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院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流媒体平台的崛起与线上发行的兴起、观众观影习惯的转变都给影院经营带来了新的经营风险与挑战。基于此,本文尝试探寻影院经营策略的调整方案,并提出了丰富经营模式、提升观众观影体验、做好观众分析与提高观众自主权的调整建议,以期帮助影院更好地规避经营风险,实现影院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资讯     
《声屏世界》2011,(9):194-197
央视三维电影传媒举办《变形金刚3》观影会7月末,好莱坞年度商业大片《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以下简称:《变3》)强势登陆国内各大影院,缔造了首日票房过亿的神话,引爆今夏的电影市场。央视三维电影传媒借此热潮,在北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电视电影虽说已整整"十岁",但其自身并没有发展成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艺术类型。从电视电影发展史来看,电视电影的出现是电影和电视既相互竞争、又彼此依靠的结果。电视电影具有"类电影"性,它所唤起的只是电视观众对电影的一种想像;而为了给观众提供廉价新影片则成为电视电影催生的动力。电视电影在发展中面临着电视剧、影院电影和VCD、DVD等观影方式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以概念格理论为基础,借助营销学中市场细分的变量,通过概念聚类,用形式概念分析的方法对数字图书馆用户进行市场细分。对在数字图书馆用户细分中突破传统统计口径、建立可伸缩的细分机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2014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回收1592份有效问卷,样本涉及五大洲66个国家。本报告作为调研报告之一,重点调查研究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作用、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对外国观众选择观影渠道的影响。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有促进作用,但同时存在一定问题;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对观众是否走进影院、如何选择观影渠道具有直接影响。未来还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打造中国电影文化形象,要建立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数据库,将中国电影国际传播提升到战略性高度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国电影观众审美的质性研究较多,而有关中国电影观众审美的量化研究阙如。本研究立足于中国观众的电影消费需求,探讨了北美电影感知价值与观众忠诚的关系。在研究模型设计上以观众忠诚为自变量,以电影感知价值为因变量,以观众满意度为中介变量,辅以人口学变量相关要素为控制变量。通过SPSS软件对643份调研数据分析,发现自变量、因变量及中介变量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影响,且观众满意度在北美电影感知价值与观众忠诚这一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效果作用。针对北美电影在华市场的“遇冷”现状,本研究基于实证分析提出注重电影感知价值、扩大观众满意度的产业驱动效应、尊重观众文化个性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王昀 《东南传播》2015,(3):31-36
互联网正融入电影工业系统,成为中国电影市场备受关注的变革角色。结合受众的多层面向意涵,从新近三部案例电影之考察来看,电影制作者可以依赖互联网时代提供的独特技术语境,一方面打造用户作为"我"这一主体的精准需求,另一方面强化一种集群式、共同体化的观影行为。尽管互联网真实改写了新时期电影模式的具体实践,但电影市场的高票房现象仍是基于以内容、资本与受众为基本内涵的多重互动结果。我们应当以一种聚合化的视角,来解构互联网时代电影市场的转型变化。  相似文献   

8.
刘亮  张琳 《今传媒》2020,29(3):16-18
全媒体电影营销能够以强互动、强转化、强网感、强话题的方式,精准定位各类细分受众市场,实现全网流量和受众注意力、消费力的引导。当前,我国电影营销存在着精准营销互动性不强、全媒体传播不够充分、品牌IP打造能力不足等问题。精准定位受众、共鸣驱动话题,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全媒体营销,塑造品牌IP、打造全产业链等全媒体营销策略,可以充分提升消费者观影兴趣,挖掘影片艺术价值,引导社会群体价值观念,有效实现电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在跨入一个"小众"时代,消费者和市场在不断地细分,各种媒体也都在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的变化而不断地走向专业化,不断地细分市场,寻找自己的目标群体.同时,数字传播技术的冲击也引发了媒体的"碎片化",消费者原有的媒介接触时间、接触习惯完全被打破.  相似文献   

10.
张争  靖鸣 《新闻爱好者》2023,(11):69-72
数字时代电影受众的感知与体验发生变化,呈现从影院沉浸观影向多维知觉观影的变化趋势。电影从单一的知觉媒介,成为一种能够激发受众多感官、多行为参与的综合知觉媒介。非连续、非线性、多平台的观看方式,创造了一种碎片化沉浸的观影体验。最终电影媒介也从人类中心转向后人类中心,通过赛博格意志将电影受众与技术共生,赋能新的媒介发展。在数字媒介万物勃发的趋势下,电影媒介应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出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发展对电影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对于电影艺术而言,数字化不只是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也包括传播过程。当下,电影的观影媒介在新媒体发展的浪潮中不断拓展。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观影媒介的特点来进一步剖析观影媒介对电影艺术产生的影响,并指出它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市场营销类图书市场定位和细分运作为主要研究领域,分别从市场细分、产品细分、营销细分三个方面研究了此类图书市场定位细分运作的理论和实际运作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我国电影市场持续火爆,电影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各家电影公司为了抢夺观众,不惜花费重金进行新闻报道,并利用一些新闻事件大肆进行电影新闻炒作,不仅利用传统的宣传手段进行新闻宣传,同时还利用当下较火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进行电影新闻炒作性宣传,从而引起大众对电影的关注。加强电影的宣传效果,提升观影人数。通过对电影进行炒作性宣传,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被媒体无限放大,从而混淆观众的视听,影响观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本文根据近些年大量的电影新闻炒作性宣传案例,分析电影的炒作性宣传的利弊,分析改善电影宣传工作的注意事项,旨在提升我国电影宣传质量,提升票房的同时,引导大众合理观影。  相似文献   

14.
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到1478名青少年的观影现状、审美爱好、观影动机等信息,结果表明:大多数青少年对看电影感兴趣,更喜欢结伴看电影,表现出观影动机与审美偏好的倾向性,在家国情怀、中华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受到电影的影响。基于调查,对影视教育实践、影视教育研究、影视教育路径创新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细分,也叫市场区别、市场划分或者市场区隔化,是市场营销理论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时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市场细分的实质是对顾客的细分。从理论上说,市场可以无限制地细分下去直至每一个消费者。显然,把市场看作是一个无差异的整体或者是把市场细分为每一个个体都是对待市场的极端态度,正确的市场细分的任务是在两种极端中寻求一种折中。  相似文献   

16.
影院广告,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影热情不断升温、电影院设施升级换代与银幕数量持续增长,尤其是201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将电影产业提升至战略产业高度,为影院广告的发展增添了  相似文献   

17.
杨妍妍  董淼  林晓玲 《今传媒》2022,30(4):55-58
当下主旋律电影已然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一个关键途径,大学生而作为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对主旋律电影的选择意愿也应该成为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消费者行为三因素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对大学生群体选择主旋律电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旨在为主旋律电影收获口碑和票房的双赢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细分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广播特长和听众偏好相匹配,在匹配中,能创造压倒其他对手的竞争优势。本文从细分市场的因素、保护细分市场的方式以及细分市场恶化的可能来谈谈广播细分市场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声屏世界》2009,(2):67-67
2008年电影产量406部,电影市场年票房总额突破43亿元,综合效益突破80亿元,全国城市影院超过4000块银幕,39部影片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72个奖项——这是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在京公布的2008年电影市场数据。2008年电影创作生产形势活跃。  相似文献   

20.
王武 《新闻传播》2013,(12):174-175
长期以来,理论界虽然承认了电影的商品属性,却没有深究"电影是什么样的商品"。本文从电影的商品属性出发,通过对商品(消费品)分类研究,证明了电影的快消品属性;并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电影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及城镇化双重历史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产业提出了两个发展策略:影院为王、价格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