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探究冷热水交替浴(CWT)对短跑运动员增强式运动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16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冷热水交替浴组(CWT组)与静坐休息对照组(CON组),在执行10组每组20次负重(10 kg)浅蹲跳和50 m蛙跳的运动方案后,静坐休息5 min,分别采用14 min CWT或14 min静坐休息的干预手段。在运动前,运动后24 h、48 h、72 h、96 h不同时间点分别测量受试者的膝关节位置觉肌肉力觉以及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结果:(1)所有受试者在运动后均出现了主、被动位置觉,肌肉力觉的显著下降以及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的显著上升(P<0.05);(2)运动后24 h、48 h、72 h、96 h,CON组的主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运动后48 h,CON组的被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3)运动后24 h、48 h、36 h、72 h,CON组的肌肉力觉显著低于CWT组(P<0.01);(4)运动后24 h、48 h,CON组的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显著大于CWT组(P<0.01)。结论:本研究所设计的CWT方案可以有效缓解增强式运动中因肌肉离心所致的肌肉力觉的下降,促进肌肉本体感觉(主、被动位置觉,肢体下落时关节反应角度)的恢复。CWT恢复关节本体感觉的机制与促进肌力恢复、镇痛、加速代谢产物清除、缓解中枢神经系统疲劳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冷水浴对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24名男性二级短跑运动员随机分为冷水浴干预组(n=12)和静坐对照组(n=12)。经离心运动诱发下肢肌群出现DOMS,静坐休息5min后进行冷水干预或静坐。分别在运动前、运动后24h、48h、72h、96h测量受试者的左大腿围度、自觉疼痛程度、左腿股四头肌最大等长肌力以及左腿膝关节本体感觉(位置觉+肌肉力觉)。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0min)、5min、10min、15min分别测量血乳酸值。结果:(1)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大腿围度均显著性增加(P<0.05),运动后24h、48h、72h,CWI组的左大腿围度显著低于CON组(P<0.01);(2)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自觉疼痛程度均显著性增加,运动后24h、72h,CWI组的疼痛程度显著性低于CON组(P<0.01);(3)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血乳酸值均出现显著性上升(P<0.05),运动后0min~15min,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的左腿MVIC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运动后24h~96h,CWI组MVIC显著高于CON组(P<0.01),(5)离心运动后即刻,两组左腿的本体感觉(主、被动位置觉、肌肉力觉)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运动后24h~96h,CWI组的主动位置觉显著高于CON组(P<0.01),运动后72h,CWI组的被动位置觉显著低于CON组(P<0.01),其他时间点(24h、48h、96h)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24h~96h,CWI组的肌肉力觉显著高于CON组(P<0.01)。结论:冷水浴是运动训练或比赛后快速减轻DOMS症状的有效手段,有利于肌肉肿胀的恢复、减轻疼痛感、促进工作肌肉最大等长肌力及该肌肉所附着关节的本体感觉的恢复,总体有利于减轻DOMS症状。  相似文献   

3.
冯洁  任杰 《体育科研》2017,(4):61-67
本体感觉在体育运动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以往的研究对无意识本体感觉有所忽略。对意识和无意识本体感觉的神经机制、功能作用、评价方法、影响因素与训练方法做了较全面的综述。首先,意识和无意识本体感觉在其中枢机制、对刺激的感知及应答方式上存在区别;其次,总结了经典的本体感觉评价方法:感觉阈限测量法、关节角度重建法、力量匹配法、视觉模型法、主动运动区分测试、平衡能力测试和体感诱发电位测量法,其中后面两种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无意识本体感觉。第三,总结了影响本体感觉敏锐性的年龄、损伤和疲劳、运动经历等因素;最后,在如何提高本体感觉方面,主动运动训练、被动运动训练、本体感觉刺激训练等可以提高意识性本体感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和扰动训练等可以改善无意识本体感觉。本体感觉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尤其是以高水平运动员为对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霞  张林  王国祥 《体育科学》2011,31(3):68-73,80
目的:通过分析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在矢状面内运动的位置觉、肌肉力觉的变化,探讨局部肌肉疲劳对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为踝关节损伤防治和康复训练提供基础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4名无踝关节疾患的受试者为实验对象,踝关节位置觉采用对踝关节跖屈5°的被动定位、被动复位能力进行测试,肌肉力觉采用受试者踝关节对跖屈肌群25%最大等长峰值力矩值的复制能力进行测试;疲劳测试采用60最大等速向心运动模式;对于局部肌肉疲劳前、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对比,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结果:踝关节的位置觉(VEJPS和AEJPS)和肌肉力觉(RVEFS和RAEFS)在局部肌肉疲劳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位置觉均较疲劳前下降;2)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踝关节的肌肉力觉均较疲劳前下降;3)踝关节最大等速向心运动至局部肌肉疲劳后,受试者的中枢控制策略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5.
在体操教学、训练中培养学生本体感觉的探讨河北师范大学刘建邦“本体感觉”就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能够感知自身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和身体各部位运动状况及其肌肉感觉,是人体运动训练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特殊知觉,是学生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运动员一切运动技能只...  相似文献   

6.
所谓“球感”即本体感觉。本体感受器是本体感觉的外围,埋在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的感觉神经末梢。当肌肉收缩或伸展时,对本体感觉传来刺激使其产生的兴奋沿着传人神经及传导道,经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动觉细胞,通过动觉细胞的分析综合,感知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位的运动情况,运动员的一切运动技能,只有在本体感觉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借助本体感觉,就能感知每一动作中肌肉、肌腱、关节囊和韧带的缩短、放松和拉紧的不同情况,为中枢对运动行为进行分析综合创造条件。具体到足球运动员在传、接球的一瞬间足、踝、膝、髋等对来球的力量、速度、落点、旋转作恰到好处的应激处理视为“球感”。本文用动觉辨别仪、直角半圆仪、重量辨别仪对80名少年足球运动员踝关节本体感受器灵敏度进行测试,与教练员对其“球感”的经验判断比较,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时间感”是速滑运动员的一种专门化知觉,是对速度和节律的知觉。在“时间感”的复杂心理结构中,肌肉运动感觉是十分重要的参数。“时间感”的训练应根据不同项目的比赛计划分别进行,要针对每个项目可以达到的最好成绩,确定每一分段距离上的滑跑步数和形成清晰的肌肉运动感觉,从而准确估计时间,并通过想象训练加以强化。  相似文献   

8.
<正>本体感知能力就是通过学生的自身练习,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刺激学生产生一种本体的身体感知觉。体育课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直接从事各种身体练习。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利用本体感知能力挖掘学生的感知觉能力,帮助学生产生自身的体感效应,加深对动作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能够快速掌握并独立完成动作,对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击剑运动员的专门性知觉就是距离感,它和游泳运动员的“水感”、球类运动员的“球感”一样,是一种复合知觉,是视觉、肌肉运动觉和触觉的综合,它通过视觉感受,由大脑进行分析综合活动,做出正确判断。观察力和思维也对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距离感是击剑运动中重要的技术因素,这是比赛中取胜的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运动与不运动老年人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静态平衡中的作用,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方法:使用Sunlight Tetrax平衡诊断训练仪对运动老年人(203例)和不运动老年人(168例)进行不同站立条件稳定性系数(ST)测试。研究结果:(1)女性NC、PO、PC姿势ST低于男性(P<0.05)。(2)本体感觉功能受影响时,不运动老年人主要通过调节视觉,运动老年人通过调节前庭觉维持静态平衡。(3)NC、PO姿势下老年男性骑自行车运动组及PO姿势下老年女性广场舞组的ST低于散步组(P<0.05)。研究结论:规律运动通过改善前庭觉、本体感觉达到维持平衡能力的作用。广场舞、骑自行车可改善视觉或本体感觉受干扰情况下老年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低频、中频、高频三种不同频率的振动训练对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方法:在我校招募78例篮球运动员作为受试对象,按照干预方法不同将受试者分为低频组、中频组、高频组和对照组。低频组、高频组各20例,中频组、对照组各19例,干预组2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能训练,低频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振动频率为20Hz;振动幅度为3mm的振动训练干预;中频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振动频率为30Hz;振动幅度为3mm的振动训练干预;高频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振动频率为45Hz;振动幅度为3mm的振动训练干预。10min/次,4次/周,在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测量受试者右侧踝关节的位置觉、肌肉力觉和运动觉。结果:组内比较中,干预8周后低频组、中频组、高频组的位置觉、肌肉力觉、运动觉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中,干预8周后低频组、中频组、高频组的定位角度与复位角度之间误差角度值、目标力矩与复现力矩之间误差值、感觉阈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的位置觉、肌肉力觉、运动觉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频组的位置觉明显优于中频组,肌肉力觉和运动觉明显优于低频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中频、高频三种不同频率的振动训练均能够提高篮球运动员踝关节的位置觉、肌肉力觉和运动觉,从而提高本体感觉,其中以高频振动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正> 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记忆和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外部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其作用一经停止,感知觉也随之  相似文献   

13.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对运动员来说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常发生于运动中突然变速、转向以及外来暴力等,前交叉韧带损伤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有非常大的影响。目前,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用于韧带轻微损伤的情况,若前交叉韧带完全或大部分断裂,则首选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作为前交叉韧带断裂治疗的金标准,其术后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功能障碍,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本体感觉功能障碍等。该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康复干预时机十分重要,有效的术前康复干预可以及时避免膝关节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被动康复训练和主动康复训练,其中被动康复训练手段包括支具或辅助器具保护、神经肌肉电刺激、推拿手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持续性关节被动活动训练,主动康复训练手段包括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开链运动(OKC)和闭链运动(CKC)、本体感觉训练以及重返运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表现出各种情绪障碍,如焦虑、恐惧、担忧等,但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短时期内很难看到明显的效果。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贯穿心理康复干预,对患者进行疏导,以缓解或消除患...  相似文献   

14.
击剑运动员的距离感,和游泳运动员的“水感”、球类运动员的“球感”一样,都是专门性的知觉。它是一种复合知觉,综合了视觉、肌肉运动觉和触觉。观察力和思维也对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通过视觉感受,由大脑进行分析综合活动,作出正确判断。本文用实验方法,结合分析来探索“距离感”的表现。实验对象基本组:上海市击剑运动员6名。对照组A:区级水平击剑运动员6名。  相似文献   

15.
游泳运动员“水感”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人体在各种体育运动中都具有各不同的专门感觉。游泳是人在水环境中进行的活动。因此,水感是游泳运动员特有的一种专门化感知觉。水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随着我国游泳技  相似文献   

16.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当前运动着的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位移过程的反映。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形态知觉、运动幅度知觉以及本体感觉,贯穿到乒、羽、网击球四个环节的全过程,它们是构成三拍技术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对击球四个环节中的运动知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意识、时空、力的分化、运动表象等方面对提高三拍技术的作用,进而提出了运动知觉教育和运动感知的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17.
对60名武术运动员和3O名田径运动员的上肢三大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测试和分析表明:各测试组左右侧无明显差别,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优于田径运动员,武术套路运动员优于武术散手运动员,这可能与专项技术动作系统训练有关。本体感觉的准确性测定不受关节活动幅度的限制,可作为评定武术运动员训练程度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本体感觉在游泳运动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介绍了本体感觉的概念和评估方法,分析了本体感觉对游泳技术和表现的影响,以及本体感觉训练的效果和方法。研究结果:(1)本体感觉是一种重要的身体感知和调节能力,对于游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表现具有重要影响。本体感觉可以影响游泳运动员的划水力量和效率、身体转动和协调、游泳方向和速度、身体平衡和稳定等技术要素,从而影响他们的游泳表现。(2)本体感觉训练是一种有效而又被低估的游泳运动训练方法,它可以帮助游泳运动员提高或恢复他们的本体感觉能力,从而改善或优化他们的游泳技术和表现,同时减少或避免他们受伤或发生其他并发症等有利效果。(3)本体感觉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游泳运动员了解或监测他们的本体感觉状态,从而指导或调整他们的游泳训练和康复方案,同时预测或评价他们的游泳技术和表现等有利效果。另外,本文还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肘屈伸运动的准确性是反映肌肉运动本体感觉准确性的一个计量指标。肘屈伸是一种常见的、非专业的运动。因此,这一运动的准确性是个较好的,代表一个人一般肌肉运动本体感觉准确性的指标。本文旨在揭示7~22岁的一般人和有体操运动训练经历者的肘屈伸运动准确性的年龄发展特点。为体操运动选材、训练提高人的肌肉运动本体感觉准确性、丰富运动训练学和发展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人体在各种体育运动中都具有各不同的专门感觉。游泳是人在水环境中进行的活动。因此,水感是游泳运动员特有的一种专门化感知觉。水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随着我国游泳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水感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科研人员,教练员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泳坛对水感的研究见解不一,对于水感认识也一直存在着两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