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慧晶 《科技广场》2008,(4):124-126
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有效的员工培训不但能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改善企业的绩效,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还可以传播公司文化和经营理念,有助于员工之间的协调合作与沟通,方便实施制度和战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员工的培训已变为企业竞争实力的主要法宝,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企业培训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标是通过培训使员工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行为,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工作。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员工培训的作用、形式、方法、手段及激励机制,可为企业抓好员工培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电力一线员工是电力企业各项工作的主力军,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何提高一线员工的技能培训管理水平,为电力企业尽快培养出承担生产重任的一线员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一线员工技能培训现状,并从机制建设、新员工培训、三级培训体系和培训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孙富 《中国科技信息》2005,(18B):114-115
本文从战略框架、员工需求框架、培训机构框架和评估框架等四个框架内、通过对八个关系的探讨,分析了员工培训与公司战略层面、组织层面和事务层面.员工技能层面和精神层面,外部培训机构和内训体系,激励和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实施员工培训的正确途径,使员工培训真正成为企业成长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遵照《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简称“培训规范’,)的要求,结合《湖北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开展师带徒和加强生产人员现场培训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电力企业应当以“师带徒”的实效与管控为突破口,按照“能力必备”的原则开发了“现场培训教练技术”培训项目,主要目的是培训辅导“师徒协议”中的“师傅”,使他们快速成长,面对不同对象(新员工,转岗、待岗培训的老员工和初级、中级工等)的徒弟知道如何有效地引导和传授技术、技能,很好地完成‘师徒协议”所要达到的目标。笔者就传帮带的培训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煜 《科教文汇》2008,(27):209-209
就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及全过程来看,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运转绩效、使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维持企业高效运转的重要手段,但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中存在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必须改进培训体系,建立科学培训体制,培养学习型、知识创新型员工。  相似文献   

7.
孙富 《中国科技信息》2005,(18):351-352
本文从战略框架、员工需求框架、培训机构框架和评估框架等四个框架内,通过对八个关系的探讨,分析了员工培训与公司战略层面、组织层面和事务层面,员工技能层面和精神层面,外部培训机构和内训体系,激励和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关系,提出了实施员工培训的正确途径,使员工培训真正成为企业成长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是企业提高自身经营水平,提高员工技能及素质的重要途径,并就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具体做法谈了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杨永杰 《科教文汇》2020,(8):189-190
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企业员工培训模式有老员工带新员工、定期为员工组织培训以及每一年为新员工提供基础性的入职培训等等。传统的员工培训对员工技能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传统的培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培训覆盖率低、员工上手慢、年年投入培训预算,但培训成效不明显、员工流动性较大、企业对员工培训逐步失去耐心等等。在新经济背景下,传统的培训模式需要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经济时代,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宽带移动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企业员工的培训模式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将针对传统培训中的问题,在新经济背景下进行企业员工培训模式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中,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必须依靠广大员工的努力,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是企业开发人力资源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增强员工素质的重要方法。对员工不断的培训教育,有助于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及技能,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使员工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责任心。本文主要针对员工对企业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在现阶段员工培训中所出现的问题给予探究,同时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彤骥  杨红玉  洛普 《现代情报》2012,32(1):118-122
在协作环境下运作的中小企业是更灵活的组织,员工们分享知识的能力对于企业的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成功的企业不断的寻找并从新定义其运营模式来更有效的利用职工的集体知识及经验。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了知识管理的方法,如知识管理支持系统,同时提高了企业商务智能与跨文化协作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协同工作与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及其使用的技术、工具,同时提出知识管理与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命题。  相似文献   

12.
孙长索  郭名 《科研管理》2021,42(6):184-193
非正式地位是员工竞相争取的宝贵资源,它能有效地改善个体的自我认知、情感和行为表现。本研究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将创新期望与差错氛围引入非正式地位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分析框架中,构建差错氛围调节创新期望在非正式地位和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的模型,对问卷调查法收集到46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非正式地位对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期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差错氛围正向调节创新期望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还进一步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非正式地位通过创新期望影响创新行为的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刘开  吕强  刘媛媛 《科技与管理》2008,10(6):107-110
新经济时代,隐性知识成为企业内重要的战略性资源,隐性知识管理是企业面临的新挑战。从企业内员工的隐性知识角度出发,通过对隐性知识内涵、特征及其共享性的分析,从员工自身及企业组织两方面探讨了企业内影响其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8种阻碍因素,就促进企业内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为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企业知识共享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员工的相互博弈。据此建立一个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分析知识共享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的行为,论述基于企业与员工博弈的知识共享影响因素,从企业和员工两个方面提出各自的知识共享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爽  陈晨 《科研管理》2022,43(6):113-120
  随着工业5.0来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我国技术型企业将面临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严峻的现实挑战。知识吸收能力反映了企业识别新知识、吸收新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组织目标的过程,能提高组织创新性与灵活性,也使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通过文献综述与理论推导,提出创新氛围、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在技术型企业中收集数据,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研究结论:创新氛围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成果为技术型企业提升员工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与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时代,隐性知识作为知识型员工进行创新的主要源动力,实现隐性知识的外化,也即是使隐性知识编码化、文档化,是企业进行专利权申报、获得专利权的前提,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技术专利化为研究视角,通过构建隐性知识外化过程中的博弈模型,得出企业对高、低位势隐性知识主体的激励力度以及知识主体完成某项创新成果的概率等都是影响企业技术专利化的因素,进而提出,加强对高位势隐性知识主体的激励力度、提高对低位势隐性知识主体激励的重视程度以及实施产权化策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条件下员工影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的天平开始向员工倾斜,企业的管理者在重视股东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员工的利益。企业员工的利益主要体现在经济、精神和政治三个方面,应该有一种机制使员工有能力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从而影响自己在企业的利益。本文主要从员工整体的角度研究员工影响的途径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制造企业知识地图及其本体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芳芳  高文俊  项钦之  王海龙 《情报科学》2008,26(10):1507-1512
为满足制造企业不同层次员工对知识内容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制造企业知识地图的知识模型,可以为不同层次员工展现不同层次的知识内容,包括适于企业高管层使用的能力型知识地图、适于业务负责人使用的流程型知识地图和适于基层员工使用的概念型知识地图.以某航天制造企业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提出了基于本体技术以及Web本体描述语言的一种模型实现方法,供企业构建知识管理系统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企业隐性知识外部化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条件需要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外部化,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与员工的相互博弈。据此提出一个动态重复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与员工在隐性知识显性化进程中的博弈过程,探讨了企业与员工最佳博弈策略的选择.最后提出了基于博弈结果的政策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