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意义】针对学术期刊多属性综合评价中指标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 DEMATEL和 Choquet积分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过程】首先,应用 DEMATEL方法对学术期刊指标间 相互影响关系予以分析,由此确定各指标的中心度和原因度;然后,在考虑指标间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测 度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建模;最后,利用 Choquet积分计算学术期刊的综合评价值并排序。【结果/结论】以图书情报 类期刊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考虑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关系,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学术期 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梳理我国现存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探讨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发展趋势。【方法】通过分析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结果】中国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主要有基于“质量评估”的“合格评价”和“优秀期刊评价”以及基于“影响力大小”的核心期刊评价,两种评价体系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各评价机构应进行整合或合作,将倡导学术规范作为重要职责,建立统一规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在遴选评价指标时,要更加注重评价指标对期刊质量的引导作用。【结论】只有各评价机构及管理部门深刻反思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耿海英 《情报科学》2018,36(12):101-105
【目的/意义】新创学术期刊的评价一直都缺席于各家期刊评价体系,但新创学术期刊作为我国学术期刊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评价不仅可以丰富完善现有的期刊评价体系,还可促进新刊的健康发展。【方法/过程】本 文以人文社会科学新创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人文社会科学新刊特点,并与其他期刊评价进行比较,指出了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创学术期刊评价的目的应该是综合质量评价。而且从新刊的实际情况出发,评价指标体系宜 粗不宜细。【结果/结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新创期刊评价指标里可设置意识形态属性指标、学术质量指标和编辑出 版规范类指标,以评价期刊的政治方向、学术水准和编辑出版质量。此外,可考虑设置新媒体类指标以引导期刊适 应新媒体环境。评价过程中以专家定性评价结果为主,其他量化指标为辅。  相似文献   

4.
徐小莹  李辉 《情报科学》2019,37(12):71-77
【目的/意义】针对学术期刊多指标评价中存在的复杂指标关系,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学术期 刊综合评价方法。【方法/过程】考虑到评价指标间存在的复杂相关性,首先分析了两两指标之间的四种关系;其次, 构造深度自编码器将多指标映射到三维隐元空间;然后,利用该空间分析学术期刊影响力;最后,利用非线性曲线 拟合分析预测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指数。【结果/结论】以法学类期刊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综 合具有复杂关系的多指标因素,能够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学术期刊影响力,能够自动发现指标值异常的期刊,并能 够应用学术期刊影响力分布规律精确预测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指数,是一种有效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科技期刊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科技期刊国际化程度提供定量评价指标和方法。【方法】借鉴相关研究成果阐述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质性内涵特征,分析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的计算参数,提出以国际论文数量、国际引用频次、稿源国数量、引用国数量为基本统计数据的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程度指标计算公式。【结果】给出科技学术期刊国际化学术贡献量、国际化广度、国际化强度以及国际化程度综合指标计算公式和计算示例,并简述其作用和意义。【结论】用期刊国际学术贡献量、期刊国际化广度、期刊国际化强度以及期刊国际化程度综合指标,可以对期刊国际化程度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针对学术期刊多属性综合评价中指标间相关性较强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密度算子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 将学术期刊评价指标视为网络节点,依据节点间相关性构造关系网络矩阵。设计节点中心度和子群凝聚度,度量节点和子群的重要性。基于密度算子综合集成评价信息,计算并且排序学术期刊综合评价值。【结果】 以图书情报类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顾及指标间的相关性,得出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方法。【结论】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密度算子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模型为科研机构评价学术期刊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赵蓉英  王旭 《情报科学》2019,37(11):3-10
【目的/意义】学术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多维度、多指标融合测评可为学术期 刊影响力评价指标遴选、模型优化提供借鉴,也为改善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现状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以国际 综合类期刊为例,结合13个传统引文指标并引入15个Altmetrics指标,构建基于传统引文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的 学术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从3个维度系统进行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标准化处理、相关分析、信度 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分别对该3个维度进行评价。【结果/结论】得到学术期刊原生影响力二维评价结果和学术 期刊影响力三维评价结果。3个维度下的测评指标间均呈较强的正相关,且3个数据库中各指标在整体上与内部间 都具有显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为统计源,建立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科技期刊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10个文献计量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影响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构建期刊的综合评价函数。选择广东省医药卫生高校学报、外科学期刊验证综合指标,计算期刊的综合评分并且排序,将排序结果与影响因子的排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影响力主要来源于3个公因子,即影响力总量因子、影响力强度因子和影响力时效性因子,分别在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被引半衰期上有最大的因子载荷。在权衡这3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函数。实例验证显示该综合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避免影响因子在时间、被引频次等方面的局限性。【结论】 期刊评价需要综合影响力总量、强度和时效性3个因素,既要体现期刊长期和近期的影响力,还要体现其发展变化趋势。期刊发展应当以数量、质量、时效性并重,将期刊办精办好、办强办大,注重传播效能以便学界快速获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析检索工具作为期刊评价工具的积极作用和导致的认识误区。【方法】从引文索引切入,就检索工具为何用于评刊、期刊评价与学术评价的关系、评价的目的、评价与评比的区别及其各自的利弊、定量指标为何不能等同于客观、何谓质量评价以及质量追求的首选标准、学术期刊创新力提升的抓手等问题提出个人见解。【结果】学术期刊评价指标对于办刊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因素,对以期刊整体的影响因子评估研究者个人学术成果提出质疑。【结论】呼吁淡化核心期刊意识,弱化其在学术活动中的指挥棒作用,学术期刊应按照发展本身的要求和规律来办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针对学术期刊多属性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获取以及评价信息集结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差异驱动和GRA-TOPSIS法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过程]首先,利用基于拉开档次法的差异驱动原理来最大限度地体现各学术期刊之间的整体差异,并据此确定学术期刊的指标权重;然后,分别利用GRA法和TOPSIS法对评价信息进行综合集成,计算两种方法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值;最后,基于组合评价的思想对两种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结合,以此确定学术期刊的最终评价值并排序。[结果/结论]选取"农业经济"类期刊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各学术期刊之间的实际差距,还能够同时从数据距离和数据几何形状上反映学术期刊的综合水平,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胡媛  韦肖莹  王灿 《情报科学》2017,35(6):44-50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环境下,微博作为人们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平台,其信息质量至关重要。微博客中 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建立微博信息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有助于人们获取有效信息。【方法/过程】本文从信源可信度 与信息质量的双路径视角,构建微博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指标体系的验 证。【结果/结论】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得出各项指标对微博信息质量的影响程度及总体模糊评价,为微博信息 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性不足,提出优化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五维路径,以完善期刊评价体系。【方法】 以期刊评价指标的属性特征为切入点,在剖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现有评价指标维度的基础上,指出其在整体性、重要性、完整性、时效性和网络传播力5个维度的不足。【结果】 在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区分不同期刊引文质量差异,深化整体性评价指标;考量重要论文的数量与强度,凸显重要论文影响力;引入反向指标,健全评价指标体系;补充时效性指标,呈现期刊生命周期;充实网络计量指标,促进引文指标与网络指标的平衡。【结论】 五维路径优化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议有助于达到多主体、多维度、科学合理地评价期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为了丰富网络舆情的预警评价研究,建设全面、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以便于相关政府 部门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与管理。【方法/过程】从网络舆情的生命周期与演变过程入手,首先构建网络舆情 的生命周期模型与演变过程模型,然后设计网络舆情预警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熵权法确定网络舆情 预警模糊综合评价体系中各级指标的权重,最后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确定网络舆情的预警 等级。【结果/结论】该网络舆情预警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 4个一级指标和 13个二级指标,为网络舆情预警 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希望能对科技期刊引文综合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用IF、IF5、h指数、SJR、ES和SNIP为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引文评价指标,通过对Wo S数据库和Scopus数据库共有的1881种医学类期刊的这六大指标数值的因子分析。【结果】找出对它们起支配作用的潜在影响因素:公因子F1(平均影响力因子)和F2(整体影响力因子)。在权衡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引文评价指标函数。【结论】通过实例(选取专业期刊和综合期刊为样本)验证该综合指标能较好地消除期刊载文量对期刊综合影响力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因子百分位(Journal Impact Factor Percentile,JIFP)在学术期刊跨学科评价中的局限性。【方法】 通过JCR数据库获取相关数据,结合JIFP计算公式进行分析,揭示JIFP的局限性。【结果】 JIFP的数值过于依赖学科规模;JIFP过分强调影响因子排序而掩盖了影响因子数值的差异;同一期刊在不同学科的JIFP差异明显。【结论】 JIFP应用于学术期刊跨学科评价具有明显局限性,应慎重使用JIFP进行期刊跨学科评价。  相似文献   

16.
李慧  刘世影 《情报科学》2017,35(7):70-74
【目的/意义】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适配程度、合理购置资源、优化期刊馆藏等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 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36名教授近五年(2011—2016年)所发论文的中文引文期刊为研究对象,利用实证分析法、 抽样调查法、引文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期刊的采样数据进行查重、分析及汇总。将期刊的H指数和实际使用率进 行计算并排序,分析期刊在该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被需求程度,结合核心期刊收录情况提炼出该学科所需学术影 响力较大、实际使用率较高、发行质量较好的期刊。【结果/结论】方便图书馆针对学科所需确定必备保障的期刊范 围,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了解期刊利益相关者对期刊质量的意见,显化隐性知识,形成具有共识性的社科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维度。【方法】首先,对受访者开展6轮凯利方格访谈,从访谈资料中挖掘出43个期刊质量评价维度构念。随后,请206位受访者进行构念重要程度打分。汇总整理数据后,剔除平均得分低和解释度不高的构念,对剩余构念采用主成分分析降维。【结果】最终形成6个具有共识性的社科期刊质量评价维度——规范性、创新性、专业性、重要性、影响力和吸引力,以及一系列子维度。【结论】6个评价维度可更为全面地反映期刊学术质量,为多维度期刊评价、多维度结果呈现、期刊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王旭  李泓烨  刘琳  翟洵涧  赵蓉英 《情报科学》2021,39(11):133-141
【目的/意义】开放科学时代,融合Altmetrics指标进行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特征分析与评价,有助 于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方法/过程】首先从宏观层面对评价指标进行了描述性统 计分析和分布规律的探究;从中观层面对不同学科评价指标分布特征进行了揭示;从微观层面对不同国际合作情 况下评价指标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解析。其次,根据评价指标特征及内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相关分 析、集成因子分析与熵权法和TOPSIS法优势,融合Altmetrics指标对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进行了评价分 析,并验证了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结论】得到融合Altmetrics指标的话语引导力6个方面的特征。集成多种方 法优势,融合Altmetrics指标评价处于多元化学术生态系统中的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是可行且必要的,评价结果是 可信的。【创新/局限】后续研究中,将扩大数据源,从更多维度来分析和评价学术期刊话语引导力,尝试提出中国学 术期刊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梳理和分析跨学科期刊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有利于构建和优化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科技期刊健康发展。【方法】明确科技期刊相关跨学科评价指标的概念和特征,并据此来检索相关文献,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结果】跨学科期刊评价指标可分为基于被引频次绝对数值、基于被引频次排序位置、基于引用量绝对数值3种类型,但这些指标大多存在引文同质与自引操纵等缺陷,需要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结论】要构建跨学科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不仅需要提高引文区分度,纠正偏态分布,还需提升新指标的认可度和使用度。  相似文献   

20.
2014年中国农业科技期刊综合评价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 要 【目的】对全国911种农业科技期刊综合评价,遴选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以期提升农业期刊质量和竞争力。【方法】 建立定量和定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0—2013年版)为数据来源,分类计算定量和定性评价得分。【结果】 评选出13个农业领域189种核心期刊。从核心期刊的数量、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分布地区等方面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评价机构和2010年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论】 全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势头良好,但地区分布不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