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毕业生因缺乏择业法律意识而导致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为此,毕业生应当树立维权意识、合同意识、平等意识及法制意识这四种基本择业法律意识,并且应运用这些法律意识保障自己的合法的择业权益。  相似文献   

2.
朱军 《培训与研究》2008,25(6):60-62
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毕业生因缺乏择业法律意识而导致其合法权益经常受到侵害,为此,毕业生应当树立维权意识、合同意识、平等意识及法制意识这四种基本择业法律意识,并且应运用这些法律意识保障自己的合法的择业权益。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普遍缺乏维权意识、诚信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据此,应从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律救济意识和法律责任意识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维护大学生合法的就业权益,维持和谐、稳定的大学生就业秩序。  相似文献   

4.
海外实习在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也暴露出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缺失,规则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在海外实习中应具备的四种意识.  相似文献   

5.
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择业意识才能在竞争中抓住机遇,顺利完成择业过程。但在择业过程中,由于大学生缺乏择业法律意识卷入了择业的劳动纠纷。从维权意识、契约意识、公民意识和对违法行为性质的认识四个角度对大学生的择业法律意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面对激烈的竞争,河南长葛市职业中专坚持八种管理意识,受到省、地、市的高度赞扬。八种意识分别是:一是方向意识;二是稳定意识;三是法律意识;四是市场意识;五是公关意识;六是岗位意识;七是民主办学意识;八是效益意识。长葛职专坚持八种管理意识@刘峙  相似文献   

7.
唐君藏“法律意识层级”说将法律意识分为畏罚的守法意识、自觉的守法意识、自觉的立法意识、自觉的议法意识和含礼的法律意识五个层级.这一“层级”说将含礼的法律意识等同于法治意识,视“礼治”为“法治”的最高目标,表现出了它在当代中国特色法治视角下的局限性,其实质是一种道德学说.  相似文献   

8.
推进村民自治,落实“四个民主”对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发挥村民自治对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的载体作用,可有效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等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和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从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阐述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略论公民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学校德精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公民意识教育近年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它对加强学生德育,促进学生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所谓公民意识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自身身份及权利义务的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道德意识、纪律意识。法律意识及政治意识四个层次。公民意识教育包括道德意识教育、纪律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政治意识教育四个方面。其中道德意识教育是基础,它以“五爱”为基本内容,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  相似文献   

11.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对我国法治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整个民族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现念,必须加强以下五种法律意识的教育:民主意识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义务意识教育和证据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个人所得税在组织申报过程中暴露出纳税人诚信意识差、主动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制度不完善等直接影响个人所得税征缴的诸多问题,作者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过程中,高校群体迫切需要培养和提高现代法律意识。高校群体必须具备的法律意识主要有主体意识、契约意识、尊崇意识、信赖意识、守护意识等。高校群体应着重从接受法律认知、体验法律情感、理解法律信仰等方面入手,树立和养成现代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践中,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或薄弱是造成其频频遭受用人单位侵权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大学期间尤其是学生临近毕业时期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实乃当务之急。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总体上包括警惕招聘就业陷阱意识、反就业歧视意识、契约意识、劳动基准保障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法律意识,理应从这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66):155-156
本文从现实出发研究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表现及成因。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主要表现在法律认知不足、法律情感单薄及法律信仰缺失等方面。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较多,具体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大学生法治主体意识;二是优化社会法制环境;三是强化家庭法律意识;四是改革高校法制教育;五是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整个社会、高校及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及密切配合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对即将踏上社会的职校学生来说,公民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结合笔者的实践与体会,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现代法律意识的精神内核为规则意识、正义理念、公共理性,其中规则意识又处于基础性的地位.破除权谋意识,强化规则意识,是培养当代中国现代法律意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试论培养高职学生的"四个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的角度,较深入地探讨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成本,效益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四个意识”的必要性和“四个意识”的内涵,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特色,对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所谓公民意识教育实质上是一种观念教育,是指在教育中要将公民逐步培养成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市场经济以及现代文明相适应的现代公民,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和道德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对即将踏上社会的职校学生来说,公民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结合笔者的实践与体会,就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