状和学生的真实看法,总结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产生原因,对应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三个维度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STEM教育因其融合多学科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点受到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关注。当前国外真正聚焦到STEM教育质量评价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研究较少,而国内少量相关研究主要是介绍国外STEM教育评价的研究进展。严重缺乏成熟可行且适用于我国STEM教育发展的评价工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STEM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德尔菲法两轮专家意见征询以及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后构建的STEM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工具,既综合考虑了STEM的本质特征、已有STEM教育评价工具及指标维度,又直接聚焦于课堂教学,最终包含课堂环境、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表现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形式与我国教育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教研表、评课表等类似,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与使用;且经过初步试用,具有较高的信度,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价STEM教育中的各方面要素,有助于促进STEM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育评估理论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科学的评估,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并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高校教育评估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现代管理科学为理论基础,以教育测量学与教育统计学和应用数学为基础工具。上述与高校评估有密切关系的多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便构成了高校教育评估的理论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0.
论学习环境中资源、工具与评价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从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讨了资源、工具与评价的设计与应用问题。在学习环境设计中,资源是支持任务学习或问题研究的必备条件之一,是需要认真设计的重要构件之一。学习环境中的工具是指学习工具。学习工具是指有益于学习查找、获取和处理信息,交流协作,建构知识,以具体的方法组织并表述理解和评价学习效果的中介。在学习环境设计中,比较注重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的设计与应用。学习环境中的评价与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不同的。为了真正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必须体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因此,评价应当尽可能是基于真实任务的、复杂的、能挑战学习思维过程的,评价的标准能反映多元化的观点和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