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实施背景近几年来,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和兄弟省市一样, 经历着跨越式发展。2000年,全省在校研究生仅 2.29万人,2002年发展到4.11万人,2005年在校  相似文献   

2.
从全球变革中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使命与挑战出发,阐述了浙江大学在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和提升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创新策略和实践成果。分析了浙江大学基于“工程师学院”破零散、破壁垒、破同质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范式,介绍了学校在创办实体化工程师学院、采用“项目制”培养模式、建设多基地大型工程创新与实训中心、开展全方位科教协同、产教融合育人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研究生英语教学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的“研究生学位英语教学要求和考试大纲研究制定”课题组,于2003年上半年对江苏省10所院校进行了研究生英语教学情况的调查。总结了调查的情况,并提出了改革研究生英语教学和考试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军队院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迫切要求,介绍了军械工程学院抓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做法:修订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改革培养模式,实施"三项工程";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监控,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介绍了基于“123456”准则修(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做法。具体来说,“1位转变”即实现研究生的角色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研究的转变;“2分培养”即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培养、学术学位硕士生与学术学位博士生的分层培养;“3方联动”即以研究生院为纽带的政府、社会和大学的联动;“4跨选课”即实施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跨层次选课制度;“5目并举”即优化课程体系、规范课堂教学、搭建发展平台、强化团队指导、完善过程管理;“6手齐抓”即信息化建设、精品文献库开发、精品案例库开发、教学大纲制定、严格课程考核、落实完全学分制。  相似文献   

6.
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基础工程的重要支撑。“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目标,是高校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在“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中深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剖析“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明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程反思等教学全过程,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才成长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是国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黑龙江省教育厅根据国家提出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要求,结合老工业基地振兴总体规划,在2005年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设立“研究生创新科研基金”,开展“研究生开放课程建设”等,着重为培养研究生创新科研能力提供服务。据此,我校与企业合作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8.
多学科交叉培养研究生已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围绕“双一流”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践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依托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通过构建交叉学科协同的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建立交叉学科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构建多维交叉的创新人才培养共同体以及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机制,在保持和发扬传统办学优势和育人特色的同时,积极探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的完善,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举措,既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南华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为例,探讨成功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的运行模式与建设原则,并分析创新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合作企业的选择、企业导师队伍的建设、培养方案的制订、研究生科研实践、研究生学位授予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创新计划”所包括的五大工程: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与保障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结构优化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程和研究生拔尖人才培育工程,以这五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围绕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多平台、全方位构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作者结合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20多年研究生教育的工作实践,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必须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用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指导研究生教学工作,要树立“全面质量观”、新的“中心、主体观”、新的“教学观”,以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站在学科高度,建立先进的教学体系,为此,要把握计算机一级学科内涵,确保大纲、计划及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要把“创新”贯穿于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三是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到战略性地位来抓,同时要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施“研究型”教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加强硕士生科研训练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硕士生的质量保障关键在于抓培养环节 ,抓科研训练。科研训练的途径有课程教学、学术活动、论文撰写等。本文特别强调 ,要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 ,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要突出“研究” ,避免“研究生教学本科化” ;要变讲授过程为科研训练过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创新中孕育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本质上说,研究生教育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教育。 创新能力偏弱,正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还不 强的症结所在。在实施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基 础上,深入思考如何以创新引领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 化,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的建立,努力在研究生培养体 制、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和方法、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庆大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重庆大学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从本校实际出发,建立了“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实施“研究生自主管理”、“开放性的创新实验室”、“渐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多层次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基金”等多项带有创造性的探索,构成了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重庆大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工科研究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急需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工科研究生。本文结合工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特点,以OBE理论为支撑构建培养目标,反向设计工科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阐明“本专业+跨专业”教学内容、“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和“政产学研”教学体系的培养方案。以期用科学教育方法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学历人才。  相似文献   

16.
依托江苏省“望向深空”初中空间科学课程基地,江苏省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创新开展空间工程特色教育,积极构建空间工程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牢牢抓住三个“聚焦”,即聚焦普及性课程,提升学生科学素养;聚焦专门性课程,为学生量身定制课程资源;聚焦评价体系建设,探寻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山东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的措施,即积极推进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施,通过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和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构筑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开放式研究生培养体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在长期探索和30余年来培养专业学位人才实践的基础上,以“开放式”办学理念、“分类培养”教育理念,以及“重实践 提素养”教学理念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学校通过“中心制”运行管理、“项目制”培养模式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汇聚校内外资源,围绕培养目标和定位重塑课程体系、强化能力拓展、提升职业素养,促进研究生分类培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学校正在推进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形成具有“质量保障、科学评价、特色发展、卓越贡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不断完善导师负责制。在高水平大学中实施“创新团队导师制”,对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革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基于这一认识,对创新团队导师制的概念、提质机制和育才特色进行了简要地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为培养专业型人才实施的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如何实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内容的高起点、培养质量的高标准、创新实践能力的高要求的这一目标,探讨、创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已成为相关高校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在总结前两年矿业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流程为主线,从生源质量、导师选聘、教学模式、科研训练、毕业选题等多方面着手,阐述了矿业工程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