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在翻译研究或翻译实践中,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最具动态、最能生动直接地体现华夏民族灿烂文化的语言单位。汉语句短,意合铺排,流散疏放,神聚于形外,往往是由意义定夺句中各词功能,因而汉语文化负载词中常凝结着深厚的文化气息甚至是历史文化线索,处理起来要颇费功夫。而文化亦是包罗万象,多姿多彩,也是错综复杂的,只有在复杂的多元文化视阙下透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才能使原作更"传神",才能使读者和作者进行较对等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在一切翻译实践中,所有译者都在力求使译作达到翻译的至高境界“信、达、雅”,也就是力求以最适合的形式风格准确地传达原作者的表述,但具体如何权衡选取最适合的形式,确实是每位译者竭尽心思所要达到的,译作的真与美就是译者卓著翻译思路的体现。对于汉英平行语料库而言,如何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就决定了该译作能否达到与原作的“形似”美和“神似”美,而对于语料库的使用者而言,解读译作之美,或研究统计翻译方法,也是要通过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文化负载词是指某种文化中特有的,包含某种审美信息的词语或词组。汉语文化负载词是指包含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审美信息的词语或词组。多年来,文学翻译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引起了翻译界诸多的思考与讨论。但对于翻译的另一大领域-口译-中出现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关注不多。本文旨在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口译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变通翻译。  相似文献   

4.
张鹏 《科教文汇》2009,(9):244-245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不同文化特质问的变换过程。英语和汉语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中英交流中特色文化的翻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福娃译名翻译以异化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福娃“改名”的现象,从历史的角度提出,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应采用异化才能使中国在处于弱势文化的环境里构建与强势文化平等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不同文化特质间的变换过程。英语和汉语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中英交流中特色文化的翻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福娃译名翻译以异化理论为切入点,分析福娃"改名"的现象,从历史的角度提出,在文化负载词翻译中应采用异化才能使中国在处于弱势文化的环境里构建与强势文化平等对话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胡芬 《内江科技》2007,28(8):17-17,73
英语中不少表示颜色的词的文化含义或联想意义和汉语对应词中的文化含义或联想意义是不一样的本文将以汉语和英语如何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为例,讨论某些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舍义和对应翻译。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语言在研究和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已与过去有了深刻的不同,形形色色的文化差异的存在,点缀了作品和生活,也成为了研究翻译时不容忽视的因素。从多维角度解读汉英平行语料库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从语言和文化心理层面剖析原作及译作,对于语言和翻译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永华 《科教文汇》2009,(23):251-251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任何语言须植根于文化环境才能生存。因此,文化和语言二者相互作用,使生命延续不断。在翻译文本时首先要了解文化的差异,理想的翻译还要表达原文的言外意义,印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刘长昱 《今日科苑》2007,(22):228-229
文化空缺不可避免地给不同文化人们间的交流及翻译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探讨了文化空缺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描述了文化空缺因素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存在形式,总结了文化空缺现象给翻译带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观点出发,通过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探讨《围城》英译化负载词的有效翻译,指出在翻译研究中,译者应努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坚持"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以准确传达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1.
王超 《科教文汇》2011,(9):142-14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意识水平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影响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意识水平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包括:训练和比赛时周围的环境、教练员的训练水平和临场指挥、同队球员的配合、比赛时现场的气氛以及对手的情况等;主观因素包括:运动员的观察判断能力、技战术水平、智力水平、意志品质、性格特点等。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足球意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政府形象的构建对政府的意义深远。而塑造好形象必须借助相关媒介,才能得以传播。而在这其中,媒体发挥着其得天独厚的作用。但是,新时期.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使得政府形象的传播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结争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对政府、媒体、公众三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论述,为政府利用媒体传播自身的形象献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选取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两种期刊引证报告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比较介绍了它们的数据来源、数据规范处理方式、计量指标与检索功能;然后综合学科影响、参考文献著录情况等因素,选取<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作为研究材料,收集它们对2001年该期刊论文数据的处理结果.在此基础上,从来源文献、期刊引文和期刊被引指标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差值的原因,同时比较两种期刊引证报告的数据处理规范,并提出一些规范处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对设备和技术的改造步伐不断加快,新的机械设备和技术的使用者——企业员工的技术素质水平却滞后,因此系统地对操作员工的培训以提高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对于不同知识层次、不同工作岗位条件、不同操作经验的企业员工,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培训基本知识和技能,探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田奋飞 《未来与发展》2007,28(11):36-39
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从战略决策文化、管理假设文化与伦理价值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不同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模式、管理模式及企业伦理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规模扩张与收缩:国际企业发展新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企业发展,表现出规模扩张和规模收缩相互交织的特点,即大型企业的快速扩张与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并存。本文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即购并手段的运用可以同时促进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对核心能力的追求则是这一现象的本质根源。  相似文献   

18.
管理科学知识呈现"管理理论丛林"之势后,面对浩如烟海的管理知识,人们在应用这些知识时感到无所适从和无法选择,因此产生相应的"丛林迷失效应",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需求之间的隔阂愈来愈深、渐行渐远.首先对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隔阂的原因进行剖析,继而在探寻管理学科属性基础上提出"设计"科学理念的引入是解决这一隔阂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鄂颖  胡新峰 《科技与管理》2012,14(2):123-127
以教育先行观为视角,就高校行政化与教育先行观的对立展开探析,明确了教育先行观内涵、高效行政化发展现状,两者的对立化对高校教育产生的影响,并制定了应对高校行政化对立教育先行价值观的科学措施,对净化高校教育环境、强化教育先行观,淡化行政化对立影响,深化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学会发展瓶颈与学会改革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少愚 《学会》2005,(4):24-28
学会改革如何着手,本人认为可从学会存在的问题上入手,也可从其他学会成功经验的借鉴上入手,但不论从何入手,都必须找到学会改革的切入点。如果能找准切入点,在某点或某几个方面上取得突破,学会改革就会有成效,学会发展就有希望。本就试图从分析学会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探讨从某些具体的方面进行学会改革的可行性,与同行们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